物聯網商業模式亟待探索 傳感器或將最先受益
12月29日消息,眾所周知,物聯網被定義成為“十二五”期間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物聯網已經成為了熱門話題。對此,相關專家認為傳感器作為物聯網發展的基礎產業將會最先受益。
日前,工信部副部長奚國華表示物聯網的概念誕生于國際金融危機之中,并非是概念炒作,而是有著巨大的潛在市場。為了加快傳感器的產業轉型,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在北京召開了“基于物聯網應用的傳感器產業發展戰略研討會”。
“金字塔”塔座——傳感器 最先受益
參會代表認為,傳感器是探測和獲取外界信息的源頭,是物聯網發展最根本的基礎。傳感器的生產加工融合了半導體加工工藝、微機電加工技術等技術,目前正在向智能化、系統化、高精度、大規模產業方向發展。相關專家也表示物聯網發展最先受益的是RFID和傳感器廠商,他們處于產業鏈的上游,需求量比較大,政府支持力度也比較大。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敏感元器件與傳感器分會秘書長郭猛曾向媒體表示:“傳感器是物聯網“金字塔”的塔座,是整個鏈條需求總量最大和最基礎的環節。傳感器產業的發展速度將直接影響物聯網的發展速度。”
物聯網亟待探索成功商業模式
物聯網被視為繼通信網、互聯網之后的新興網絡。據權威媒體預測,國家將在未來十年投入四萬億大力發展物聯網,智能建筑、智能辦公、智能家居、RFID等產業將是未來重點發展的領域。面對萬億的“蛋糕”,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積極投入。各地紛紛試點物聯網概念向產業轉型,河南、北京、天津、杭州等省市均成立了物聯網產業聯盟。此外,我國還在無錫成立了物聯網產業基地。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需要看到存在的問題。工信部相關人士認為,我國物聯網企業規模偏小、科技創新能力差。對此,中國泛在網技術與發展論壇秘書長張平也曾向飛象網表示,物聯網發展僅靠政府的引導是不夠的,如果只是政府試點而沒有探索出成功的商業模式,物聯網是很難大規模發展起來的。此外,與會代表指出我國物聯網發展產學研結合不夠,技術成果轉化率低;缺少敏感元件核心技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副研究員王忠宏曾警示道:“物聯網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我國核心技術突破不夠。高端傳感器生產能力缺乏,核心芯片制造工藝和技術不成熟,一些核心技術,產品和裝備依賴進口。”
相關文章
傳感器如何監控橋梁以保證安全
橋梁對我們的基礎設施至關重要,需要定期維護,以確保汽車、卡車、軌道和經常通過橋梁的人的安全。許多橋梁已經使用了50年甚至更久,每天都有市民在結構缺陷的橋梁上行走。IEEE資深成員ClintAndrews說:“橋梁的結構健康監測...
智慧城市建設步伐加快 傳感器產業機遇與挑戰并存
智慧城市的出現是基于2008年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隨后引發了智慧城市建設的熱潮。2012年,我國就已經開始了智慧城市的試點工作。2014年時政府正式印發了《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計劃到2020年建...
超聲波傳感器的應用分析
眼下,國外許多汽車制造商和技術公司都在測試具備完全自動駕駛功能的自動駕駛汽車。日產、通用汽車甚至表示,到2020年,他們將在道路上試運行自動駕駛汽車,這兩種自動駕駛汽車以及結合了駕駛員輔助技術的人類駕駛汽車,都要廣泛使用傳...
工業物聯網傳感器如何改善制造業
2018年第四季度,制造業為美國經濟貢獻了2.38萬億美元,雇傭了1200多萬工人,占當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1.4%。盡管所有媒體都對制造業地位的下降感到擔憂,但由于關鍵技術的進步,該行業近年來蓬勃發展。而工業物聯網(I...
2026年全球農業傳感器市場將達到25.6億美元
2018年全球農業傳感器市場價值為12.3億美元,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25.6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1.04%。傳感技術用于精密農業,可提供有助于農民監測和優化農作物以及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因素的數據。這提供了可操作的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