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濱江開發區 物聯網產業搭建新城
伴隨著眾多重量級高新項目的落戶,江蘇省最年輕的省級開發區——江寧濱江開發區開始進入土地價值持續再升、產業不斷升級、工作與生活環境完美融合的發展階段,央企園、物聯網產業園、新能源產業園、裝備制造產業園、鋼鐵物流園和南郊生態濱江新城,拱托出“五園一城”的嶄新格局。
短短兩年,“濱江”實現了一次精彩轉身。
聚焦國家戰略,到山溝溝里找核心技術
去年10月18日,中核動力設備總公司(471廠)董事長王宏建在濱江項目上簽字。由此,我國核安全設備制造核心技術終于走出蘭州山溝,進入沿江布點制造。
談起這一項目,江寧區委常委、濱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高德臣感嘆:“發展清潔能源是國家戰略,可是,核心技術在哪里?是國家拉動內需的4萬億投資,引導我們將目光轉向了國企特別是央企。”471廠曾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成功爆炸做出了卓越貢獻,具有我國核電壓力容器最高制造資格,是中核集團唯一大型機械設備制造企業。高德臣說他首次到蘭州拜訪471廠時,廠門口近40米長的深深積水讓小車望而止步,待到面包車將他們接進去后,接待室里是長條凳,喝水用的還是幾十年前老式搪瓷缸。“可是,研究室里,德國和法國的3個專家正在與他們共同研究核電新技術。‘山窩窩里有金鳳凰’,核心技術就在這里。”
王宏建回訪濱江同樣激動:核電“十二五”要大發展,核電市場主要在沿海、沿江,蝸居山溝,龐大的核電安全設備如何出得去?濱江開發區得天時,居地利!沿江連海,有5公里深水岸線而且擁有人才保障,豈非企業走出來發展的寶地?
就在同一天,這邊廂,王宏建的項目簽約,那邊廂,中廣核和中核華興的核電模塊化、核電配套設備、核電預制構件以及其它核電配套產品的研發生產項目正式開工——濱江,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核電產業集群。至此,濱江一地集聚了中國船舶、中化裝備、中國電子信息、際華3521、中國兵器等9家央企的12個項目。
“引進核心技術,自己不能完全是外行。”這是高德臣的話語。萬邦有意涉足物聯網,與高德臣素昧平生的萬邦總裁夢然,發現他竟能將物聯網談出個子丑寅卯,立時便有了共同語言,沒有選擇任何地方,就把物聯網項目落在了濱江。去年國慶期間,高德臣陪同中國光伏產業首席科學家、北京行者華視網絡系統集成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昕在濱江考察了3天,最后乘船駛出新濟洲時,馬昕對高德臣說:“你是能耐心聽我講技術,又能聽得懂的人。”10天后,投資15億元的賽能二代非晶硅成套發電設備研發制造[FS:PAGE]項目順利簽約。
服務到“刀刃”上,招商多快好省
短短兩年,濱江開發區總共引進50多個大項目,項目從接觸到最后敲定,最長的不超過1年,最短半個月。怎么能這么快呢?濱江招商局的人說“得到信息,立馬跟上”,可信息怎么獲取得那么準,又怎么跟上去呢?
“我們特別重視與基金公司、投資企業的人交朋友,有機會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信息就來了。”基金公司是千里眼,對項目的研究深,都是瞄準最核心的技術、最先進的產品投資,而且在投資項目中有話語權。“我們覺得項目適合就跟上去,借助他們的力量,省了我們很多招商成本,項目質量也高了”。比如,因為萬邦是大股東,全國物聯網龍頭單位27所等就來到了濱江,共同建設中國傳感信息技術產業園;也是因為有了萬邦的參與,便引來了目前世界上唯一掌握高效非晶硅發電核心技術的北京行者華視。“這兩年,大部分項目都是這樣來的。”
四期城市綜合體,崛起低碳智慧新城
這么多的高質量企業進來,除了以上種種因素外,不可忽略的是這里將崛起一座“低碳、智慧、生態”的新城。所有投資者,都在聲、光、電解讀的規劃發展沙盤上,將“濱江新城”一覽無余,并充滿了期待。
以錦文路為界,南邊依次為產業區和物流區,以北9平方公里與大江風貌呼應,是著手建設的濱江新城。10月18日,綠地集團投資100億,拿下了2200畝新城綜合體開發一期項目。
“其實,我們7月份推介新城建設項目,綠地還沒來參加推介會”,高德臣說,我們瞄準的,是全國前5名善于做城市綜合體的開發商,所以仍將“綠地”的席卡放在顯著位置上。綠地后來從同行處得知此事,派人來濱江打探,“一來便來了興趣,丟下別的項目到了濱江”。
“為什么青睞濱江?”綠地集團蘇南房地產事業部總經理吳嘉毓10月23日接受采訪時說道,濱江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濱江大道打通,到河西車程十來分鐘,地鐵八號線南延線從園區穿過,已經動工的寧安城際鐵路在濱江有客運站,可以跟南京鐵路南站換乘。濱江產業集聚度達到了一定規模,“否則,硬生生造一個城也不行”。“更重要的是,濱江的城市開發理念和我們完全一致”,比如以城市綜合體的形式整體開發,這種模式好,若把地拆得很散、找很多開發商做,既不能快速啟動,商業、酒店、學校等等也不能完備配套,“最終還要政府掏錢去補缺,城市品質也得不到保證”。
濱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規劃辦公室主任蘇華說,與綠地的協議條款中明確,這里不是建一個小區,[FS:PAGE]而是一座新城;不是蓋幾十幢房子,而是把先進的城市形態引進來。綠地的城市綜合體內,70%是住宅,20%是商業配套,還有10%的公配,包括分別為48個班級的小學和中學,一所三甲醫院和一座五星級酒店等;所有公共建筑都“頂天立地”,即充分利用太陽能和地熱。綠地承諾,爭取3年完成的這個城市綜合體,要成為中國在新能源低碳環保方面的旗幟。
整個濱江新城分四期進行,全國頂級開發商已經瞄準其他三期展開角逐,5-8年內,一個宜業宜居的現代化新城將屹立在江蘇最西部的長江之濱。
相關文章
快速成功地連接物聯網產品的5個技巧
對于物聯網設備制造商來說,蜂窩物聯網是實現互聯網連接的最可靠和最容易獲得的方式之一。根據ABIResearch的數據,到2026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設備總數將達到57億。蜂窩物聯網的采用正在增長,因為它易于部署和擴展。您只需要一...
江西:到2023年底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
5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工信廳獲悉,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加快江西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江西省工信廳、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等9部門聯合出臺《江西省加快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物聯網加速融入生活場景,智能家居設備能做什么?
智能設備和物聯網已經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從您的安全系統到冰箱,“智能”電器已成為新常態。但它們真的能讓你的家變得更好嗎?或者所有這些智能家電只是另一種時尚,從長遠來看,您最終會后悔花額外的錢?讓我們來看看在家里裝滿...
京東方:物聯網創新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
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莫斯科城鐵列車,再到紐約商超門店,如今,物聯網創新解決方案已覆蓋全球眾多地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而這一改變的背后,正是京東方在物聯網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夯實全球半導體顯示霸主地位...
5G如何改善物聯網部署的6個示例
隨著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地進行,連接的設備數量正在快速增長。IDC數據預測,到2025年,每分鐘連接的物聯網設備將達到152,200臺。雖然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數據,從而有更多的途徑來提高效率,但對于這種數據交換來說,一個強大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