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國城市物流高峰論壇宣言
2011中國城市物流高峰論壇宣言
2010年是商家銷售,特別是網上的銷售業績創歷史新高的一年,繼續保持100%以上的年增長率。與此同時,物流配送的增速也創歷史新高,其快件量數突破日均1000萬件大關,中國正在步入繼美國、日本之后全球第三個快件量大國的行列。然而,在成就斐然的同時也讓我們惶惶不安,消費者對商品質量與物流配送服務的投訴也創歷史新高。像商家出現銷售侵權盜版商品、以次充好、虛假打折、線下服務和線上促銷承諾不一致、網絡團購缺乏規范等問題;像物流配送出現的延誤、破損、遺失和服務態度惡劣等問題呈現有增無減的趨勢;像物流配送企業之間的“價格戰”已經呈現“無利”和“微利”的趨勢,員工待遇低又造成“招工難”和“留人難”的困境,多次集中“爆倉”制約了商家的銷售,最終商家、物流配送企業和消費者都成了“輸家”。這些讓我們不得不審視,我們做大了商品銷售營業額,做大了快件量,做強了產業嗎?我們的發展有序嗎?我們的發展方式能夠適應未來城鎮化發展的需求嗎?商家與物流配送企業的產業鏈關系理順了嗎?我們商家與物流配送企業的應當承載什么樣的社會責任?
針對上述問題,2011 中國城市物流高峰論壇的參會代表達成共識并宣言如下:
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和升級為主要任務;以實現信息化技術應用、機械化操作和標準化作業為目標,重點增強物流配送企業的服務能力;構建產業聯動、便捷高效、競爭有序、技術先進、服務優質的城市物流配送服務體系。
二、商家與物流配送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助推的關系。物流配送的服務方式助推了“網購”的高速發展,“網購”的高速發展又擴大了物流配送的市場容量,成為物流配送新的經濟增長點。作為商家和物流配送企業只有建立“雙贏”的商業模式,相互融合,才能推動產業聯動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否則,兩敗俱傷。
三、作為商家,承諾履行商品與售后服務告知義務。銷售商品時先向消費者說明促銷商品或者服務的名稱、種類、數量、質量、價格、運費、配送方式、配送時限、開箱驗貨、支付形式、退換貨方式和辦理流程等主要信息,并采取安全保障措施,確保促銷行為安全可靠。
四、推動建立可持續的消費模式,確保誠信經營,保護知識產權,絕不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在促銷活動中倡導文明、綠色、低碳、安全和健康消費理念,堅決杜絕以不正當的手段促銷。作為物流配送企業自覺抵制配送“假冒偽劣”商品。
五、物流配送企業將為市場提供形式多樣的、價格合理的增值服務。如商品保險、限時配送、開箱驗貨、代收貨款、退貨、短期倉儲、代為包裝等服務。凡是需要提供增值服務、或者個性化服務,商家和物流配送企業承諾全部以合同的方式確立,避免發生爭議和扯皮現象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六、積極擴大服務領域,物流配送企業將為商家和消費者提供“進開發區(高技術、經濟技術)、進園區(商務、工業、高新)、進校區(大專院校)、進住宅區”(包括農民住宅)的“四進服務”。與大型購物中心對接,構筑“在網上購物收貨在家屋”的全國性物流配送服務平臺。
七、物流配送企業承諾,積極助推精益化管理,采用符合物流配送方式的包裝質量標準,從包裝環節降低商品破損的概率;強化硬件配送設施和監控設施降低遺失率;推出多種服務時限產品,向消費者說明所采用的運輸工具,讓消費者選擇。如航空、鐵路、汽運方式,并承諾對承諾的服務產品發生延誤免收該票快件的物流配送費。
八、商家承諾,絕不賺取消費者支付的物流配送企業的運費,如數將消費者支付的運費全部支付給物流配送企業;不以市場的優勢地位“打壓”物流配送企業的配送價格。
九、物流配送企業承諾,絕不采用低于成本價的價格進行惡性競爭誤導消費者,將積極推進由價格競爭轉向服務品質的競爭轉型,提高服務的性價比。
十、為了減少“爆倉”現象的發生,商家承諾凡是在節假日促銷時首先與物流配送企業通報促銷的時間、預計銷售量和銷售范圍。物流配送企業將積極地備足人力、車輛和航空艙位等資源,做到有序、即時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