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聚合:物聯網商業模式的可行選擇
物聯網自提出以來已經成為信息產業界乃至全社會的熱點,感知中國、智慧城市等說法不斷被提出。不過,物聯網并沒有像人們預期的那樣發展迅速,至今尚未形成具有市場規模的應用。之所以產生這一現象,其主要原因在于人們尚未找到有效的商業模式。
既有模式缺乏價值思考
確立商業模式就是梳理企業、客戶、供應商等各方之間的關系,整合企業運營的內外資源要素,以達到企業持續盈利的目標。
目前我國物聯網的商業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由電信運營商向使用物聯網業務的企業客戶直接提供通道服務;二是運營商與系統集成商合作開發推廣,電信運營商負責業務平臺建設、網絡運行、業務推廣及收費;三是平臺運營模式,運營商建立物聯網設備統一接入平臺,將平臺接口開放給終端廠商和應用服務商,運營商在這種商業模式中不僅收取通道費用,而且有能力在接入平臺上提供計費、遠程維護等服務,并從中獲得收益;四是應用服務模式,運營商自行開發應用為大眾提供服務;五是產業聯盟模式,即產業鏈上某一環節的骨干企業通過成立產業聯盟,來整合產業鏈上的所有資源,推出規模化、跨領域的應用。
上述商業模式存在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例如,大多數商業模式從技術的角度提出,而不是從價值創造、維護和實現的邏輯出發,缺乏必要的價值分析工具,視野比較狹窄。此外,這些模式基本上從電信運營商的角度提出,缺乏對設備商、集成商等積極性的充分挖掘,也忽視了客戶的潛在互動價值。
物聯網與云計算相結合
物聯網尚未形成有效商業模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人們只看到市場前景廣闊,卻看不到盈利的困難,市場需求預期和實際需求之間有很大落差;其二,產業鏈各環節發展不均衡,不同的環節過分注重前后之間的線性關系,忽視了互相之間的網狀聯系,利益不一致導致協作程度不高。
成功的商業模式要能為顧客提供獨特價值,確保產業鏈各環節通過確立自己與眾不同的角色來保證利潤來源不受侵犯。
在物聯網的商業模式上,我們結合云計算的思路提出云聚合的概念,云聚合是一種建立在云計算基礎上,以用戶服務為中心,根據已有的運營平臺和業務能力,針對目標市場整合內外部資源,形成用戶、商家、其他市場參與者共同創造價值的網絡商業模式。
云聚合實現跨邊界合作
云聚合商業模式結構模型如圖所示。首先,云聚合模式是一個整體,由各云團有機組成,它們之間緊密聯系,通過互相作用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其次,云聚合的微觀基[FS:PAGE]礎由無數個傳感器設備(智能塵埃)組成,每個智能塵埃含有微處理器、通信芯片、感知單元等,能夠以較低功耗執行監視和控制任務。最后,云聚合的價值創造模式從價值鏈提升到價值網這一層次。傳統的價值鏈模型中,上下游企業之間的交流只能是線性流動,而在價值網中,不同企業之間直接跨邊界合作。
從云聚合模式結構圖可以看出,云聚合添加了客戶群體的因素,客戶一直貫穿整個價值創造活動的始終,并有可能向商家和投資者轉化,因此,客戶服務和客戶價值分析是商業模式的源動力,只有客戶越來越多,云聚合的規模才會越來越大。此外,新的模式充分考慮了政府的影響。隨著云聚合網絡的不斷發展,許多組織和個人將參與進來,這就是新云。政府應該大力支持物聯網的發展,可以通過制定相關政策法規來向新云吹“政策風”,讓其與現有產業網絡融合。
在云聚合模式下,產業鏈不同環節直接溝通,信息流通更加通暢。隨著用戶的增多,資源的利用率大為提高,聚集效應也越顯著。云聚合的結構還可以根據市場動態做出及時調整,其地域分散性也降低了收益風險。
云聚合商業模式既符合云計算將是未來主流計算模式的趨勢,也符合物聯網的體系結構發展特點。因為目前不同的物聯網應用大多處于“孤島狀態”,比如電力系統的物聯網只有電力系統的相關人員才能進入,交通系統的物聯網只有交通系統的相關人員才能接入,彼此之間缺乏共享制約了物聯網潛在價值的發揮,云聚合模式則能促進云內部和云之間各種關系的融合,打破不同網絡之間的壁壘
相關文章
趙立君:注重實際應用 物聯網商業模式是發展關鍵
2011(第五屆)移動互聯網國際研討會近日在北京召開,本屆大會以“無處不在的網絡,無所不能的業務”為主題,著重探討了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技術、應用及發展趨勢,移動Labs作為大會的官方媒體對本次大會做了全程直播。
陳奕泉:物聯網商業模式與商機
中國電子學會主辦、中國電子學會物聯網專家委員會、深圳市物聯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2014(第五屆)中國物聯網大會暨國際物聯網博覽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隆重開幕。華為原副總裁陳奕泉先生出席會議并以《物聯網商業模式與商機》為題發表了演講...
物聯網商業模式是實際應用的關鍵
物聯網是公認的繼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之外的第三次創業的信息產業革命,產業鏈的各方都在積極關注布局,期待其千億產業規模的爆發。但隨之而來的監管、標準、安全以及商業模式等都有待建立和完善。在談及物聯網面臨的最大挑戰和亟待解決...
趙立君:物聯網商業模式是行業發展關鍵
物聯網商業模式創新的幾大特征
物聯網的發展必須經歷第一階段,也就是由公共管理部門作為最大的物聯網應用需求方和購買方,或者換句話說,在此階段,政府是物聯網產業發展的第一驅動力。這個階段,物聯網的應用將主要集中在政府對矛盾突出的社會領域的監管應用和經濟領域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