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移動“無線城市”打造智能田園
大力推進城市信息化、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互聯網、物聯網,率先建成“無線城市”,是我市打造國際性區域通信樞紐、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中的重要一環。作為現代移動信息技術的領跑者,受市委市政府委托,成都移動從2008年底開始就率先啟動了“無線城市”項目建設,歷經兩年建設成效顯著,特別是2010年里實現了重大突破———8月成功入選“國家海峽兩岸產業合作無線城市”試點項目,使成都成為全國僅有的兩大試點城市之一;在國內率先建成統一接入門戶,實現WEB(互聯網)、WAP(移動互聯網)和客戶端三種方式一點接入;用戶和訪問量猛增,注冊用戶達20萬戶、WEB訪問3561萬次、手機訪問932萬次、客戶端下載20萬次;正式推出基于視頻、位置、手機支付應用的三大類特色產品線,形成寶寶在線、無線路況視頻監控和企業在線三大特色應用……
2008年12月30日,在冬日的暖陽下,“成都通信樞紐建設重點工程———無線城市項目啟動儀式”在世界500強企業云集的天府軟件園中隆重舉行。隨著這一項目的啟動,成都市朝著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未來之城”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成都移動率先推開了面向未來的無線城市大門,向世界遞出了“無線成都”的新名片。
兩年過去了,從概念的提出到應用落地,無線政務、智能交通、無線能源、無線金融、無線商貿已經變成現實,而成都也因此成為西部地區首個“三融合”(TD-SCDMA、Wi-Fi、E-GPRS三種技術融合)的無線城市。兩年來,成都移動引入了最新的“無線城市”建設模式和物聯網、云計算技術,在理念和實踐上都先行一步,為建設西部綜合通信樞紐、搶占西部信息高地提供了強勁動力。
無線政務助科學管理
隨著3G時代的到來和3G新技術在公共管理中的應用,移動信息技術在政府信息發布、城市管理等各方面,為建設新型政府、創新服務模式提供了新的手段。
路燈是每個市民最熟悉的市政設施了。以前的路燈監控需通過人工進行,通過配電箱進行操控,現在有了無線政務的數字化應用,只需在電腦上按一個鍵,就可以實現路燈的定時開關,特殊情況下還可以實現遠程遙控。像這樣的技術創新,是成都移動的“無線城市”為市政管理提供的多種技術手段之一。類似的,“城管通”已在成都主城區和7個二圈層郊縣上線使用,提供城管問題偵測發現、上報處理、人車定位調度和處理記錄查詢的全流程服務。“警務通”已被全市數千民警使用,通過多媒體形式,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實現公安綜合業務信息的無線溝通和傳遞;“[FS:PAGE]價信通”以成都市價格信息系統已有的信息為基礎,依托新建成的監測信息無線采集平臺,建立了涉農三大類商品的價格監測和發布信息化系統。
食品安全是廣大群眾最關心的民生大事。在政府搭建的農產品安全追溯信息平臺基礎上,成都移動將食品安全溯源平臺向各種無線監管終端、消費者手機等移動終端延伸。2010年成都移動率先實現了“生豬產品質量溯源”系統規模化推廣應用。該系統通過標識編碼、信息錄入與傳輸、數據匯總、分析和查詢,實現養殖、防疫、檢疫和屠宰各環節一體化全程監控,從而可對生豬產品安全事件進行快速、準確地溯源和處理。截至目前,該系統已應用于我市359家農貿市場、72家屠宰場和15家外地屠宰企業。通過這些高技術監管措施,既提高了政府部門監管、執法的效率,又方便了市民查詢食品生產、流通的信息,提高消費者的知情權。通過食品安全溯源平臺、價信通、路燈監控和水文監控等眾多的物聯網應用,成都的城市管理變得更科學高效,市民的生活更安全有保障。
無線城市項目在我市的實施,促進了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也為廣大市民提供了安全和便利,真正做到了通民情、解民憂、惠民生。
無線金融迎便捷消費
“有移動信號覆蓋的地方就可以刷卡。”擺脫了有線束縛,無線POS機可隨時隨地實現刷卡消費。在無線城市的建設中,依托于無線網絡平臺,金融機構可以將自助服務設備布設到任何區域,無線金融的發展將逐步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買機票要到售票窗口排隊早已是過去時,現在航空公司不僅可以送票上門,還可提供上門刷卡付費服務。同樣,在網上商城上購買的家電送上門以后,市民不用支付大量現金,驗貨后在送貨員的無線POS上輕輕一刷即可完成消費。截至目前,我市共有6000多臺無線POS機投入使用。不僅方便了市民生活消費,以無線POS和手機銀行為主的業務模式還推動了無線金融發展。
“出門不用帶錢包,手機就擁有錢包功能。”為手機更換一種新型手機卡,綁定一個金融交易賬戶,就能輕松實現地鐵、公交、連鎖超市、加油站等各類付費。2010 年,成都移動推出了“手機錢包”服務,不僅可進行身份識別和交易支付,還可以實現城市領域的“一卡通”。對于企業而言,“一卡通”還可代替原有的員工卡,實現考勤、門禁、內部消費等功能。
據成都移動工作人員介紹,成都手機用戶普及率較高,僅移動用戶規模就達1000多萬,在成都通過網上購物的用戶占網民總數的31%,發展手機支付業務具有良好[FS:PAGE]前景,為此,基于無線城市的手機支付平臺在成都具有良好基礎,目前成都移動正在抓緊構建全新電子商務模式,打造“無線商城”,推動本地貿易、物流、零售業的發展。
無線調度建智能交通
細心的市民在乘坐公交車時發現,許多公交站牌上都多了一個電子顯示屏,顯示著便民公交信息,公交車還有多久才到、末班車還有沒有……這些令市民坐公交時頭痛的問題,去年來隨著公交智能調度系統的應用得到緩解。去年年底,成都市中心城區電子站牌開始正式運營,500多個電子站牌春節前將全部開通使用。“公交智能調度系統猶如給公交車安裝了一個‘千里眼’。”
據成都移動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在市內的每個公交車上都安裝了GPS模塊,通過信息中心的電子地圖,調度人員可以根據車況、交通情況等調整運行情況。如果前后兩輛車出現大間隔,調度中心將加快發車頻率,實現調度的智能性。除了全面監控,公交智能調度系統還設置了多項附加功能,車輛如果出現拋錨、事故、擁堵等都可以隨時向調度中心發出信息。該系統投入使用后,調度中心可以隨時全面掌握整個公交的運行情況,公交車站的電子站牌上能準確顯示下一輛車的到達時間等信息,而且市民也可以根據公交站牌上的信息發短信查詢公交線路的運行信息。此外,該技術還被應用在物流領域,E物流系統已成功實現貨物和車輛的結合,方便各方及時了解貨物運輸各環節的最新信息。
據成都移動有關負責人介紹,另一款專為集團客戶打造的“車務通”業務也已投入試用,該系統通過車輛及人員位置信息的定位監控、調度、管理等功能和綜合運營服務,可實現集團客戶車輛資源最優配置,科學管理和信息化辦公,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此外,成都移動還推出了針對物流產業的移動信息化解決方案———E物流。該系統是集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無線通信(GPRS)、短信(SMS)技術于一體的軟、硬件綜合信息系統管理平臺,在該平臺上,以車輛定位業務和貨物條碼掃描業務為兩大基礎應用,可以為用戶提供實時準確的車輛定位、貨況信息、短信通告、運輸路徑的選擇、運輸網絡的設計與優化等服務,從而實現運輸企業高效管理,降低運營成本,提高車輛運輸調度與監控管理水平,增強綜合競爭能力的目標。
為響應節能減排,倡導綠色生活方式,目前成都移動貼心地推出了自行車自助租賃的便民服務。成都移動提供了基于手機一卡通的自助付費解決方案,市民利用手機刷卡完成身份識別,并采用信用積分[FS:PAGE]進行管理。方便的付費方式有助于培養市民的低碳生活習慣。
無線應用創智慧生活
“無線城市”不僅僅覆蓋了社會的公共空間,也進入了普通成都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好幫手。在2010年,大量使用無線和物聯網技術、涉及市民個人生活的應用讓我們的衣食住行更加智能。
出行看視頻———在市信息辦和市“天網”辦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從去年8月份起,成都移動已率先接入天網圖像3G應用公共服務平臺,第一批40個點位的天網路況監控視頻內容已全部接入“無線成都”平臺,全面覆蓋了城區一、二環主要擁堵路段和部分三環及以外路段。市民出行時打開手機就可輕松查詢道路實況視頻。
育兒問手機———成都移動通過“無線成都”實時視頻平臺,推出了為幼兒園管理者和家長提供的全新視頻服務 ———“寶寶在線”。用戶可利用隨身攜帶的手機或者電腦、并依托移動通訊技術或互聯網的強大支撐,即時觀看寶寶在幼兒園教室、餐廳、活動室和操場等場所的視頻圖像,不必再為寶寶的生活起居而擔憂。該系統已經在成都10余家幼兒園進行試用推廣,為1000多戶家庭提供了幼兒安全監控。截至目前,已累計有近7 萬人次觀看、時長達3668小時。
打造海峽兩岸無線“標桿”城市
隨著網絡基礎日益完善、應用日漸成熟、用戶習慣逐步形成,無線城市建設已進入一個加速期,走向規模化。作為無線城市建設的探索者,經過兩年的努力,成都無線城市建設已走出了一條從互聯網接入到企業應用、從新建網絡到優化網絡、從為“人”服務到為“人”和“物”服務的道路,引起了廣泛關注。2010年8月,被國臺辦、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確定為海峽兩岸產業合作項目,推動成都和寧波一道,成為僅有的兩個“國家海峽兩岸產業合作無線城市”。
在2010年召開的中國國際物聯網峰會上,作為成都 “無線城市”項目規劃、建設和運營的主要參與者,成都移動和市經信委一起,與遠傳電信、“中華電信”等我國臺灣地區相關通信企業就成都市無線城市試點應用項目的實施達成了六項共識,將優先在交通、醫療、旅游、應急救災、無線娛樂五個領域開展合作試點,正式推動兩岸產業合作進入實質性階段。
面對“無線成都”未來的發展,成都移動總經理蔡毅表示,成都移動將緊緊圍繞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和總體要求,充分發揮主導運營商的示范和帶頭作用,全力推進智能城市和物聯網建設,著力打造國內領先的無線城市,以規模亮點應用滿足政府、集團和個人信息化需求,形成[FS:PAGE]一套上規模、有特色、效率高的綜合信息化應用平臺,為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相關文章
成都一無人快遞車逆行致堵車:科技便利背后的管理之痛
成都無人快遞車逆行致堵車,引發關注。無人快遞車普及帶來便利,但交通安全和“路權”問題成障礙。事件暴露管理挑戰,需完善法規和技術支持,確保科技便利不影響公共安全。
TD“無線城市”盡展物聯網應用新篇
執法人員足不出戶,可全天候24小時監測全市各大工地噪音指標;市民打開手機,即可了解自家小區內噪音分貝;過年回家無需擔心“一票難求”,掏出手機,按幾個按鍵,長途車票輕松購得;只需一部手機,全市各大線路公交車內實況視頻盡收眼底……...
成都市建海量存儲及智能化數據中心
在成都市信息化辦公室主任劉勇看來,數據的海量集聚是通信樞紐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信息成都”和“智能成都”建設的重要目標和任務。目前我市正在大力推動物聯網產業發展,其中將會進行大量的前端信息采集,屆時,爆炸性的數據增長將對數據的...
專家在成都探討物聯網行業標準
物聯網需要盡快制定行業標準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來自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中科院、清華大學、思科公司、華為公司等標準組成員單位的30多位專家來到成都,在為期3天的會議中針對安全標準和網絡標準等技術標準進行充分的研討。
嘉興南湖區加快打造高速“無線城市”
現代城市生活已經離不開網絡,在生活及生產上都需要不斷應用網絡技術,而隨著信息消費時代的到來,人們對網絡的速度、服務和內容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