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智能樓宇將開創新一代生活方式
只需輕觸電腦或手機,即使不在現場也能監視和控制物品、個人的活動情況;只需一個短信就可以讓飯菜自動加熱,空調自動提前打開,讓主人回到家即可在舒適的環境中享受可口的晚餐;一個啟動按鈕可以讓汽車自動選擇最近最通暢的路線前往目的地;一個指令可以讓千里之外的業主監控家里的各個角落;一個“睡眠”鍵可以自動把家里的燈、窗戶、煤氣關掉,室內預警系統和室外照明燈啟動……
伴隨著目前各地樓宇智能化項目的落成,這些科幻片中的場景已經在現實中能夠體驗得到了。智能樓宇技術的發展,已經讓“新一代生活方式”悄然來臨。
新一代的生活方式是和知識經濟、信息時代相適應的,是一種與工業時代大物流、大人員流動、高耗能生活方式截然不同的,以信息流動來最大限度減少無謂的人、車輛與物資的流動。它以“消費信息”為特征,是一種低耗能、綠色生態、可持續、更高文明的生活方式。
智能樓宇簡單地說,就是以智能用電新技術為支撐,通過建設通信網絡、能耗數據采集、配電監控、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分布式電源等,將所有與用能相關的系統進行集成,在保證樓宇舒適便捷,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為樓宇用戶提供全方位的能源智能化管理和雙向互動服務。樓宇智能化技術是指為了建設智能建筑而所涉及的各種工程應用技術。
廣州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許錦標副教授介紹說,智能化樓宇的發展是科學技術和經濟水平的綜合體現,它已成為一個國家、地區和城市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樓宇智能化技術是隨著智能化樓宇的發展而進步的,一方面,它對智能化技術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別一方面,它也需要智能化技術的全面支持。可以預見,我國樓宇的智能化技術發展必然顯現出專業細分和全面加速的態勢。
針對不同用途、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不同宗教文化信仰等等的差別,智能化樓宇將以人為本,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未來,智能化樓宇的功能將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例如,系統集成技術向專家系統,人工智能方向發展,會有全新的“智能功能”;娛樂功能會大大增加;虛擬實現技術會給智能建筑帶來隨心所欲的聲視空間環境效果;滿足人類求知的功能會增強,數字家庭、智能家居已經成為市場和技術的熱點。
從單一的功能到綜合集成,從綜合布線到無線控制,從控制面板的操控到手機掌控家電,再到網絡控制,樓宇智能化技術[FS:PAGE]將隨著集成技術、通信技術、互操作能力和布線標準的實現而不斷改進。
由我國自主創立的閃聯標準IGRS信息設備資源共享協同服務標準被正式接納為ISO國際標準,成為第一個來自中國的ISO國際標準,填補了我國信息產業在ISO領域的空白。閃聯標準為數字家庭、智能家居環境下的3C設備智能互聯、資源共享、協同服務提供了平臺。數字城市建設、發展低碳經濟的需求給建筑智能化市場帶來了商機無限的發展前景。
目前,智能化已擴展到各類建筑:智能家居、智能住宅小區、智能校園、智能醫院、智能體育場館等等。據統計,目前我國約有400億平方米建筑存量需節能改造,同時每年竣工房屋建筑約20億平方米,預計至2020年新增房屋面積約300億平方米。可以預見,在下一輪國際性科技經濟市場競爭中,智能建筑將是最大的戰場之一。
相關文章
智能樓宇市場自身存局限 系統標準化成“救星”
如今,隨著我國城市大部分地區數字化、建筑智能化的建設進程日益加快,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規劃、建設、管理及服務理念不斷加強。靈活運用科學、整體、系統的思維來營造現代智能化的工作環境、居住環境已成為必然趨勢。
智能樓宇助力節能 人才資金阻礙產業發展
6月20日消息,城鎮化和工業化遺留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凸現,住宅擁擠和污染問題也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智能小區、智能樓宇不僅有更好的體驗,更可以降低電耗,是城市生活實現綠色、低碳的必然選擇。近年來,智能樓宇在國內陸續建立,...
智能樓宇標準化建設 融合智慧城市發展成趨勢
智能樓宇是隨著人類對建筑內外信息交換、安全性、舒適性、便利性和節能性的要求產生的。智能樓宇及節能行業強調用戶體驗,具有內生發展動力。建筑智能化提高客戶工作效率,提升建筑適用性,降低使用成本,已經成為發展趨勢。
重慶全力發展物聯網 智能樓宇、3D打印齊上陣
昨日,2013國際知名研發機構重慶行動大會暨兩江國際科技創新論壇舉行,7個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簽約,智能樓宇、3D打印、醫學診療、物聯網技術等多個方面。副市長吳剛出席會議并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