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城管”踏上“智能泉州”大舞臺
久治不愈的 “城市牛皮癬”、占道經營的流動攤點、偷偷摸摸的違章建設、一路滴撒漏的土方車……這些城市管理中的老大難問題全都難逃“數字城管”的法網,只要一冒頭,城管執法人員調度中心就能通過監控系統進行取證,并及時得到處理。
繼晉江 “數字城管”系統運行獲得成功后,中心市區的“數字城管”建設項目也列入今年城市建設管理年中,希望通過城市管理信息化,讓市民能夠切實感受到“智能泉州”市容市貌管理上質的飛躍。
讓城市每寸土地都有人管
這一天,晉江市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信息采集員小張跟往常一樣,騎車在自己負責的區域里巡查,發現一流動燒烤攤點占道經營,他立即掏出“城管通”手機拍下,將圖片發往監督指揮中心。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工作人員接到圖片后,通過中國電信的全球眼視頻監控系統,對占道經營情況進行核實,并將這一信息通過指揮平臺發送給晉江市行政執法局。該局接到城市交辦信息后,立即派人赴現場處理。監督指揮中心通過“全球眼”監督整個處理過程。
這就是全省首個“數字城管”系統給晉江市城市管理方式帶來的改變,這就是智能化管理給維護市容市貌帶來的成效,帶來無論是從流動攤點、違章建筑城市管理難題,還是井蓋、電力設施等基礎設施損壞,都逃不過“數字城管”系統的“法眼”。通過采用萬米單元網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結合的方式,將晉江市區14平方公里范圍劃分為851個萬米基礎單元網格、12個信息采集工作網格,在每個信息采集工作網格中配備信息采集員,將市政工程設施和公用設施視為管理部件,通過數據普查、編碼,精準定位在網格地圖上,并進行部件的權屬認定,讓每一塊地里的每一樣東西都有人管。
讓智能時代泉州擁有整潔市容
當泉州跨入“智能”時代,城市管理更加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數字城管”的應用范圍將越來越廣。
在晉江數字城管的覆蓋范圍,東至和平路、西至梅嶺路、北至雙龍路、南至晉光路,這14平方公里僅是第一期工程,今后還將開展二期、三期項目建設。二期項目計劃明年底建成投入運行,涵蓋晉江市區羅山街道一期工[FS:PAGE]程以外區域、西園街道、靈源街道和新塘街道轄區;三期項目涵蓋晉江全市各鎮規劃區、主要工業區和主要道路沿線兩側。除了晉江,中心市區、南安等其他縣市也提出了要建設“數字城管”,以先進高效的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
相關文章
邢臺“數字城管”實現城市管理無縫監管
昨日上午10時22分,“數字城管”監督員巡查到市泉南大街與興達路交叉口時發現,一污水井蓋破損,給市民出行帶來安全隱患。他隨即將情況上報給數字城管監督指揮中心。經過中心調度,市政維護人員迅速趕到現場,更換新井蓋。
福建聯通搭建“數字城管”服務平臺 城市管理更智能
當城市管理人員發現某農貿市場門口有亂占道現象,馬路上有井蓋破損等影響市容市貌和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時,該如何在最短時間內解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