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構建智能管道勢在必行
移動互聯網時代,有一組數據令人感到十分寒心,這組數據就是對蘋果應用商店的收入的構成分析。據分析,蘋果應用商店的收入有7成是屬于開發者的,13%歸蘋果公司,16%被信用卡公司獲取,只有剩下的1%歸屬數據存儲和傳輸服務商。很顯然,在這其中,分給網絡支持服務商的收入微不足道。
那么,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避免網絡提供商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管道化已經成為電信運營商的一個共識,智能化管道建設已經迫在眉睫了。
帶寬先行,打下基礎
近年來,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業務發展,對網絡運營商的寬帶接入能力不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電信作為國內最大的固網運營商,為了滿足客戶的網絡接入需求,持續不斷地提升帶寬的接入能力,用戶的帶寬從早期的從1M/s、2 M/s到8 M/s不斷變化。而運營商逐漸開展的“光進銅退、光纖入戶”的部署,則將用戶的帶寬接入能力一下子提升好幾倍。
今年上半年,中國電信宣布全面啟動“寬帶中國•光網城市”工程,以推進寬帶網絡光纖化升級,建設超高速100M以上寬帶接入網絡。根據工程目標,中國電信光網建設將以光纖入戶為核心,計劃在3-5年內,使寬帶用戶的接入帶寬躍升10倍以上;屆時,南方城市核心城區將全部實現光纖接入,城市家庭接入帶寬普遍達到20M以上,最高接入帶寬達到100M以上。
帶寬增加了,預示著運營商的網絡能力也增強了,這將為其深入開展全業務經營提供了有力支撐,也促使更豐富的創新業務不斷涌現。這也是運營商建設智能管道的基礎。
在做大做寬管道的基礎上,運營商才能提升網絡的智能性,實現基于用戶需求和行為的智能資源匹配,使得網絡由傳統的粗放型管道向智能化管道轉變,以支撐新型業務發展,為用戶提供按需、靈活的體驗和更便捷、個性化的服務。在此過程中,運營商在產業鏈中的角色也將由透明管道的提供者轉變為智能管道的主導者。
運營商智能管道的構建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步一步由簡入繁,分階段、分步驟的逐步實施,需要充分考慮基于現有網絡的優化和改造,最終實現從現有管道到智能管道的平滑演進。
&n[FS:PAGE]bsp; 業內人士指出,智能管道的構建可從分三步走逐漸實現智能。第一步是加強“光網城市”為基礎的寬帶提速和通過“無線城市”構筑的天地一體化的寬帶接入;第二步是加強對現網的優化,具備初步智能;第三步是感知和資源指配能力構建,實現進一步智能,感知+資源指配是智能管道的兩個關鍵能力,需建立以用戶為中心的信息數據庫管理,將網絡感知獲得的信息進行分析和整理,同時使用戶可以自助完成對網絡資源的靈活指配,以滿足業務體驗的提升。
這幾步的實施,最終實現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新智能管道生態環境,而智能管道真正的價值在于改變傳統傻管道與業務無關化,從而服務于業務、服務于用戶體驗,讓管道真正發揮更大價值。
提升能力,可控智能
說起智能管道,絕不是簡單地構建了高帶寬的網絡就能變成智能的,帶寬僅僅是基礎,而如何做到智能,仍需加強對智能管道內涵的理解,準確把握“智能”的本質。如何達到智能,還需要打造管道的自身能力。
首先,是智能管道的管控能力。因為是做產業鏈上智能管道的主導者角色,所以運營商網絡的管控能力需持續加強。所有的客戶和應用的接入、輸出都需要得到管控,管控是主導的基礎,如果控制和管理沒有,一切都無從說起。
其次,是區分能力,也就是分辨能力。這個很好理解,就像網絡能區分語音、視頻、數據等基本業務一樣,因為智能管道提供的是差異化的服務,因此基本的區分和分辨能力是運營商管控的堅實基礎。據報道,上海貝爾的AA-ISA卡提供了這一功能,能夠精確分辨出每一個用戶的每一個應用流。在允許合法監聽的情況下,甚至能夠看到用戶在訪問哪一個Web頁面,或者在向哪個郵箱發郵件。
再次是分配能力。管控和區分是基礎,接下來就是如何分類后再重新分配。靈活的資源分配能力是智能管道的靈魂。基于固網和移動網融合的電信運營商,必須具備實現對用戶所需資源的分配能力,能為用戶提供自助式和帶來良好感知的使用體驗,從而為不同的用戶提供差異化服務。
智能管道的差異化服務質量必須要保證,而保證差異化服務的基礎就是提升網絡的分析能力。智能網絡應該具備洞察每個用戶和每個應用的能力,了解這些用戶和應用對網絡[FS:PAGE]的影響,從而做到有的放矢地規劃和優化調整現有網絡。
第四是網絡的開放能力。互聯網是共享的,移動互聯網是開放的,因此智能管道必須也會是開放的。蘋果、谷歌等互聯網企業發展得風生水起,其中它們的開放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專家分析,智能管道的開放就是通過現有的綜合業務平臺的優化,將網絡的資源指配和資源保障能力通過開放的API接口提供給第三方的SP/CP,網絡能力開放不僅可以幫運營商挖潛增收,也是競爭的需要,還是產業鏈建設發展的重要方向。
面臨挑戰,持續推進
管道智能化可以說是電信運營商的一種必然的轉型。雖然運營商都意識到這一問題,并紛紛宣稱將打造智能化的管道,但是智能管道的建設依然有著不小的挑戰。
首當其沖的是安全問題。與第三方SP和產業鏈上其他的互聯網企業相比,安全問題是運營商與他們競爭的最大砝碼。因為用戶最關心的是自己的信息安全問題,以及使用應用業務不會被光禿禿地暴露。目前,相對于眾多的第三方應用服務商,電信運營商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可信任度顯然更高一些,但這并不能說明安全問題可以高枕無憂。隨著開放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以及云計算應用增多,安全問題仍需被高度重視。
除了安全問題,創新也是電信運營商面臨的另一個挑戰。與那些活躍的第三方應用服務商和移動互聯網企業,創新精神無疑是運營商的一個弱項。因為電信運營商給用戶的感覺就是傳統、保守、遵循常規的印象,而民間的移動互聯網企業則代表著創新,代表著激進。
所以,在業務創新上,電信運營商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像谷歌、蘋果、新浪等這樣的互聯網企業卻總是以創新的面目出現,引導著移動互聯網的方向。智能管道,需推出更多的創新應用平臺和有吸引力的業務,和傳統的網絡區隔開來,切實增強用戶的歸屬感和粘性,這是產業鏈上各方爭奪的焦點。
再者面臨的就是服務問題了。按照常理,服務一直都是電信運營商的強項,但是智能管道時代可能有變化。以前,由于電信運營商更擅長于提供滿足大眾需求的業務,而移動互聯網時代是個講究個性的時代,出現的可能更多是一些滿足小眾需求的個性化業務,而在更多的分眾小業務之間,如何改進和提升服務也是十分關鍵[FS:PAGE]的事情,畢竟用戶有區分、業務也有區分,個性化的時代需要個性化的服務。
移動互聯網時代,因為電信運營商面臨著產業環境變革、網絡數據流量激增、管道化趨勢凸顯、收入利潤增長動力枯竭等方面的重大挑戰,所以進行流量經營、提升流量價值是必然趨勢。但智能管道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覆蓋眾多領域的系統工程,需要持續推進。
相關文章
新一波5G技術再度推出,安全問題受到運營商重視
F5與HeavyReading合作進行的一項新的全球調查顯示,電信公司將在2021年實施一系列措施,以確保下一波5G連接的安全。這表明,隨著運營商開始推出獨立的5G網絡,他們正在迅速行動以確保核心網絡配置服務的安全,比如讓5G...
工信部:三大運營商蜂窩物聯網用戶規模超10億
工信部今天發布,蜂窩物聯網用戶規模超10億,IPTV用戶規模穩步擴大。截至2月底,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發展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達10.4億戶,比上年末凈增1554萬戶。移動電話用戶數發展進入穩定期,4G用戶占比小幅下滑。截至2月...
華為與沙特運營商SC2公司達成合作 為沙特打造智慧城市
據國外媒體6月29日報道,華為和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公司(SC2)簽署協議將在沙特阿拉伯智慧城市項目上進行合作,后者是沙特領先的服務提供商和運營商,隸屬于Batic集團。報道稱,這些項目將有助于實現沙特“2020年國家轉型計劃...
移動運營商T-mobile收購M2Mhub.com 云ID域名17萬元交易
易名中國(eName.cn)10月25日訊,據海外媒體消息,上周有7家終端通過Sedo平臺收購了滿意的域名,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移動電話運營商之一的T-mob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