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技術與產業發展系列學術沙龍
——車聯網技術與產業發展
為了迎接車聯網時代到來,于2011年8月12日北京科技大學會議中心,中國電子學會物聯網專業委員會組織了車聯網技術與產業發展主題沙龍,由華夏物聯網研究中心承辦,邀請車聯網領域權威人士、專家學者、企業領導,共同探討中國車聯網發展的相關問題。

此次沙龍圍繞:車聯網發展的產業基礎、車聯網市場前景與政策環境、車聯網Telematics技術應用、車聯網產業鏈分析、車聯網與智能交通、車聯網與信息服務、車聯網與現代物流等議題展開。遵循學術平等、自由爭鳴、深層思考,開放合作的原則,鼓勵與會者積極討論,自由發言,為不同技術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供個人純學術自由交流的平臺,為物聯網媒體、各行業機構以及技術專家提供溝通渠道。
物聯網作為目前電子信息產業領域最受關注的熱點方向之一,在各相關技術領域和各應用行業均掀起了物聯網熱潮。在這次大潮中,各種行業會議、技術討論活動繁多,但唯獨缺少對物聯網超越技術之上、打破行業界限、自由表達學術觀點的研討平臺。在此背景下,中國電子學會物聯網專家委員會積極響應各專家倡議,特發起召開“物聯網技術與產業發展系列學術沙龍”,沙龍以物聯網技術和產業熱點探討為根本出發點,旨在為各行業專家提供一個自由開放的溝通平臺。

目前世界各國也都在進行車聯網及其衍生產品的研發和推廣。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發布的EN-V電動聯網概念車,整合了全球定位系統導航技術、車對車交流技術和無線通信及遠程感應技術,具有智能駕駛等功能。日本的VICS系統,通過GPS導航、無線數據傳輸和FM廣播系統,將實時路況信息和交通誘導信息即時傳達給用戶,使人們的交通出行更高效便捷。在標志著車聯網綜合技術集成應用的汽車無人駕駛領域,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在實際環境和街道上已經行駛了22萬5千多公里,中國自主研制的紅旗HQ3無人車,今年7月14日也首次完成了從長沙到武漢286公里的高速全程無人駕駛實驗。
車聯網利用車載電子傳感裝置,通過信息網絡平臺,使車與路、車與車、車與人、車與城市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對車輛和交通狀況進行有效的智能監控,這將徹底改變人類出行模式,顛覆傳統汽車與交通的概念。據專家估計,車聯網應用市場規模有可能占到物聯網20%到30%的,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車聯網項目也已被列為國家重大專項支持項目。

此次沙龍在行業內引起不小的反應,許多專家、企業都是從外地趕來,在開會前夕組織者都陸續接到參會報名的電話,[FS:PAGE]參會人數遠遠超過預期,使得會場座無虛席,許多參會嘉賓站在門口聽會,由此可見業內對車聯網發展的關注度可見一斑,對于此次沙龍專家、企業給予了很高評價,紛紛表示應為業界多提供這樣的學術交流平臺。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