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在中國的發展
基本介紹
物聯網在中國迅速崛起得益于我國在物聯網方面的幾大優勢。
第一,我國早在1999年就啟動了物聯網核心傳感網技術研究,研發水平處于世界前列,
第二,在世界傳感網領域,我國是標準主導國之一,專利擁有量高;
第三,我國是目前能夠實現物聯網完整產業鏈的國家之一;
第四,我國無線通信網絡和寬帶覆蓋率高,為物聯網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設施支持;
第五,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較為雄厚的經濟實力支持物聯網發展。
“與計算機、互聯網產業不同,中國在‘物聯網’領域享有國際話語權!”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中科院無錫高新微納傳感網工程中心主任劉海濤自豪的說。目前,我國的無線通信網絡已經覆蓋了城鄉,從繁華的城市到偏僻的農村,從海島到珠穆朗瑪峰,到處都有無線網絡的覆蓋。無線網絡是實現“物聯網”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安置在動物、植物、機器和物品上的電子介質產生的數字信號可隨時隨地通過無處不在的無線網絡傳送出去。“云計算”技術的運用,使數以億計的各類物品的實時動態管理變得可能。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啟動了傳感網研究,與其它國家相比具有同發優勢。該院組成了2000多人的團隊,先后投入數億元,在無線智能傳感器網絡通信技術、微型傳感器、傳感器終端機、移動基站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目前已擁有從材料、技術、器件、系統到網絡的完整產業鏈。在世界傳感網領域,中國與德國、美國、韓國一起,成為國際標準制定的主導國之一。業內專家表示,掌握“物聯網”的世界話語權,不僅僅體現在技術領先,更在于我國是世界上少數能實現產業化的國家之一。這使我國在信息技術領域迎頭趕上甚至占領產業價值鏈的高端成為可能。中科院無錫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以下簡稱‘無錫傳感網中心’),是國內目前研究物聯網的核心單位。2009年8月7日,溫家寶總理在江蘇無錫調研時,對微納傳感器研發中心予以高度關注,提出了把傳感網絡中心設在無錫、輻射全國的想法。溫家寶總理指出“在傳感網發展中,要早一點謀劃未來,早一點攻破核心技術”,“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中,加快推進傳感網發展”,“盡快建立中國的傳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國’中心”。江蘇省委省政府接到指示后認真落實總理的要求,熱情擁抱“物聯網”,突出抓好平臺建設和應[FS:PAGE]用示范工作,并迅速形成了研發安全感與產業突破的先發優勢。無錫市則作出部署:舉全市之力,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制高點,把無錫建成傳感網信息技術的創新高地、人才高地和產業高地。多種傳感手段組成一個協同系統后,可以防止人員的翻越、偷渡、恐怖襲擊等攻擊性入侵。由于效率高于美國和以色列的防入侵產品,國家民航總局正式發文要求,全國民用機場都要采用國產傳感網防入侵系統。至2009年8月,僅浦東機場直接采購傳感網產品金額為4000多萬元,加上配件共5000萬元。劉海濤稱,若全國近200家民用機場如果都加裝防入侵系統,將產生了上百億的市場規模。
高校研究
物聯網在中國高校的研究,當前的聚焦點在北京郵電大學和南京郵電大學。作為“感知中國”的中心,無錫市2009年9月與北京郵電大學就傳感網技術研究和產業發展簽署合作協議,標志中國“物聯網”進入實際建設階段。協議聲明,無錫市將與北京郵電大學合作建設研究院,內容主要圍繞傳感網,涉及光通信、無線通信、計算機控制、多媒體、網絡、軟件、電子、自動化等技術領域,此外,相關的應用技術研究、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推廣工作也同時納入議程。為積極參與“感知中國”中心及物聯網建設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工作,保持、擴大學校在物聯網研究領域的優勢,近日,南京郵電大學召開物聯網建設專題研討會,及時調整科研機構和專業設置,新成立了物聯網與傳感網研究院、物聯網學院。2009年9月10日,全國高校首家物聯網研究院在南京郵電大學正式成立。新華日報記者探訪了南郵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研究中心”,這里的研究者與“物聯網”打交道已有五六年。在實驗室,一些“物聯網”產品已經初見雛形。此外,南郵還有系列舉措推進物聯網建設的研究:設立物聯網專項科研項目,鼓勵教師積極參與物聯網建設的研究;啟動“智慧南郵”平臺建設,在校園內建設物聯網示范區等。我國第一家高校物聯網工程學院2010年6月10日,江南大學為進一步整合相關學科資源,推動相關學科跨越式發展,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水平,服務物聯網產業發展,江南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和江南大學通信與控制工程學院合并組建成立“物聯網工程學院”,也是全國第一個物聯網工程學院。
開源項目
開源軟件無線電技術對無線電的行行業業影響頗深,對網聯網的研究也不例外。GNU Radio 是免費的軟件開發工具套件。它提供信號運行和處理模塊,用它可以在易制[FS:PAGE]作的低成本的射頻(RF)硬件和通用微處理器上實現軟件定義無線電。這套套件廣泛用于業余愛好者,學術機構和商業機構用來研究和構建無線通信系統。GNU Radio 的應用主要是用 Python 編程語言來編寫的。但是其核心信號處理模塊是C++在帶浮點運算的微處理器上構建的。因此,開發者能夠簡單快速的構建一個實時、高容量的無線通信系統。盡管其主要功用不是仿真器,GNU Radio 在沒有射頻 RF 硬件部件的境況下支持對預先存儲和(信號發生器)生成的數據進行信號處理的算法的研究。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