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RFID技術 讓庫存更精準
傳統的庫存管理根據生產進度、產品銷售等進行庫存協調,由于相關信息以人工錄入為主,通常難以實現信息的同步更新,且錯誤率較高,影響了庫存管理的效率。而如今,利用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技術,結合常用的物料需求計劃(MRP)、最優生產技術(OPT)、準時化生產(JIT)等控制方法,可以構建一個基于物聯網技術的綜合庫存控制模型,同時在提高客戶服務水平的同時,進一步降低庫存成本,提高庫存管理效率。
何謂物聯網
所謂物聯網,嚴格而言,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在具體使用中,就是把感應器(芯片)嵌入和裝備到各種物體中,然后跟蹤管理。
物聯網中非常重要的技術是RFID電子標簽技術和EPC技術。RFID,可以讓物品“開口說話”。RFID標簽中存儲著規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過無線數據通信網絡把它們自動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統,通過開放性的計算機網絡實現信息交換和共享,實現對物品的“透明”管理。EPC(產品電子代碼)以RFID電子標簽為載體,可以實現全球范圍內對單件產品的跟蹤與追溯,從而有效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
物聯網于庫存管理的優勢
EPC/RFID技術在倉庫管理領域有著極大的優勢,EPC/RFID電子標簽擁有無接觸讀取、遠距離讀取、動態讀取、多數量品種讀取、標簽無源、海量存儲等優勢,這些是條碼無法比擬的。
因此,采用EPC/RFID術電子標簽技術,倉庫管理系統將實現:貨品動態出入庫管理;極大提高出入庫產品信息記錄采集的準確性;靈活的可持續發展體系;系統隨時隨地顯示當前庫存狀態;獨立的工作平臺與高度的互動性;實時性信息收集和傳輸工作效率將提高;方便的管理模式、準確快捷的信息交流;降低庫存管理難度等。
實施步驟
在物聯網中,產品在生產完成時,貼上存儲有EPC碼的電子標簽,此后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該EPC代碼成為產品的唯一標識。以此EPC編碼為索引能實時的在物聯網上查詢和更新產品的相關信息,也能以它為線索,在供應鏈各個流通環節對產品進行定位追蹤。
在運輸、銷售、使用、回收等任何環節,當某個讀寫器在其讀取范圍內監測到標簽的存在就會將標簽所含EPC數據傳往與其相連的Savant(一種分布式網絡軟件),Savant首先以該EPC數據為鍵值,在本地ONS服務器(或者Internet上的ON[FS:PAGE]S服務器)獲取包含該產品信息的EPC信息服務器的網絡地址(即IP地址)。然后Savant根據該地址查詢EPC信息服務器,獲得產品的特定信息,進行必要的處理后把信息傳送到后端企業應用程序做更深層次的計算處理。同時,本地EPC信息服務器和源EPC信息服務器對本次讀寫器讀取進行記錄和修改相應數據。
基于物聯網的典型供應鏈
EPC技術在對庫存有著巨大影響的企業物流諸多環節上也能發揮重大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環節:
1、生產環節
應用EPC技術可以完成自動化生產線運作,實現在整個生產線上對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產成品的識別與跟蹤,減少人工識別成本和出錯率,提高效率和效益。能通過識別電子標簽快速從品類繁多的庫存中準確找出工位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還能幫助管理人員及時根據生產進度發出補貨信息實現流水線均衡、穩步生產,同時加強對產品質量的控制與追蹤。
2、運輸環節
貼有EPC標簽的貨物和車輛,只要經過安裝有RFID接收轉發裝置的檢查點,供應商和經銷商都能準確了解貨物目前所處的位置及預計到達時間。
3、存儲環節
在倉庫里,EPC技術最廣泛的使用是存取貨物與庫存盤點,它能用來實現自動化的存貨和取貨等操作。基于EPC的實時盤點和智能貨架技術,保證了發貨退貨的正確性及補貨的及時性;而倉儲區內商品可以實現自由放置,提高倉儲區的空間利用率,并能夠提供有關庫存情況的準確信息,這都有助于降低庫存,增強作業的準確性和快捷性,減少物流損耗。
4、 零售環節
物聯網可以改進零售商的庫存管理,實現適時補貨。有效跟蹤運輸與庫存,提高效率,減少出錯。比如:當貼有標簽的物件發生移動時,貨架自動識別并向系統報告這些貨物的移動。智能貨架會掃瞄貨架上擺放的商品,若是存貨數量降到偏低的水位,或是偵測到有人偷竊,就會通過計算機提醒店員注意。因此,能夠實現適時補貨,減少庫存成本,還能起到貨物防盜的作用。
在商場出口處,帶有射頻識別標簽的商標由讀寫器將整車貨物一次性掃描,并能從顧客的結算卡上自動扣除相應的金額。這些操作無需人工參與,節約了大量人工成本,提高了效率,加快了結賬流程,同時提高了顧客的滿意度。
另外,EPC標簽包含了極其豐富的產品信息,例如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方法以及與其不能共存的商品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商品耗損。
5、 配送/分銷環節
在配送環節采用EPC技術,能大大加快配送的速度和提高揀選與分發過程的效率與準確率,并能減少人工、[FS:PAGE]降低配送成本。
如果到達配送中心的所有商品都貼有EPC標簽,在進入配送中心時,裝在門上的讀寫器就會讀取托盤上所有貨箱上的標簽內容并存入數據庫。系統將這些信息與發貨記錄進行核對,以檢測出可能的錯誤,然后將EPC標簽更新為最新的商品存放地點和狀態。這樣管理員只需操作電腦就可以輕松了解庫存、通過物聯網查詢貨品信息以及通知供應商商品已到或缺貨。這樣就確保了精確的庫存控制甚至可確切了解目前有多少貨處于轉運途中、轉運的始發地和目的地,以及預期的到達時間等信息。
不過,雖然物聯網中RFID技術和其他傳感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實時的信息管理、靈活的生產調度、準確的跟蹤,有助于提升企業管理的智能化水平,降低生產成本和庫存。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在RFID技術和應用上還僅處于發展初期,特別是超高頻應用方面基礎薄弱、應用分散和缺乏規模優勢,沒有掌握芯片設計制造、天線設計、封裝技術及裝備等關鍵核心技術,應用成本偏高。另外,頻譜劃分的標準也未得到統一確定。
所以,企業想要通過物聯網來瘦身,恐怕首先要做的就是建設區域性的物聯網系統,在統一的行業標準尚未出臺之前,開發一套適合自身的系統。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