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智慧南京考察研討活動成功舉行

考察團參觀國家射頻識別工程研究中心-三寶科技園
2011年12月5-6日,中國智慧城市論壇組織的2011智慧南京考察研討活動在南京成功召開。中國智慧城市論壇秘書長陳如明先生率來自國家行政學院、國家信息中心、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華為、普天、安科、北斗三維等的單位的專家對南京市智慧城市相關單位進行了考察,并且與南京市陳剛副市長率領的智慧南京相關團隊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和研討。
陳如明先生和其他專家的對智慧城市的主題報告,把中國智慧城市論壇對智慧城市的更深層次、更高高度的內涵分析向南京市相關單位進行了傳播。中國智慧城市論壇的建設中國特色的智慧城市的理念,得到了與會嘉賓的認可和贊同。
南京市精心準備的三場研討會,三個考察點,向考察團展示了南京市當前對智慧城市的工作的重點領域的建設情況。市民卡的多業務融合、智能交通的商業運作模式、RFID物聯網的核心產業的開發,無線寬帶的公網和專網的并舉,政務大廳的一站式服務,到處都體現了南京市方面對于智慧城市的深刻理解和認識。正像南京市副市長在會議上發言所說:南京市對智慧城市從2006年開始進行了初步的研究,當前遵循合理規劃,分布漸進,合理實施的原則,南京市把城市經濟社會轉型,民生的改善和保障,城市運行管理,有關的問題,包括一些熱點難點問題跟智慧城市結合在一起進行探索和研究,南京市也形成了一個頂層設計的框架,并不斷完善,南京市把企業把研究機構都吸納進來,一起來做這方面的工作。
隨著中國智慧城市論壇的理念逐漸被人知,越來越多的專家愿意加入到論壇中,共同圍繞這一理念來深入研究,并推廣,目前我們已經擁有了60多位各領域的專家資源。本次活動針對南京市的實際情況,我們精心組織了政產學研用的專家團隊。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張孝德提出的“東方智慧的智慧城市”理論,自從在《學習時報》發表后,首次在南京正式進行詳細闡述,他呼吁中國的智慧城市不要以“物聯網”為中心,要以“人”為中心,用中國五千年的智慧,通過創新來進行智慧城市的建設。國家信息中心單志廣工程師認為中國智慧城市論壇提出的智慧城市的定義,是最科學的和合理的。他作為多個城市特聘的信息化咨詢專家,他提出智慧城市不應僅僅是信息化的理論,并且綜合在武漢智慧城市全球招標概念設計的方案設計的實際經驗,他認為智慧城市更應該是城市的管理、城市的全面發展的考慮。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的高乃明先生,則直陳政府,應該在智能交通上要多多考慮圍繞居民[FS:PAGE]的公眾出行信息的服務,從民生角度來實施相關項目,對于南京市的企業參股國資公司,共同推動智能交通的產業大發展,他表示這個創新很好,值得認真研究。華為公司文安邦先生,則從與產業鏈合作伙伴共贏的角度,表示了愿意和其他企業相互聯合、協作,為南京市的智慧城市做出努力。

南京市副市長陳剛發言
相關文章
智慧南京讓智能交通幫你選擇最佳路線
在家中用電視與遠方親朋視頻聊天;主人不在家,智能系統會自動關閉電器;上班了,智能交通系統會幫助人們選擇最佳出行路線;在單位,只要你輕點鼠標,家里電飯煲開始燒飯,電熱水器開始燒水,空調啟動……
南京市副市長羅群:智慧南京有多遠
隨著技術的進步,很多傳統思維已經被打破,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成為新的發展目標。目前,南京聚集了170多家物聯網企業,其技術涵蓋多個領域,一些成熟的科研成果已經被應用到南京的城市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