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傳感器
在未來的物聯網中,傳感器及其組成的傳感器網絡將在數據采集前端發揮重要的作用。傳感器是指“能感受規定的被測量并按照一定的規律轉換成可用信號的器件或裝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轉換元件組成”。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能將檢測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節。
目前對傳感器尚無一個統一的分類方法,但比較常用的可按傳感器的物理量、工作原理、輸出信號的性質這三種方式來分類。
此外,按照是否具有信息處理功能來分類的意義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在未來的物聯網時代。按照這種分類方式,傳感器可分為一般傳感器和智能傳感器。一般傳感器采集的信息需要計算機進行處理;智能傳感器帶有微處理器,本身具有采集、處理、交換信息的能力,具備數據精度高、高可靠性與高穩定性、高信噪比與高的分辨力、強的自適應性、低的價格性能比等特點。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無線電射頻識別)是一種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依據的是電磁感應定律,通常與唯一識別碼結合用于自動識別,是物聯網廣泛受關注的識別技術之一。
最基本的RFID系統包括標簽、閱讀器、天線三部分。標簽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組成,每個標簽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附著在物體上標識目標對象,可根據是否有電源分為有源標簽和無源標簽。對于無源標簽,閱讀器(手持式或固定式)不斷發出無線電波,在周圍形成磁場,標簽進入磁場后,接收閱讀器發出的射頻信號,憑借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發送出存儲在芯片中的產品信息;對于有源標簽,則可以主動發送某一頻率的信號。閱讀器讀取信息并解碼后,送至后臺信息系統進行有關數據處理。在這其中,射頻信號的傳遞是通過兩方的天線完成的。
具有無需接觸、自動化程度高、耐用可靠、識別速度快、適應各種工作環境、可實現高速和多標簽同時識別等優勢,使其可用于廣泛的領域,如物流和供應鏈管理、門禁安防系統、道路自動收費、航空行李處理、文檔追蹤/圖書館管理、電子支付、生產制造和裝配、物品監視、汽車監控、動物身份標識等。可以這樣說,RFID將是用途最廣泛的自動識別技術。不過,RFID系統目前成本較高,這是它與條碼等識別技術相比的顯著劣勢。
相關文章
傳感器如何監控橋梁以保證安全
橋梁對我們的基礎設施至關重要,需要定期維護,以確保汽車、卡車、軌道和經常通過橋梁的人的安全。許多橋梁已經使用了50年甚至更久,每天都有市民在結構缺陷的橋梁上行走。IEEE資深成員ClintAndrews說:“橋梁的結構健康監測...
智慧城市建設步伐加快 傳感器產業機遇與挑戰并存
智慧城市的出現是基于2008年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隨后引發了智慧城市建設的熱潮。2012年,我國就已經開始了智慧城市的試點工作。2014年時政府正式印發了《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計劃到2020年建...
超聲波傳感器的應用分析
眼下,國外許多汽車制造商和技術公司都在測試具備完全自動駕駛功能的自動駕駛汽車。日產、通用汽車甚至表示,到2020年,他們將在道路上試運行自動駕駛汽車,這兩種自動駕駛汽車以及結合了駕駛員輔助技術的人類駕駛汽車,都要廣泛使用傳...
工業物聯網傳感器如何改善制造業
2018年第四季度,制造業為美國經濟貢獻了2.38萬億美元,雇傭了1200多萬工人,占當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1.4%。盡管所有媒體都對制造業地位的下降感到擔憂,但由于關鍵技術的進步,該行業近年來蓬勃發展。而工業物聯網(I...
2026年全球農業傳感器市場將達到25.6億美元
2018年全球農業傳感器市場價值為12.3億美元,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25.6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1.04%。傳感技術用于精密農業,可提供有助于農民監測和優化農作物以及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因素的數據。這提供了可操作的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