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建成世界上首座集風電、光伏發電、儲能及智能輸電“四位一體
近日,由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金太陽示范工程重點支持的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一期),在河北張家口市張北縣成功投產,這標志著我國建成了世界上首座集風電、光伏發電、儲能及智能輸電“四位一體”的新能源示范電站,實現了新能源并網、關鍵設備和工程建設等方面的重大技術突破,也為我國電網接納大規模新能源提供了良好示范。
本文來自太陽能光伏門戶新聞網站環球光伏網,網址:globepv.com
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是由科技部、財政部、國家電網公司和河北省政府于2009年實施的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旨在解決我國大規模發展新能源面臨的技術瓶頸,促進我國新能源技術及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內容來自光伏門戶新聞網站環球光伏網
該工程的目標是建設世界首座風光儲輸“四位一體”的高智能化水平的新能源示范電站,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多機型并網友好型風電場、功率調節型光伏電站和多類型化學儲能電站。工程規劃建設500兆瓦風電場、100兆瓦光伏發電站和110兆瓦儲能電站,規劃總投資100多億元。一期建設風電100兆瓦、光伏發電40兆瓦、儲能20兆瓦,配套建設1座220kV智能變電站,總占地2568畝,總投資約33億元。示范工程由國家電網公司組織實施。
本文來自太陽能光伏門戶新聞網站環球光伏網,網址:globepv.com
1月14日,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實地考察了該示范工程(一期)。他在考察了風電、光伏以及儲能等系統現場,并聽取了工程建設、科技攻關及運行情況的匯報后,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作為試驗示范工程,要重視測試工作,扎扎實實地作好數據記錄與測試,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質量保證體系,測出的數據要準確且具權威性,指導新能源技術及產業發展;要建立相應的體制機制,制定相應規則,確保示范工程向行業開放,真正成為新能源領域的國家級公共平臺;要推進國際化,要有在班門前弄斧的氣魄,配合國家總體外交政策,實施新能源技術走出去的戰略;要對示范工程的未來運行做好規劃,一是加快二期工程的建設,二是首先做好測試檢測工作,建成國家級新能源測試檢測中心,條件成熟后,依托示范工程逐步建設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重點實驗室。
環球光伏網
&[FS:PAGE]nbsp; 該示范工程以“技術先進性、科技創新性、經濟合理性、項目示范性”為總要求,以風光發電控制和儲能系統集成技術為重點,加強對風光互補和風光儲配比的分析研究,實現新能源的平滑輸出、計劃跟蹤、削峰填谷、調頻調壓等控制目標,解決新能源大規模并網的技術難題。據科技部高新技術司能源交通處處長鄭方能介紹,目前,一期工程取得了一批階段性成果:如在聯合控制方面,采用自主研發的聯合發電智能全景優化控制系統、風光功率聯合預測系統和儲能電站監控系統,通過多尺度全天候風光功率預測技術,實現多種運行模式,達到源網友好互動,為風電、光伏發電和儲能聯合控制及調度提供準確的分析與決策;在風力發電方面,采用許繼、金風等國內知名風電廠商產品,小東梁風電場安裝24臺2兆瓦雙饋風電機組,孟家梁風電場安裝15臺2.5兆瓦和2臺3兆瓦永磁直驅風電機組、2臺1兆瓦垂直軸永磁風電機組;在光伏發電方面,采用無錫尚德、力諾太陽、福建鈞石等國內知名光伏廠商產品,光伏西區采用固定方式布置28兆瓦多晶硅組件,光伏東區安裝12兆瓦多晶硅、單晶硅、非晶薄膜、背接觸式組件,跟蹤方式涵蓋固定式、平單軸、斜單軸和雙軸跟蹤,成為具有多種比較、多種展示功能的光伏電站,為國家積累寶貴的多種形式的運行試驗數據,為推進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提供可信賴的數據支撐和技術支撐;在儲能技術方面,由比亞迪、中航鋰電、浙江萬向等多家國內著名電池廠商生產的磷酸鐵鋰電池組成14兆瓦儲能系統,在世界上首次實現多種儲能系統的統一集成監控、協同配合新能源發電的示范應用。 內容來自光伏門戶新聞網站環球光伏網
據悉,一期工程形成了聯合發電互補機制及系統集成、全景監測與協調控制、功率預測、源網協調和大規模儲能等5大關鍵技術,實現了新能源發電與并網、關鍵設備和工程建設等方面的重要技術突破。項目實現“風光儲聯合優化策略”等20余項技術創新,申請《新能源發電并網運行控制標準》《大容量儲能系統接入電網技術規定》等70余項知識產權。 內容來自光伏門戶新聞網站環球光伏網
背景鏈接目前,我國風電與太陽能產業發展迅猛,但由于其作為間歇式能源的發電特點,風電和光伏的大規模并網接入和高密度多接入點分布式并網問題一直未能得到系統有效解決,以風電為例,截至2011年底,我國累計裝機已超過6000萬千瓦,但其中仍有約1000多萬千瓦的風電未能實現并網發電,對相[FS:PAGE]關領域技術、市場、規劃、政策等均提出嚴峻挑戰。“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積極有序發展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堅持集中開發與分布式利用相結合,加強并網配套工程建設,做好風電、光伏的消納與外送工作,深化和擴大能源國際合作,整合全國優勢科技資源攻克新能源功率預測、聯合發電、系統控制、源網協調和大規模儲能等核心關鍵技術。
內容來自光伏門戶新聞網站環球光伏網
科技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體現了我國新能源綜合利用成果的集中展示,為我國未來新能源的發展提供了技術示范平臺,也將為優化和調整我國能源結構、推進新能源大規模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內容來自光伏門戶新聞網站環球光伏網
相關專家認為,當前,新能源技術已成為國際上關注的重點和熱點,我國應從戰略高度和全局角度重視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創新,掌握核心技術,攻克關鍵技術;同時,新能源技術和產業不僅涉及技術,還涉及資源、經費、政策、產業規劃等諸多方面,需要加強部際聯動,整合優勢資源;此外,要加強技術研發與應用示范結合,發揮協同效應,實現技術的轉化和產業應用;最后,要加強國際合作,充分利用好國外技術、資源、人才和市場,謀求開展以我為主的國際合作,實現我國新能源技術與產業的跨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