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信息向智慧躍升

廣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副局長 吳奇澤
“智慧廣州”的建設目標和內容
“智慧廣州”就是綜合利用泛在傳感網絡、高速信息網、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按照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對城市發展、運行、規劃、運營、管理、服務進行新的變革和定位,形成城市新的生活、管理、服務、發展模式,實現綠色、智能和可持續發展。
建設“智慧廣州”目標是引進和培育一批支撐智慧城市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突破和掌握一批核心技術,催生一批新工藝、新產品、新服務和新業態,培育一批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創新性、知識型領先企業,建成新一代互聯網絡國際樞紐、城市運行感知設施和智能處理系統,智能技術高度集中,智能經濟高端發展,智能服務高效便民,成為“智慧廣東”發展的先行示范城市。
歸結起來,就是要建成三大樞紐:一是國際信息通信樞紐,建成國家國際電信出入口,打造國家電信、互聯網交換中心;二是創新樞紐,集聚高端創新人才,發展智慧城市核心技術及產業,成為引領智慧城市技術發展和應用創新的國際知識創新中心;三是信息服務樞紐,重點發展電子商務、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數字家庭和時尚創意設計等智慧型服務產業,打造信息集聚發布和智慧服務樞紐。
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在中共廣州市第十次代表大會工作報告中提出“低碳經濟、智慧城市、幸福生活三位一體的城市發展理念”,以“智慧樹”形象地描繪了“智慧廣州”生機勃勃的發展藍圖。這是廣州市委在萬億元GDP這個新的發展臺階上,以全球視野、前瞻眼光、創新意識謀劃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推動城市科學發展的新理念;是審時度勢,把握世界知識經濟發展的重要機遇,強化創新驅動,走新型城市化發展道路的新戰略,是我們推進科技和信息化工作的新航標。
從“信息廣州”到“智慧廣州”符合城市信息化發展階段模型的演進規律,也是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發展及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的一次新躍升。近兩年來,廣州主要啟動的重點工作如下:
(一)組織智慧城市核心技術攻關。
以新一代寬帶移動通信、高端芯片、高端軟件、信息服務、云計算、下一代互聯網、物聯網等關鍵核心技術為重點,組織專項攻關。一是設立科技攻關項目,二是設立科技重大專項,三是積極爭取國家、省重大科技專項。
通過核心技術攻關,突破了高端芯片、3D、LTE基站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
(二)建設信息基礎設施。
一是穩步推進光纖到戶工程。光纖到樓超過95%,光纖到戶覆蓋50萬戶。二是[FS:PAGE]推進無線城市建設。完成WLAN無線接入點13萬個,無線寬帶網絡覆蓋大幅提升,市區覆蓋率達到98.5.%。三是大力推進以第四代移動通信(TD-LTE)規模試驗網為核心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建設。建成TD-LTE基站254個。四是啟動實施“天云計劃”,出臺了“關于加快云計算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1~2015年)”的編制。
(三)發展智慧產業。
以建設中國軟件名城為重點,抓好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加快推進電子商務發展,2011年安排5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電子商務創新和公共平臺項目共39個,帶動企業投入3.9億元。積極推進電子信息產業高端化發展,2011年,全市規模以上電子產品制造業實現產值1828億元,同比增長12.9%。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1750億元,同比增長25%。
(四)推進智慧廣州“五個一”示范工程。
天河智慧城:完成天河智慧城的總體規劃和頂層設計。到2012年年底,智慧廣州示范區(天河智慧城)主要包括:智慧廣州示范基地建設、智慧產業園區建設、智慧應用示范建設、智慧基礎設施建設等。
市民網頁:首開全國先河,建成154萬個市民網頁,提供交通違章、社會保險、公積金、水費、電費、燃氣費、移動話費、電信話費等8大類民生信息訂閱服務,提供205項事項網上辦理、300余項事項辦事結果查詢等。
社會保障(市民)卡:廣州市社會保障卡已實現勞動保障、民政、衛生、交通、公積金、文化休閑等6個業務領域9項應用。
政府數據中心:匯集了全市自然人和法人單位的基礎信息庫,面向45個政府部門提供19項專業領域應用。
城市管理服務云平臺:初步完成電子政務云實驗平臺搭建,支撐市紀委公務車管理系統等多項應用。一期充分利用亞運會信息技術資產搭建“電子政務云計算”管理試驗平臺,整合現有各級政府OA系統和網站、公眾服務平臺向云計算服務模式遷移。二期計劃建立統一的城市管理服務云計算平臺,整合城市管理服務各部門的數字化系統和公共視頻監控系統資源,向云計算管理和服務模式轉型。
(五)推動智能交通工程建設。
一是構建了涵蓋公交車輛智能監控調度、出租車輛智能管理服務、危險貨運和散體物料運輸車輛監管、重點營運車輛安全監管的交通行業智能監管體系,實現對車輛的實時監控和對運力資源的合理配置,為政府部門聯合管理和綜合執法提供了有效手段。二是通過線圈、微波、電子車牌、GPS等,自動采集車輛和交通流量信息,為交通信息發布、交通誘導、交通擁堵自動報警等便民交通信息服務和政府交通管理科學決策提[FS:PAGE]供重要的數據支持。三是建設了城市運行智能分析與評價平臺、交通仿真實驗室,一方面通過對車輛和道路實時情況的掌握,“主動”分析城市交通問題并支持交通組織管理決策;另一方面通過事前對比及時調整和優化方案,有效保障交通管理決策科學化。
(六)全力推進智慧社區建設。
以加強社會管理服務創新為切入點,積極組織開展“智慧社區”試點建設工作。力爭2011~2012年,每個試點區至少建設成1個以上“智慧社區”并投入使用。
(七)大力抓好智慧鄉村試點。
以北部山區鎮發展為契機,以網絡覆蓋為基礎,以信息服務為手段,通過示范帶動、政企合作,積極開展智慧鄉村試點工作,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網絡化轉型,助力農民實現“信息技術改變生活”。
相關文章
國內疫情穩定 多地RFID智慧機場建設忙
受到COVID-19的巨大影響,全球航空業陷入了一段長達數月的停擺期,對機場和航空公司的業務經營均造成不小沖擊。由于國內疫情防控成效顯著,進入下半年后便鮮有本土案例爆發,航空業也隨之漸漸復蘇,許多因疫情而滯后的RFID項目...
從“未來屋”到“新標配”,智慧社區能否打造房企新增長極?
當你走進家,燈光隨即亮起,空調自動調整至最舒服的溫度和風力。你聽著音樂,接了杯自動沖好的咖啡。一條消息提醒:您的家人已抵達車庫,預計3分鐘后到家。接入可視對講,約好的客人剛到門口,你輕松一鍵給他們放行。此時預約烹飪的機器人廚師...
專網與5G配對助力智慧城市發展
考慮5G在安全性和數據流方面提供的卓越性能,以及支持先進智能技術應用所需連接的可靠性、速度、移動性、靈活性、效率和覆蓋范圍。隨著越來越多的組織開發需要強大且無處不在的蜂窩覆蓋的運營、流程和服務,專用網絡正在迅速出現,以滿足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