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燈具企業采用RFID技術管理原料物流
近日,一家立陶宛和瑞典合資的照明器材和燈具制造企業Artilux NMF正采用 EPC RFID技術追蹤立陶宛?iauliai的11,000平方米(118,000平方英尺)工廠里裝載產品的托盤或原材料。這套系統是由立陶宛自動化和電信系統集成商UAB Autepra提供和安裝的,UPM Raflatac提供產品托盤上的RFID標簽,Omnia Technologies提供原料上可重復使用的標簽。軟件由Sprendimu idejos提供,與該公司現有的Microsoft Dynamics NAV ERP系統集成。
Artilux NMF每年生產大約600萬件裝飾燈具及照明器材,使用25000個托盤運輸。多數被送到遍布歐洲的經銷商那里,然后再送到銷售照明產品的零售商那里。在過去,托盤的跟蹤使用一套結合了印刷的標簽和文件的系統,條碼標簽貼在貨箱和托盤上。
當生產的燈具和器材離開生產線時,它們被堆放在托盤里,上面放了一張紅色的紙。質量控制員工在貨物之間走動,檢查產品,確保它們是完整的并準備發送到倉庫,然后移走紅紙表明貨物已通過質量控制。員工將在該公司的ERP系統里輸入托盤裝貨的數據,然后揀貨的工作人員需要使用條形碼掃描儀掃描編入每件貨物上條形碼標簽的ID號碼,記錄下來哪些產品被裝上了托盤或者箱子里。
然而這套系統很容易出現錯誤,工人并不總能明確的說明某個托盤已通過質量控制,或已發送,或是正確的托盤已在正確的時間送往了正確的地點。錯誤可在多種方式中產生——某一貨物或托盤條形碼標簽可能已被掃描、紅紙可能被放在了錯誤的貨物上(RFID射頻快報注:或丟失了),正在被檢查的托盤缺少記錄或移動到倉庫里去了。
原材料也有類似的問題。如用于燈具裝配的電線和塑料部件到達工廠后被裝上托盤,儲存在倉庫里。托盤上編入序號的條形碼標簽被條形碼閱讀器掃描,以顯示原材料已經收到以及它們何時用于生產,以更新系統里的原材料現狀。但是工人有時在該掃描時沒有掃描標簽,所以公司就不能清晰準確的了解在倉庫中哪些材料可用,或是否已被使用。條形碼掃描也很耗費時間,因為它要求倉庫人員從叉車上下來掃描每個托盤上的標簽。
因此,Artilux NMF需要一個方法來跟蹤其庫存的原材料,并確保成品從生產線運到該公司自己的倉庫里(發貨之前),運送數據存儲在后端系統里。此外,該公司希望降低勞動力成本,因為倉庫工人必須在該公司的ERP系統里輸入信息,因此需要高薪的人員來管理這項基于計算機的任務。
UAB Autepra的主管Tomas Girdzevicius說,RFID系統是為了減少錯誤和提高效率。Artilux NMF的總經[FS:PAGE]理Aidas ?etikas說,該公司是該國第一個研究RFID技術的公司,因此幾乎沒有經驗可借鑒。出于這個原因,該公司部署這套系統時非常謹慎,在確認每個階段的成功性之后,公司分三個階段安裝軟件、閱讀器和標簽。
最初,在2009年1月,Artilux重點跟蹤離開生產線被轉移到倉庫的成品托盤。質量控制人員使用新系統檢查每件貨物。然后生產工人在ERP里輸入裝載到托盤的貨物信息,使用斑馬技術RZ400打印機對含 UPM ShortDipole超高頻Gen 2嵌體的標簽打印和編入ID號碼,將標簽貼到托盤上的其中一個箱子上,并使用與個人電腦藍牙相連的手持閱讀器讀取標簽。
當一個托盤裝載了數箱燈具時,RFID標簽附在其中的一個箱子上然后托盤要運經倉庫門口的一個固定的RFID門戶(由CAEN RFID提供),再次獲取托盤標簽的ID號碼,并通過電纜連接將信息傳送到后端軟件。RFID軟件更新托盤的情況,表明貨物已入庫存儲。工作人員可以進入ERP軟件,以確定目前哪些貨物正存放在倉庫里,以及貨物的歷史記錄,例如,生產日期和存儲日期。
第二階段是在2009年年中部署, Artilux在裝卸碼頭增加了一個RFID門,叉車司機將裝載一個將要運輸的托盤經過此門。每輛卡車有一個LXE VX8車載計算機,通過Wi - Fi無線連接與該公司的后端系統通信。當每個托盤通過門戶的時候,該公司的軟件將RFID號碼與定單匹配起來,并確認托盤是正確的,如果托盤錯誤,系統會在司機的計算機屏幕上發送警報,在這種情況下司機將把這個托盤返回到倉庫。
第三階段的安裝部署也是在2009年。該公司開始使用Omnia Technologies的可重復使用的EPC Gen 2超高頻 (UHF) RFID標簽為裝載原材料的托盤貼標。在這種情況下,當貨物到達倉庫時,工人把原材料的數據(RFID射頻快報注:如每件貨物的序列號、制造商和到貨日期)輸入到計算機里。工作人員將一個可重復使用的標簽用膠帶附在托盤上,并使用基于Wi - Fi的手持式閱讀器獲取標簽的ID號碼,將其與原材料的數據相對應。當托盤被帶到生產線的時候,它們通過另一個CAEN RFID門戶。 當托盤的貨物被使用完之后,標簽從托盤上移除,在另一個托盤上重復使用。去年年底的時候,公司開始使用500個這樣的托盤標簽,此后又購買了4000個跟蹤裝載原材料的所有托盤的標簽。
此外,該公司在其11條生產線的每條線的終端安裝了配備手持閱讀器的個人電腦。當一個托盤在一條流水線的終端完成裝載之后,員工立即進行檢查,閱讀托盤上其中一個箱子上的標簽,輸入數據顯示托盤已檢查并加載[FS:PAGE],然后將托盤發送到RFID的門戶并入庫。
裝載數箱燈具的托盤送到倉庫時通過一個RFID 門戶,讀取附于其中一個貨箱的標簽并記錄入庫。Artilux希望RFID閱讀器將能在一個相當短距離的范圍內識別物體——2至3米(7至10英尺),而不會獲取其他附近托盤的信息。 ?etikas說:“RFID門的主要問題是讀取距離,完美的閱讀距離是在2至4米之間(7至13英尺),但是,大門的閱讀距離也可長達7或8米(23至26英尺)。”出于這個原因,公司不得不調整天線,以確保不會閱讀到沒有通過門戶的貨物。
etikas 報告稱,自從該系統安裝之后,產品裝載的錯誤已經消除了。 現在運貨過程更快,他說,該公司節省了一些倉庫空間,因為他們從制造公司收到產品時不再需要檢查的區域。etikas 說:“作為立陶宛第一個項目,這是一個很大的成功,我們對于所取得的成果感到非常滿意。”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