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300億 西咸新區興建“立體城市”
2009年12月5日,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從布魯塞爾開到哥本哈根的“氣候列車”上,中國知名企業家、商界思想家萬通集團董事長馮侖向世界介紹了他的“立體城市”設想。
在丹麥這個童話王國,馮侖講述了一個近似于童話的設想:建造一個平均高度達400米的“立體城市”。
馮侖向世界展示的理念是:“立體城市”采用先進的新能源技術和復雜的智能管理體系,是一個高密度的綠色智能建筑,擁有居住、工作、教育、醫療、休閑等大部分城市功能,建筑內部高速電梯縱橫交錯,居民“足不出戶”即可滿足大部分工作生活等需要,是一座舒適便捷的宜居社區。
而今,馮侖的這一理念將開始在西安開始實施。記者近日獲悉,馮侖的北京萬通立體之城投資有限公司和西咸新區管委會簽署合作協議,將投資300億在西咸新區興建立體城市。
12月前開建
“西咸新區西咸立體城市(FC2)項目”選址位于渭河北岸秦漢新城范圍內,東臨涇渭大道及秦咸陽宮遺址,南臨渭河景觀帶,西接秦制陶作坊遺址,北臨漢惠帝安陵遺址。項目規劃占地面積約3.79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約1.57平方公里、生態農業用地約2.22平方公里。項目綜合容積率將達到4以上,總建筑面積約600萬平米,容納居住人口10-15萬人。
據西咸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秦漢新城管委會主任楊占文介紹,“西咸新區西咸立體城市(FC2)項目”是產城一體、城鄉統籌的“現代田園城市”的實踐和樣板。“是集高端服務業、綠色低碳、和諧生活、持續發展、先進技術于一體的復合城市。包括醫療健康產業、教育產業、文化產業、商業服務業、立體農業等產業類型。”
據記者了解,該項目投資總額約300億元,總建設期限為8—10年,“擬定于2012年12月前開工建設,其中一期啟動200萬平方米,投資預計達到人民幣100億元。包括基礎設施、先進性配套、醫療設施、寫字樓、住宅等。”楊占文說。
對于此次和西咸新區的合作,馮侖表示,和西咸新區合作是萬通集團的重大決定,關于立體城市的發展計劃三年前就開始研發,“這是對傳統的‘攤大餅’的城市發展模式的否定,也是建立未來緊湊型產業導向新型城市化模式的探索。”
他說,立體城市的模式是產業先行,商業居住跟進,“我們看重的醫療、物流和現代農業,未來將會非常重要。”
什么是“立體城市”
“立體城市將是環保、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在城市管理方面也將進行智能化創新。”作為從陜西走出去的企業家,馮侖說,“相信萬通立體之城能為家鄉發[FS:PAGE]展作出貢獻。”據馮侖透露,北京陜西商會企業對西咸新區非常關注,“熱情也很高,他們也將為這個項目未來發展帶來支持力量。”
西咸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軍表示,面對未來城市的不斷發展,大量農業人口涌入城市,如何節約和利用土地是不得不充分考慮的問題,而立體城市項目和現代田園城市理念高度契合,使節約土地和城改人口變得更容易實現,承載更多的人口和生產力。“西咸新區人作為城市建設者尋求建立理想社會的和理想城市,萬通向西咸新區貢獻了一個能將理想社會和理想城市結合起來的范本。”
在他看來,立體城市不是一個簡單的房地產概念,而是以就業和人們需求服務為出發點而建設的城市,“作為具有社會主義理想的建設者,在手中能創造一個理想的城市和社會,是我們的幸運。立體城市項目將是引領中國新城市建設,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一個范例,我們非常興奮和期待。”
有“商界思想家”之稱的北京萬通集團董事長馮侖,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中國商界氣候變化國際論壇”上闡述了“立體城市”的新型城市建設計劃,這項計劃將在大約兩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打造一個建筑面積600萬至1000萬平方米,可容納15萬至20萬人口的高密度建筑群。“人們在這里居住和工作,城市所需的功能在其間都能得到體現。”
隨后由馮侖發起,劉永好、沈蘭鵬等內地商界重量級人物合伙成立的萬通立體之城投資有限公司分別與北京和成都相繼展開了合作。
馮侖認為,到2020年,約3.5億中國人將從農村遷移到城市,從而導致城市用地的極度緊張。因此,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很難按照低密度模式發展,這也正是他提出“立體城市”計劃的一個重要原因。“‘立體城市’能夠同時節省土地和能源。”馮侖說。
但是,這一計劃也注定充滿著未知數。對于超高層建筑本身究竟節能還是耗能,爭議實際上就非常大。上海陸家嘴已經建成高達492米的環球金融中心和420米的金茂大廈,632米的上海第一中心則正在建設之中。但有建筑專家認為,摩天大樓其實都不節能,像上海第一中心僅電梯就需要上百部。
面對“立體城市”能否達到建筑節能要求的疑問,馮侖表示,目前正在組織相關的設計和技術研發。
但他強調,與上海的環球金融中心等摩天大廈不同,“立體城市”具有規模效應,通過廢物循環利用等措施,可以帶來節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