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毅

李德毅 (1944.11.28— )指揮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專家。出生于江蘇省泰縣(現江蘇省姜堰市)。1967年畢業于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無線電系;1983年于英國愛丁堡大學獲博士學位;工作期間,1994-1995年于美國哈佛大學進修。1996年,獲少將軍銜;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4年,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現任全軍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總裝備部科技委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學部主任、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兼任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計算機語言信息工程中心首席科學顧問,軟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等職。在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國立新加坡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多所著名高校任兼職教授或客座教授。曾獲首屆具有突出貢獻的歸國留學人員、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榮譽稱號,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8年被聘為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發表論文170余篇,出版中文專著5部、英文專著2部。培養博士、碩士40余名。1985年獲得IEE總部授予的計算機和控制類最佳學術成果獎;1999年攻克世界難題三級倒立擺動平衡問題,獲得世界自動控制聯合會(IFAC)杰出論文獎。先后17次獲國家級和全軍級科技進步獎勵。
相關文章
識別旅行風險: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映射全球新冠肺炎安全
GOPASSGlobal的新冠肺炎生物安全風險分析平臺使用了一系列復雜且專門設計的人工智能算法。該平臺可以解讀其收集的大量數據,以識別全球旅行的最新風險。圖片來源://pixabay.com/images/id-6...
研究人員用人工智能預測交通事故發生前的情況
研究人員在歷史車禍數據、道路地圖、衛星圖像和GPS上訓練了一個深度模型,以實現高分辨率的車禍地圖,這可能帶來更安全的道路環境。今天的世界是一個大迷宮,由一層層的混凝土和瀝青連接起來,讓我們有機會通過車輛導航。我們已經體驗了許多...
解讀人工智能在醫療保健市場的蓬勃發展
由于COVID19大流行,衛生保健機構隨時準備采用基于人工智能(AI)的解決方案,以取得有效的結果。看起來COVID19似乎已經開始采用這種技術,在過去的幾年中,醫療機構已經意識到了這種新興技術。由于其具有分析和處理大型數...
人工智能正成為醫療衛生領域的發展動力
人工智能技術如今被視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它將成為醫療保健領域的一股轉型力量。醫療保健行業是面臨許多挑戰和機遇的領域。從慢性疾病和放射學到癌癥和風險評估,人工智能已經顯示了它的力量,它在病人護理的正確時刻部署了精確、高效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