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互聯網過渡工作開始啟動
日前,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就組織實施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研發、產業化和規模商用專項,組織實施國家下一代互聯網信息安全專項同時發出兩個通知。繼2011年12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向IPv6過渡時間表后,這標志著國家向以IPv6為基礎特性的下一代互聯網過渡工作開始啟動。
今年6月6日,美國主要商業網站都將支持IPv6,受財政支持的1萬多政府網站也都支持IPv6。此時,歐洲也在轉向IPv6,日韓早已經展開過渡工作。在全世界都在向下一代互聯網過渡的關鍵期,中國理應抓住機遇,取得與通信大國地位相當的話語權。
明確發展路線圖
專項在網絡過渡、用戶規模、業務應用、終端升級、技術突破和產業帶動等方面提出了明確的目標。
2011年2月3日,隨著最后一批地址的分配,已經在互聯網中使用了幾十年的IPv4地址終于消耗殆盡。與此同時,需要大量IP地址的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方興未艾,從IPv4向IPv6過渡已經勢在必行。
IPv4地址的耗盡是一件可以預估的事情,中關村下一代互聯網產業聯盟理事長劉東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說:“如何向IPv6過渡、如何發展IPv6,行業內有不同的看法。國務院常務會的決議體現出了對下一代互聯網發展的國家意志,明確了發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這對統一大家思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按照國家統一部署,2013年年底前,將開展IPv6網絡小規模商用試點,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和技術演進路線;2014年至2015年開展大規模部署和商用,實現IPv4和IPv6主流業務互通。
國家發改委的兩個通知將路線圖進一步細化,在網絡過渡、用戶規模、業務應用、終端升級、技術突破和產業帶動等方面提出了明確的目標:骨干網和約10%城域網支持IPv6,制定大規模公眾網絡由IPv4向IPv6平滑演進過渡方案,IPv6寬帶接入用戶數超過800萬,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100家商業網站支持IPv6,電信運營企業新開展的業務基本支持IPv6,新增上網固定終端和移動終端基本支持IPv6,加快IPv4向IPv6平滑演進、新型網絡體系架構及技術的研究、論證和試驗,掌握核心關鍵技術,建立較為完善的標準體系。
CNGI(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專家委員會主席鄔賀銓告訴記者,除了專項談到的運營商網絡升級改造、商業網站改造、過渡技術研究之外,因為IPv6過渡涉及到更廣泛的層面,還需要更多支持政策。
運營商將積極試點
電信運營商是實現網絡過渡的主導力量,三大電信運營商將分別選擇部分試點城市改造[FS:PAGE]網絡。
電信運營商是實現網絡過渡的主導力量。中國移動原計劃分3個階段,用5年時間實現IPv6應用于終端,用10年時間實現IPv6為基礎的下一代互聯網普及,2014年到2015年啟動IPv6試商用部署。中國電信也有自己的過渡時間表。但現在這些時間表都要調整到國家統一的時間表上。
中國電信總經理助理郭浩說:“中國電信按照國家下一代互聯網部署的工作要求,將加強過度技術研究和標準的制定,加快網絡改造,探索運營模式。具體工作計劃分為兩個階段,在2013年年底前開展下一代互聯網小規模商用試點,選擇部分重點城市進行網絡和IDC的改造,升級支撐系統,打通端到端的IPv6流程,從2014年起在國家統籌安排下,開展下一代互聯網規模部署和商用工作。”
電信運營商的網絡升級改造是IPv6過渡的基石,早在2005年、2006年的設備采購中,特別是骨干網交換機、路由器均已要求支持IPv6。此次改造升級的重點則在城域網、接入網,接入網要具備同時分配IPv4和IPv6地址的能力,能夠承載IPv6流量(包括DNS流量);城域網同時承載IPv4和IPv6的流量,提供IPv4和IPv6訪問通道。改造升級涉及范圍較大,固定網絡設備包括寬帶接入服務器、交換機、路由器、家庭網關、DSLAM、PON等,移動網絡包括GGSN/PDSN等均應升級支持IPv4/IPv6雙協議棧,并根據過渡方案支持相應的過渡技術。
與此同時,運營商業務支撐系統(如認證、鑒權、計費、DNS、網管系統)要升級,IDC(互聯網數據中心)也要升級,而且在試點城市內要求對所有IDC進行升級改造。
三大電信運營商將分別選擇部分試點城市改造網絡,目前試點城市還沒有最后確定,據一位知情人士介紹,今年會確定十幾個試點城市,每個城市的用戶接入數和接入能力都要有詳細表述。在三大電信運營商試點中,中國電信所占的比重相對較大,對過渡會更積極。在IPv6地址申請上,我國運營商也加大了力度,總排名目前已經上升至全球第6位。
應用要得到終端支持
目前需要在諸多操作系統上進行手機適配,使手機終端能夠應用IPv6業務。
向IPv6的過渡是一個系統工程,運營商網絡的改造、網站的改造、終端設備的改造都需要同步進行,而業務的應用表現是檢驗IPv6過渡水平最好的試金石。“首先應該做到IPv4支持的業務,IPv6也能夠支持;其次要發揮IPv6特質,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業務。”劉東告訴記者。
業務應用首先要得到用戶終端的支持。目前PC、筆記本電腦操作系統在Windows Vist[FS:PAGE]a以上版本的,已經能夠支持IPv6,而Windows XP則需要補丁軟件,網卡和芯片不需要改造。在移動終端,安卓2.3以上、iPHONE iOS系統、塞班操作系統、Windows Mobile都可以支持IPv6。目前需要在這些操作系統上進行手機的適配,使手機終端能夠應用IPv6業務。業內人士認為,在IPv6大規模應用的產業前期準備中,因為國家釋放出明確的信息,市場會有動力推動終端向IPv6過渡。
運營商也需要制定相應的策略推動IPv6的應用。IPv6的過渡可以是用戶有感知的,也可以是無感知的,運營商可以將IPv6用于發展高端用戶,配以較高的帶寬,提供有保障的服務質量。同時也可以是用戶無感知的,其接入地址已經使用IPv6,以此解決地址資源緊張問題。
發展具有IPv6特質的應用,也將納入此次過渡的總體考慮中。“IPv6在商業模式上會帶來很大變化,海量的網絡地址、固定的IP地址,這種以商業應用為出發點設計的網絡協議帶來的創新一定是令人期待的。”劉東說。一是在物流、電子商務、物聯網領域,IPv6可以有發揮空間;二是在個人消費上,點對點的話音、視頻等業務會發展很快,前提是國家對相關業務限制進行松綁。
今年6月6日,美國主要商業網站都將支持IPv6,受財政支持的1萬多政府網站也都支持IPv6。此時,歐洲也在轉向IPv6,日韓早已經展開過渡工作。在全世界都在向下一代互聯網過渡的關鍵期,中國理應抓住機遇,取得與通信大國地位相當的話語權。
明確發展路線圖
專項在網絡過渡、用戶規模、業務應用、終端升級、技術突破和產業帶動等方面提出了明確的目標。
2011年2月3日,隨著最后一批地址的分配,已經在互聯網中使用了幾十年的IPv4地址終于消耗殆盡。與此同時,需要大量IP地址的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方興未艾,從IPv4向IPv6過渡已經勢在必行。
IPv4地址的耗盡是一件可以預估的事情,中關村下一代互聯網產業聯盟理事長劉東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說:“如何向IPv6過渡、如何發展IPv6,行業內有不同的看法。國務院常務會的決議體現出了對下一代互聯網發展的國家意志,明確了發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這對統一大家思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按照國家統一部署,2013年年底前,將開展IPv6網絡小規模商用試點,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和技術演進路線;2014年至2015年開展大規模部署和商用,實現IPv4和IPv6主流業務互通。
國家發改委的兩個通知將路線圖進一步細化,在網絡過渡、用戶規模、業務應用、終端升級、技術突破和產業帶動等方面提出了明確的目標:骨干網和約10%城域網支持IPv6,制定大規模公眾網絡由IPv4向IPv6平滑演進過渡方案,IPv6寬帶接入用戶數超過800萬,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100家商業網站支持IPv6,電信運營企業新開展的業務基本支持IPv6,新增上網固定終端和移動終端基本支持IPv6,加快IPv4向IPv6平滑演進、新型網絡體系架構及技術的研究、論證和試驗,掌握核心關鍵技術,建立較為完善的標準體系。
CNGI(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專家委員會主席鄔賀銓告訴記者,除了專項談到的運營商網絡升級改造、商業網站改造、過渡技術研究之外,因為IPv6過渡涉及到更廣泛的層面,還需要更多支持政策。
運營商將積極試點
電信運營商是實現網絡過渡的主導力量,三大電信運營商將分別選擇部分試點城市改造[FS:PAGE]網絡。
電信運營商是實現網絡過渡的主導力量。中國移動原計劃分3個階段,用5年時間實現IPv6應用于終端,用10年時間實現IPv6為基礎的下一代互聯網普及,2014年到2015年啟動IPv6試商用部署。中國電信也有自己的過渡時間表。但現在這些時間表都要調整到國家統一的時間表上。
中國電信總經理助理郭浩說:“中國電信按照國家下一代互聯網部署的工作要求,將加強過度技術研究和標準的制定,加快網絡改造,探索運營模式。具體工作計劃分為兩個階段,在2013年年底前開展下一代互聯網小規模商用試點,選擇部分重點城市進行網絡和IDC的改造,升級支撐系統,打通端到端的IPv6流程,從2014年起在國家統籌安排下,開展下一代互聯網規模部署和商用工作。”
電信運營商的網絡升級改造是IPv6過渡的基石,早在2005年、2006年的設備采購中,特別是骨干網交換機、路由器均已要求支持IPv6。此次改造升級的重點則在城域網、接入網,接入網要具備同時分配IPv4和IPv6地址的能力,能夠承載IPv6流量(包括DNS流量);城域網同時承載IPv4和IPv6的流量,提供IPv4和IPv6訪問通道。改造升級涉及范圍較大,固定網絡設備包括寬帶接入服務器、交換機、路由器、家庭網關、DSLAM、PON等,移動網絡包括GGSN/PDSN等均應升級支持IPv4/IPv6雙協議棧,并根據過渡方案支持相應的過渡技術。
與此同時,運營商業務支撐系統(如認證、鑒權、計費、DNS、網管系統)要升級,IDC(互聯網數據中心)也要升級,而且在試點城市內要求對所有IDC進行升級改造。
三大電信運營商將分別選擇部分試點城市改造網絡,目前試點城市還沒有最后確定,據一位知情人士介紹,今年會確定十幾個試點城市,每個城市的用戶接入數和接入能力都要有詳細表述。在三大電信運營商試點中,中國電信所占的比重相對較大,對過渡會更積極。在IPv6地址申請上,我國運營商也加大了力度,總排名目前已經上升至全球第6位。
應用要得到終端支持
目前需要在諸多操作系統上進行手機適配,使手機終端能夠應用IPv6業務。
向IPv6的過渡是一個系統工程,運營商網絡的改造、網站的改造、終端設備的改造都需要同步進行,而業務的應用表現是檢驗IPv6過渡水平最好的試金石。“首先應該做到IPv4支持的業務,IPv6也能夠支持;其次要發揮IPv6特質,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業務。”劉東告訴記者。
業務應用首先要得到用戶終端的支持。目前PC、筆記本電腦操作系統在Windows Vist[FS:PAGE]a以上版本的,已經能夠支持IPv6,而Windows XP則需要補丁軟件,網卡和芯片不需要改造。在移動終端,安卓2.3以上、iPHONE iOS系統、塞班操作系統、Windows Mobile都可以支持IPv6。目前需要在這些操作系統上進行手機的適配,使手機終端能夠應用IPv6業務。業內人士認為,在IPv6大規模應用的產業前期準備中,因為國家釋放出明確的信息,市場會有動力推動終端向IPv6過渡。
運營商也需要制定相應的策略推動IPv6的應用。IPv6的過渡可以是用戶有感知的,也可以是無感知的,運營商可以將IPv6用于發展高端用戶,配以較高的帶寬,提供有保障的服務質量。同時也可以是用戶無感知的,其接入地址已經使用IPv6,以此解決地址資源緊張問題。
發展具有IPv6特質的應用,也將納入此次過渡的總體考慮中。“IPv6在商業模式上會帶來很大變化,海量的網絡地址、固定的IP地址,這種以商業應用為出發點設計的網絡協議帶來的創新一定是令人期待的。”劉東說。一是在物流、電子商務、物聯網領域,IPv6可以有發揮空間;二是在個人消費上,點對點的話音、視頻等業務會發展很快,前提是國家對相關業務限制進行松綁。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
07月07日 17:32RFID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