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城市交通會否由智能汽車引領?
/昨天,參加了上汽集團—通用汽車館舉行“直達2030”可持續交通系列論壇的首場——“城市交通的可持續未來”主題論壇,聽后頗有感觸。
“20年后的城市交通會是怎樣的?”“20年后,汽車究竟可以怎么開?”想必這些疑問一定受資深汽車業內人士的高度重視。確實,“新能源”、“可持續交通戰略”、“2030年城市出行愿景”等話題的重要性就在于可以勾畫出一幅可持續的未來城市交通愿景。而這也是有識之汽車人的美好愿景。當然,現實問題一直擺在那里,那就是城市里越來越高的汽車保有量、越來越多的交通堵塞和便捷出行之間的矛盾。于是,我們可以預見汽車革命的下一次創新浪潮或將圍繞靈活的智能汽車。而且是智能汽車和基礎設施的可交換互通,以此來大量減少交通阻塞,大幅提高出行安全。而可以自行駕駛、自動停車,如同火車車廂一般的城市個人軌道車等,則將提供更為靈活的交通出行方式。
真正的智能汽車,還應該是“體變”,而不是簡單形式上的“用變”,如果真正將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技術完全落實到汽車產業當中,其產生的效應一定完全顛覆我們以往所有的想象。那時汽車將不再是汽車,而是一個擁有全方位智能大腦的“機器人”。通用提出的EN-V概念車是解決個人城市交通解決方案的不錯實踐案例。EN-V的設計開發緊扣城市駕駛對速度和里程范圍的需求,整車重量僅400多公斤,長約1.5米,較傳統汽車縮減1/3,目前一個傳統汽車停車位可容納五輛EN-V。此外,通過車聯網技術,整合全球定位系統(GPS)導航技術、車對車交流技術、無線通信及遠程感應等技術,EN-V可實現手動駕駛和自動駕駛的兼容。
智能的車聯網技術,其實已經不乏應用案例。歐盟在去年10月份注資3億歐元用于研究智能汽車,現在的智能汽車大家都知道要用很多傳感器的技術,有的汽車200多個傳感器,有的有幾十個,將來會越來越多,這些傳感器汽車每一個部件,每一個東西將來都會跟網絡聯系起來,所以汽車在運行的時候都可以后臺告警它哪個地方會出現故障,減少汽車追尾、等待以及尾氣排放等問題,這就是智能交通,這是智能城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目前,歐洲的一些大城市,已經開始部署一種車路協同通信系統,車輛直接可以和路況進行對話,只需要通過一個簡單的紅綠燈、十字路口,或者是其他基礎設施上的接受器等模塊,就能夠直接獲得最新的路況。
當然,20年后的智[FS:PAGE]能汽車平臺不是僅靠一輛EN-V、少部分車企、數十億資金就能搭建起來。除了汽車制造商積極參與外,同樣離不開國家政策決策層、軟件服務商、電信運營商等的提前布局。所以說,智能汽車平臺需要的是在豐富原有汽車產業鏈上催生出一個更創新、更獨立的產業鏈。
相關文章
智慧停車離得開物聯網的支持嗎?智能交通/NB雙模地磁
智慧停車的“智慧”就體現在:“智能找車位+自動繳停車費”。服務于車主的日常停車、錯時停車、車位租賃、汽車后市場服務、反向尋車、停車位導航。線下智慧化體現為讓停車人更好地停入車位。一是快速通行,避免過去停車場靠人管,收費不透...
第一季度智能交通市場綜述
2010年1月至3月,我國智能交通市場項目數量560個,同比增長7.6%,市場規模約14.1億元。回顧第一季度智能交通市場發展,主要印象有以下幾個關鍵詞:上市;ETC;智能公交;北京、深圳。
京東物流智能快遞車獲首屆智能汽車應用場景挑戰賽“最佳博弈算法獎”
京東物流智能快遞車已經在全國多個城市開展常態化運營,針對不同城市的特點,京東物流持續開展多種業務探索,服務范圍不僅覆蓋社區、商圈的快遞配送,還跟七鮮等商超系統打通,提供超市訂單無人即時配送服務。
智能汽車市場為何有這么大的新引力?
“這將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創業項目,愿意壓上自己所有聲譽,為小米汽車而戰!”今天(3月31日),雷軍的一番動情宣講,讓坊間流傳已久的小米造車最終坐實。小米表示,未來擬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首期投資100億元人民幣,10年內累計...
物聯網真正起作用的是:智能交通
近年來,在全球城市和地區嘗試的許多物聯網創新中,智能交通系統已經從試點轉向推廣,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功。荷蘭現在有一個雄心勃勃的項目,它依靠數百個智能交通信號來識別駛來的車輛,這有助于救護車安全快速地到達目的地,并為卡車司機提供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