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離我們有多遠?
去年底,在著名的IT研究與顧問咨詢公司高德納所公布的2010年10大技術趨勢中,云計算名列第一。如果我們上網搜一下IT技術發展趨勢,幾乎每一篇文章都會談到云計算。
現在,云計算已從概念邁入實踐。5月下旬,在中國電子學會舉辦的第二屆中國云計算大會上,眾多專家共同研討云計算從理想到實踐的實施路徑;而在產業界,制造出我國首臺實測性能超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星云”系統的曙光公司在6月1日宣布,“星云”是我國第一臺面向未來云計算環境設計的超級計算機系統,將成為我國新一代超級云計算中心建設的主力機種;與此同時,作為亞太本土最大的管理軟件提供商之一,用友公司在其一年一度的技術大會上也重點闡述了將以“云計算架構”等新技術布局的技術發展策略。
然而,究竟什么是云計算?能夠用在哪些方面?它將為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什么影響?本期“樂在e時代”將作簡要介紹,為讀者了解云計算提供一些參考資料。
云計算并不是一項新技術或新產品。
它作為一種概念,從2007年起開始被業界關注。僅僅兩三年后,云計算就已經在全球范圍內成為IT行業最炙手可熱的關鍵詞。而最簡單的云計算應用在網絡服務中也已經隨處可見,例如搜索引擎、網絡信箱等,使用者只要輸入簡單指令就能得到大量信息。
需求推動云計算
究竟什么是云計算?不同的人對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有著不同的定義。試舉幾個例子。
有調查顯示,最讓企業的CIO(首席信息官或信息主管)頭疼的事情,依次是IT系統太復雜、系統難維護和運行成本高,這正是云計算擅長解決的問題。
像用友這樣的管理軟件企業,希望有一天能搭建一個基于網絡的信息共享機制,像自來水公司賣水一樣,讓用戶對服務能即用即取,按需收費。這也是云計算的特性。
對于一個普通的手機用戶,他夢想著自己的手機是一個3C(通信、計算機和消費電子)一體的終端。當然,功能的復雜多樣不能以手機像磚頭那么重為代價。這對云計算技術來說是輕而易舉。
在云計算的模式下,一款手機盡管十分輕薄,只要它能上網,那么用戶的3C訴求就能完全實現。因為網絡的另一端連接的是“云”,是提供各種資源的網絡。在網絡帶寬很寬的前提下,手機用戶將一個要收看世界杯直播的指令發送給運營商的“媒體云”,精彩的比賽就流暢地下載在手機上供你觀看。
所以說,“云”的興起,首先來自于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這也是云計算和前幾年熱炒的網格計算的重要區別。網格計算只是[FS:PAGE]學術界探討的概念,云計算則是在應用中孕育萌發的,后者顯然更具生命力。推動云計算的另一個動力是“綠色”:技術不該是復雜的,卻是高效的。
網絡促成云計算
對于業界多種版本的云計算定義,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屆中國云計算大會上,專家們一致認為云計算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大眾參與的計算模式,其計算資源(計算能力、存儲能力、交互能力)是動態、可伸縮、且被虛擬化的,以服務的方式提供。這種新型的計算資源組織、分配和使用模式,有利于合理配置計算資源并提高其利用率,促進節能減排,實現綠色計算。
簡單地說,云計算是資源的集中和使用的分散。在兩者之間,靠網絡溝通。在“云”模式下,網絡上大量分布式的計算資源,經過軟件的自動調度管理,形成巨大的計算資源,從而使得網絡擁有了強大的集中計算能力,可以向處在分布環境中的用戶提供海量的信息服務,滿足用戶對信息的多元化需求。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云計算讓我們從以個人電腦為中心轉向以互聯網為中心。不過,在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看來,以網絡為中心并不是說電腦就不存在了,只是電腦的定義、范疇改變了,加大了,從電腦走向了電腦+。他認為,在云計算時代,不管是你的電腦,還是手機,你的汽車,你的電視,每個傳感器,只要通電的設備就都可以借助云計算來智能運行。因此他提出未來面向消費者的服務就是“云”+“端”。云計算的云非常重要,終端則會變得越來越多元化。
在“云”的時代,我們可以設想一個用戶只拿一個手機參觀世博園。這個手機可以非常小巧,除了可以上網,里面幾乎什么都沒有,但是這就足夠了,因為在互聯網上你有一個自己的數據中心來儲存數據。你在世博園里照了一張照片,然后把它送到你的數據中心進行加工,同時,遠在千里之外的家人已經看到了照片,這叫云顯示。我們還可以設想,你拿著這個手機坐在汽車里,發出一個問題:從浦東機場到世博園怎樣走最快?這時的你已不再需要裝車載導航系統,這個系統要2000元,還要隨時更新。你只要發一個請求,導航中心就會回復,你就得到實時的線路,這叫云導航。
云計算時代會給我們帶來很多重要的機遇。國家云計算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德毅院士認為,云計算有兩大趨勢:基于移動互聯網的云計算發展得將更快,互聯網將向物聯網發展。
云計算也正在得到世界上各國政府的廣泛關注,以美國為例,美國將云計算作為國家戰略,任命一個專門的首席技術官來協調云計算在政府IT服務上的應[FS:PAGE]用。5月13日,美國政府的一個稅收監控網站遷移到亞馬遜的云計算平臺,這是世界上首例應用商業云計算服務的政府舉措。
云計算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中也蘊涵著巨大的商機,這一切都將為善于擁抱變化、善于創新的企業創造難得的歷史性機遇。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云計算服務市場達到381.5億元,比2008年增長了36.4%,到2012年,預計我國整體云計算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750億元。
據市場機構IDC預測,隨著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企業將擴大云計算應用的趨勢,同時,由于云計算為企業使用IT技術提供了一種更便宜的方法,這種成本優勢對于中小企業尤其重要。
相關鏈接
什么是云計算?
提供資源的網絡被稱為“云”。“云”中的資源在使用者看來是可以無限擴展的,并且可以隨時獲取,按需使用,隨時擴展,按使用付費。這種特性經常被稱為像水電一樣使用IT基礎設施。而在廣義云計算中,這種服務可以是IT和軟件、互聯網相關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務。
云計算有什么特點?
通常云計算的用戶并不擁有實現信息處理的設備和軟件(例如服務器、數據庫、辦公軟件等等),而是依靠租用云計算的供應商的設施和軟件來完成信息處理的任務。這種服務一般是通過互聯網、廣域網或局域網來實現的。
云計算的用戶使用云計算供應商的服務和設施,只支付他們使用的那部分資源或時段的費用。許多云計算服務采用類似于電網電費的付費方式,也就是用多少付多少,也有的采用按月或按年付費的方式。
云計算具有多用戶共享資源的特點,也就是說多個用戶共享同一個云計算提供商的資源,這些資源可能包括服務器、存儲資源、軟件和數據庫等等。
相關文章
云計算的未來是什么?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很多人不得不宅在家里,這場疫情之中,很多線下實體店遭受了巨大的沖擊,但是很多互聯網企業卻在這次疫情之中賺的盆滿缽滿。我們可以發現由于無法在辦公室辦公和會議,很多公司開始了遠程辦公和遠程會議;由于醫院人...
如何選擇云計算物聯網平臺
企業的云計算物聯網平臺必須監視物聯網端點和事件流,分析邊緣計算和云平臺中的數據,并啟用應用程序開發和部署。物聯網(IoT)是當前計算世界中最熱門的概念之一。云計算物聯網平臺甚至可能在宣傳和炒作規模上超過物聯網。但是,這兩者...
云計算工作負載需要哪些保護
組織出于各種原因采用多個云平臺,例如提高效率和分配計算資源。根據《2021年Flexera云現狀報告》,92%的企業采用了多云戰略,80%的企業采用了混合云戰略。但這些企業也經常經歷管理復雜性的增加,這會影響安全性并增加風險。...
云計算專家如何彌補網絡安全技能差距
導讀:網絡安全技能的差距如今仍然是一個現實問題,但最終可能會解決。根據(ISC)2公司發布的2020年網絡安全勞動力的研究報告,網絡安全技能差距正在縮小。網絡安全技能的差距如今仍然是一個現實問題,但最終可能會解決。根據(ISC...
上海電信借AI、云計算等手段為復工人員保駕護航
正月已過,各地陸續按下了復工復產“快進鍵”,復工、抗疫要同時兼得,社區、園區、企業辦公樓、商鋪、批發市場等成為防疫抗疫“重點戰場”。在魔都上海,一大批“黑科技”正在加入“復工抗疫”戰,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等紛紛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