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智能電網成為駭客攻擊目標
導讀:Whitehat安全專家日前指出,國家級的智慧電網一直遭受到攻擊威脅,而且,很可能做再多的安全投資也無濟于事。
在稍早前的DesignWEST中一場有關智慧電網攻擊的小組討論中,資深研發工程師JoeLoomis就智慧電網和智慧能源技術展開強烈抨擊,揭露了當前智慧電網正面臨的駭客攻擊威脅和全面性網路戰可能帶來的破壞及影響,甚至會危及到國家基礎建設。
“舉國上下皆仰賴的關鍵基礎設施,正是攻擊的首要目標,”Loomis說。
事實上,在智慧電網的發展歷程中,駭客們也從中發現了許多破壞國家基礎設施的機會。
Loomis指出,在2010年10月發現的Stuxnet電腦蠕蟲病毒,對伊朗核電廠造成重大感染,并破壞了運送核燃料的設施。
這只蠕蟲病毒源自何處至今仍無定論,Loomis說,但它利用零日漏洞在全球迅速蔓延,而且,雖然伊朗才是它的真正目標,但美國也有多個系統被迫關閉。
“讓Stuxnet的殺傷力比其他病毒更強大的主要原因,是它的復雜度要比以往所有病毒都高出許多倍,”Loomis說,他以電腦蠕蟲病毒的例子證明網路戰的真實性和危險程度。
“無法控制的蔓延是電腦蠕蟲病毒最可怕的部份,”Loomis說,他同時指出,對Stuxnet的分析顯示,這只病毒是由40歲以上的工程師所開發,不過截至目前,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組織團體愿意負責。
另一只類似的蠕蟲病毒DuQu在2011年9月被發現,一般認為它的開發者與Stuxnet相同,雖然其最終目的顯然不同。DuQu的目的是擷取系統資訊,并記錄使用者鍵入的字碼,而且也可能展開類似于Stuxnet的攻擊行為。
“許多人都在研究網路戰以及攻擊的方法,”Loomis指出,而智慧電網正是這類攻擊的首要目標。
“在此之前,如果有人想切斷我家的電源,電力公司必須派人出來關斷連到我家的電源。但現在一切都連上網路,可以遠端關閉,這意味著一種全新的風險,”他表示。
美國政府用于補助智慧電網技術的34億美元資金已經到位,愈來愈多美國家庭和企業裝設連網的智慧電表,預估今年的部署數量就將超過6,000萬。
對于Loomis聲稱的,他已經發現的“多個確實的威脅”而言,智慧電網大量且迅速的普及將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如果他們想要,他們隨時都可以關閉我們的電力,”他表示。
Loomis接著指出,最果難之處在于評估個人和企業用戶風險,并進行相應的保護投資。“這些系統都不是為了安全目的所設計,”他說,而且,他進一步指出,任何投資到最后也可能會證明毫[FS:PAGE]無價值。
“沒有任何一種制度可確保百分之百安全,”他說。“但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做準備,你就可以扭轉局面。”
Loomis表示,即使一個國家或獨立企業花費大把鈔票來保障電力基礎設施的安全性,但最終仍然要在許多方面做出折衷考量,因此,未來每一個使用者都必須確定,他們究竟想花多少錢來填補安全漏洞。
“我跟客戶說,他們應該自行判斷情況的輕重緩急,”他建議人們應該著手推動制定更完善的標準,而且應該反覆地針對系統漏洞做測試。
“幸運的是,今天已經有很多開放原始碼工具可用了,這些都是協議測試的理想選擇,”他表示。
相關文章
滬松江區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產業化基地
積極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聚焦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節能創能兩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完善松江新城南部區域概念性規劃。研究制定松江融入大虹橋商務區規劃方案。
智能電網是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突破口
人為破壞型創新,代表性技術是碳捕獲技術和清潔煤技術,它們或多或少和現有的知識和技術存在一定斷裂,但并沒有觸及到現有碳氫能源技術的根本。陳志的研究還指出,政府應該繼續推進能源市場特別是價格機制改革,以價格機制誘發能源技術的創新。...
智能電網應用推動儲能市場迅速發展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Lux Research的預測,全球針對交通工具與智能電網應用的電池、超級電容(supercapacitors)以及燃料電池(fuel cells)市場,將由2010年的214億美元成長一倍,在2015年擴充至...
如何利用RFID實現智能電網的設計
1.引言智能電網(亦稱為電網的智能化)是建立在集成、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設備技術、控制方法以及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針對現在電網系統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