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自主創新,與開放兼容相結合,聯合制定我國物聯網標準
華夏物聯網記者吳菁芃報道:工信部電子標簽標準工作組組長,即將成立的中國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組長張琪教授在“2010中國國際智能卡與RFID博覽會暨第八屆中國(北京)RFID與物聯網國際峰會”發表了重要演講,演講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包括信息化建設必須堅持標準先行,加快制定移動支付的標準勢在必行,有關RFID的制定情況,堅持聯合、加快發展,搶占制高點。
① 信息化建設必須堅持標準先行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國際化已經成為市場競爭的重要特征。發達國家通過控制國際標準的制定搶占制高點,跨國公司是通過技術專利演變成事實的標準,保持在市場競爭當中的競爭地位,并且獲得穩定的收益。在RFID標準當中包含著大量的關鍵技術,獨立自主的制定中國RFID標準,實現我國RFID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營造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掌握發展主動權是我國信息產業界義不容辭的責任。
張琪教授表示,工信部電子標簽標準工作組成功的組織實施了五個移動通信產品研發專項,用十年的時間使得移動通信產業從零起步發展到今天全線產品,三個標準制式的全面突破。無論是TD-SCDMA,還是AVS國際標準制定以及閃聯的標準,都是其比較成功的方面。另外該工作組現在正在進行的RFID移動支付標準以及今后物聯網標準的制定,都將堅定的、義無反顧的堅持自主創新和開放兼容相結合的戰略,要堅持標準先行、搶占發展的制高點,能夠使中華民族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 加快制定移動支付的標準勢在必行
目前我國的銀行卡主要用的是磁條卡,行業的卡應用都是用的智能卡。由于銀行最近兩年銀行加快了芯片化的進程,主要的原因除了有金融危機的影響,規避金融風險的原因以外,由于近期VISA要全面封堵帶有銀聯標識的卡,針對于此,我國的銀行做出了積極的回應,例如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金卡工程一直支持的PBOC2.0金融IC卡的標準,如果說中國有70多億的卡,在中國把銀行卡和行業IC卡結合起來,13億人口這么大的市場,以及銀行的銀聯卡現在已經在84個國家都能夠通用了,張琪教授認為VISA此舉只是封堵了自己。因為如果中國的卡都不兼容的話,我們的卡會在84個國家走通,但是VISA在中國就走不通了。
移動支付離不開銀行,所以我們要遵守銀行的PBOC2.0的標準,現在三大通訊運營商都有移動的業務,金卡工程也在07年[FS:PAGE]底經過一年的積極籌備,以四大金剛為主成立了金卡工程的多種應用聯盟(四大金剛包括中國銀聯、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該聯盟主要推行多功能卡,首先鎖定在基于手機的移動支付,中國有7億手機用戶,在手機上做的任何的東西,把電子錢包的功能捆綁在手機上,老百姓拿著手機絕對不僅是一個移動電話,比如說門禁可以不用鑰匙,原來帶了很多的包,可能現在一個手機就能夠讓你走遍神州,不僅僅打電話,想買小額支付的都可以,如果沒有錢花了可以移動充值。
移動支付標準必須統一。目前移動支付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基于13.56這個移動頻率的支付標準,還有一個就是中國移動的2.4G的標準。移動支付標準工作組于去年年底成立,工作組的組長單位是中國銀聯,三大運營商是副組長單位,另外一個副組長單位是工信部的電子四所和標準化研究所。張琪教授倡議移動支付的行業之間的互聯互通,按照金卡工程一貫堅持的,各個部門必須堅持互聯互通,加緊技術的互相融合。
張琪教授認為:不同的標準在技術上都是可以實驗的,最關鍵的就是協調,也就是說“一分技術,九分協調”,就是要把標準規范統一起來,要把各個部門、各個地方的利益都能夠協調好,按照可以操作的商業模式,還要有一個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讓大家都能夠接受,這樣我們通過創新,通過合作,達到互利互惠,就可以實現共贏。
③ 有關RFID的制定情況
在2005年信息產業部就成立了RFID標準工作組,現在已經有120個企業參與,分了7個工作小組在工作,現在提出了國標和部標一共有40多項,在RFID具體標準上拿出來的成果包括功能接口、數據協議、產品規范、測試、應用指南、RFID網絡服務、應用標準;以及中國遠洋運輸,上海港務局做的集裝箱的電子封條,現在也已被國際標準化組織接納,國家郵政局做的郵政包裹的物流管理的RFID應用的國際標準也在那里搶占了一個領先的地位。像交通部做的不停車公路收費(ETC)等等這些智能交通標準等成功的例子不勝枚舉。
④ 堅持聯合、加快發展,搶占制高點。
因為物聯網涉及到的面太廣,不像RFID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不像傳感器網、過程控制、家電有白色家電等等標準工作組,可以在一個范圍內解決一個行業的問題。在我們行業不可能一個標準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我們沒有必要新成立,如果新成立的話就會涉及到所有的面。就像18號文件[FS:PAGE],我用了2年時間蓋46個章,才使得這18號文件得以出臺,而那只是一個軟件的政策,物聯網的難度和范圍比這個遠遠還要大,可能不止是2年時間。張琪教授建議在原有標準工作組的基礎上,大家整合資源,加強交流和溝通,然后加強協調,大家共同制定中國物聯網的一個標準體系,按照原有的分工各自分工合作推行。
會議指出,聯合工作組是標準化工作在組織模式上的一個新的探索,也是充分調動和發揮各方積極性,形成合力,共同推進產業發展的新常識。應該在企業和政府之間架設橋梁,在政府的指導下,充分整合相關資源,統籌協調物聯網標準化的工作,更好的服務于國家物聯網發展的大局,為政策部門決策物聯網的發展提供技術和標準化工作的支撐。即將成立的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不替代任何一個原有工作組的任務,而是在國標委、工信部等各相關部委的領導下,在政府的領導下建立協調、共推的機制。現在已經有來自11個部委的工作組參與聯合成立,行業協會要積極參與,同時相關產業聯盟也會發揮很大的作用,因為標準絕不只是寫在白紙黑字上的一紙空文,更要有產品和應用的市場作為支撐。基于這一認識,聯合工作組非常歡迎行業協會、學會、商會,以及產業聯盟、應用聯盟等各個聯盟的參與。
相關文章
物聯網標準在路上 或明年3月份推出
據外媒報道,美國結構化信息標準發展委員會(OASIS)成立專門的MQTT技術委員會,旨在負責制定基于MQTT技術的物聯網標準協議,該技術委員會將在2014年3月份完成相關的規范工作。
苗圩:加快物聯網標準制定和知識產權工作
8月2日,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部際建設協調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在無錫市召開。會議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主持,部際建設協調領導小組組長、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和江蘇省省長李學勇出席會議并講話。
物聯網標準推動產業發展
物聯網標準工作刻不容緩事關國際話語權
物聯網作為當前最為熱門的話題之一,其標準制定工作受到廣泛關注。在今天的“泛在網/物聯網技術與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多位專家指出,我國應加快標準的制定和推廣工作,以掌握在該領域的話語權、推動產業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