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汽車后市場 車聯網逐漸由概念走向應用
在剛結束的北京車展上,信息檢索、實時路況導航、電子路書、股票交易和社群交流等車聯網應用備受廣泛關注。
近年來,物聯網概念獲得廣大廣泛認可,與此相應的產業應用也在逐漸展露頭角。作為物聯網應用最有效領域之一的車聯網將先進的傳感器技術、通信技術、數據處理技術、網絡技術、自動控制技術、信息發布技術等有機地運用于整個交通運輸管理體系而建立起的一種實時、準確、高效的交通運輸綜合管理和控制系統。它可以通過汽車收集、處理并共享大量信息,車與路、車與車、車與城市網絡實現互相連接,從而實現更智能、更安全的駕駛。同時,車聯網是引領智慧城市的重要標志。
邁向汽車“后市場”時代
車聯網概念是物聯網面向行業應用的概念實現。物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利用射頻識別(RFID)、無線數據通信等技術,構造一個覆蓋世界上萬事萬物的網絡體系,實現任何物體的自動識別和信息的互聯共享。車聯網利用裝載在車輛上電子標簽RFID獲取車輛的行駛屬性和系統運行狀態信息,通過GPS等全球定位技術獲取車輛行駛位置等參數,通過3G等無線傳輸技術實現信息傳輸和共享,通過RFID和傳感器了解交通實時狀況。
據金模網CEO羅百輝介紹,車聯網最底層是智能交通系統,提供整個車聯網需要的基礎設施;第二層是車聯網的核心——智能互聯車,和互聯網相連;第三層是車聯網服務,例如安全服務、緊急救援服務等。
車聯網已被列為國家“十二五”期間的重點項目,預計未來5年車聯網產業的產值將有望超過1000億元。而在國產乘用車中,目前已有超過30%的品牌配備不同性能的車聯網系統。預計未來十年國內將迎來車聯網市場的高速發展期,汽車“后市場”即將邁向“車聯網”時代。
我國的車聯網建設主要涉及汽車制造業和通信業,而這兩個行業的主管部門通信發展司、裝備工業司同屬工信部。此外,RFID等電子技術產品的研發生產廠商、IT系統集成提供商、無線頻率規劃管理的部門以及負責物聯網編碼定制的標準化組織,也都由工信部主管或主導。因此,幾乎車輛網建設的一切問題都能夠在一個部委領導下協調解決,體制優勢可謂得天獨厚。
通用中國首席執行官[FS:PAGE]甘文維表示:“中國有潛力在全球領先應用車聯網。上海乃至中國將成為未來個人汽車解決方案的最先嘗試者,因為中國政府對于新能源和智能化汽車在進行強有力的政策鼓勵,中國更有全世界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也有強大的汽車產業研發能力。電氣化、車聯網、自動駕駛等技術目前都已經存在,但是,要實現未來交通的愿景,一方面需要汽車生產商和政府、城市規劃者以及基礎設施專家,共同創造適當的應用環境。另一方面,也需要信息化技術支持建立城市虛擬信息基礎設施。”
技術突破是關鍵
車聯網是用RFID技術結合已有的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中間件技術等,構建一個由大量聯網的RFID終端組成比互聯網更龐大的物聯網,因此RFID技術是實現車聯網的基礎技術。我國RFID缺乏關鍵核心技術,特別是在超高頻RFID方面。
比如中興通訊基于RFID的車輛管理系統是以RFID電子標簽作為車輛信息的載體,結合數據通訊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信息發布技術等現代化科技的智能交通綜合解決方案。該系統可以提供涉及公安、交通、環保、稅務等部門的80多種服務,為車輛的信息化、交通智能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傳感技術需要根據不同物體的運行參數進行定制。如車需要油耗、剎車、發動機等運行參數,而橋梁需要壓力、老化程度等系統參數。傳感技術是實現車聯網數據采集的關鍵技術。
傳感技術在車聯網領域也得到了巨大應用,可以實現不停車收費,可以用于物流車輛管理等。近期公安部已經推出一種識別率在99.9%以上的專用電子標簽,可安裝在汽車擋風玻璃上,形成對車輛身份和位置信息的唯一標識。寧波凱福萊開發的物聯網疫苗冷藏車全部采用自主知識產權設計,利用這種物聯網冷藏車和疫苗上的RFID標簽,司機可以輕易地讀取這批疫苗的情況,保障了疫苗的安全及可追溯性。此外,車內的傳感器將會對整個疫苗的運輸狀況進行實時監控,包括車內溫度、汽車行駛狀況等;而工作人員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即時監控疫苗的狀態。
云計算技術,對采集獲取的物體數據進行綜合加工分析,并提供各類綜合服務。車聯網系統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云計算所提供的服務。
比如在法蘭克福車展上,福特推出[FS:PAGE]了主打智能牌和云技術牌的全新概念車Evos,展示了車輛與駕駛者之間所進行的“個人云”信息實時交互。基于對駕駛者偏好和駕駛習慣的詳細了解,Evos將個人信息和從云系統中所獲取的其他數據整合起來,例如駕駛者的工作日程、當地交通或天氣狀況等,通過對大量信息的整合,能為駕駛者出行提供個性化的體驗。
定位技術,通過GSP、無線定位技術等提高當前車聯網中物體的位置精度。通過定位精度的提高,將準確獲取車輛行駛位置,提高實時路況精準度、交通事件定位精確度。
比如美國福特公司通過全球定位衛星的信號來確定轎車的位置,并為駕駛員指示方向提供聲音提示就是利用了這一技術。
共同打造價值增長點
當前車聯網的發展應該說還在初級階段,對于無人駕駛、無事故、不堵車、智能停車、智能導航等理想的交通狀態相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車聯網的發展要更針對當前擁有的技術和需求進行設計:一方面去掉那些現階段難以實現的功能和華而不實的功能;另一方面應用好RFID和傳感器方面的最新進展。車聯網是物聯網的一個應用方面,因此技術上有很多重合,如RFID和傳感器,又各有其特點,是對動態信息的實時采集、處理、傳輸,對傳感器要求更高,對海量數據的處理和分析傳輸是個難題。
盡管如此,車聯網也已逐漸由概念走向應用。隨著車聯網相關技術的逐漸成熟,3G、CallCenter、云平臺與語音識別技術等均已開始與車聯網產業深度融合,在市場需求帶動下,車聯網終端設備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經有超過20萬用戶正在體驗車載信息服務,預計到2015年,我國用戶規模將達到4000萬,到2020年,可控車輛的規模將超過2億。
“在車聯網熱潮升溫的背后,由于車載產品的發展才剛剛起步,其產業鏈條仍不完善成熟,在中長期發展過程中其技術、標準、政策、資金以及社會資源將會面臨不斷的市場整合。”羅百輝分析指出,目前僅有15%的車聯網服務供應商能夠獲得贏利,政府應著力構建一個博弈環境,引導汽車業、電子業、通訊業等企業協同,共同打造未來車聯網價值的增長點,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來參與和開發車聯網市場。
業內人士認[FS:PAGE]為,今年是“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十二五”明確提出,物聯網將在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物流、金融與服務業等領域重點部署。可以預見,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壯大,繼互聯網、物聯網之后,“車聯網”又將成為引領未來智能城市的另一個標志。
相關文章
新基建火了,車聯網如何趕上這趟東風快車?
“新基建”概念一石激起千層浪。從5G基建、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到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基建話題熱度一直高居不下。“新基建”看似新奇,但其中一些概念并不是新奇事物。如5G網絡,...
“車聯網大腦”中國出貨量第一 慧翰股份能否走出汽車業下滑期?
汽車越來越不像傳統意義上的汽車了。不僅在“代步工具”這一角色上,汽車扮演得愈加出色,而且它變得越來越“智能”:假設你即將出門,尚未出發,汽車便自動啟動,調好車內溫度,甚至音樂;等你上車之時,一切環境都舒適得“剛剛好”;你想...
車聯網如何在物流產業落地?
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發布消息,2020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72億輛,其中汽車2.81億輛;機動車駕駛人達4.56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4.18億人。2020年全國新注冊登記機動車3328萬輛,新領證駕駛人2231萬人。全國70...
疫情之后車聯網需求迫切,映翰通如何率先踏入這條“少有人走的路”?
受疫情影響,全球對于車聯網發展的緊迫性更趨迫切。待未來疫情結束之后,車聯網也將步入新的發展階段。基于深厚的技術和市場沉淀,工業物聯網領域領軍者映翰通網絡立足于汽車后裝市場,以物聯網時代思考者的身份在車聯網領域開始了深耕和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