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新政觀察”:期待鄭州成為智慧型城市
5月4日,鄭州召開中央駐豫和省市媒體座談會,通報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當前重點工作推進情況,并廣泛征求媒體助政意見和建議。會上,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吳天君指出,鄭州發展必須圍繞“一區兩城”目標,貫徹落實省委“以務實發展樹立務實河南形象”要求,堅持“四個重在”實踐要領和“三具兩基一抓手”工作方法,埋頭苦干,務實重做。(5月5日鄭州市政府網站消息)
務實是鄭州發展的內在需要,也是鄭州走在前頭的崛起之本,吳天君書記講話多次提到務實二字,說明務實之重要。何為務實?筆者理解務實就是講求實際,就是實事求是,就是求真實干。但務實之根本在于首先規劃要務實,只有這樣鄭州才能構建“智慧新城”!
規劃,就是制定比較全面的長遠的發展計劃,是對未來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的思考、考量和設計。一個城市的政府的各個部門都應根據總體規劃發揮自身聰明才智做好自己部門的“小規劃”,并努力營造出“百花齊放”的城市景象,這樣的城市才會綻放智慧之光!
根據吳書記的講話,鄭州作為擁有230多萬人口的河南省會城市,目前的目標是打造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區、建設全國重要區域性中心城市和最佳宜居環境城市,簡稱“一區兩城”。這一規劃,符合鄭州作為中國主要交通樞紐城市和核心腹地的作用,可謂定位準確,規劃合理。但這樣的城市規劃離現代人們所提倡的“智慧城市”要求還有一定距離,還需更加細致地抓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必須全面統籌與協調好與周邊經濟區的關系。鄭州是中原經濟區的核心城市,其四通八達的交通區位優勢十分明顯,我們必須有效加以利用,抓好以新型城鎮化為引領的鄭州都市區建設,抓好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導的可持續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抓好依靠群眾推進工作落實的新型社會治理結構,在經濟和文化發展上發揮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并努力協調好與周邊關天經濟區、太原城市群、環渤海經濟圈等經濟區的關系,做到相互促進,共同進歩。比如西安、鄭州、洛陽、開封四市聯合組成黃河金三角,成立了“黃河之旅”旅游聯盟,打破行政區劃,在四市推出“一證游”, 開辟旅游合作新途徑,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二、有一個好的規劃只是開始,落實才是關鍵,大規劃要保持穩[FS:PAGE]定性,但小規劃須不斷智慧調整。鄭州發展的“一區兩城”大目標必須堅定不動搖,而汽車及裝備制造、電子信息、商貿物流和文化創意旅游四大產業在發現展過程中必須注意不斷借鑒世界上或全國其它兄弟城市的先進經驗,在加快發展中做好修正,要在落實中展現出自己的特色和亮點。譬如要利用地理環境優勢吸引如富士康、格力、奇瑞、杉杉等龍頭型、基地型企業落戶鄭州,進一歩提升鄭州作為全國三大商品交易所之一的“商都”作用。要學習山東半島核心城市青島的成功經驗,發展良好的城市公共交通以促進鄭州文化旅游產業快速發展。要按照今年2月工信部發布的物聯網“十二五”規劃,加快培育和壯大物聯網產業,推動以物聯網技術及應用為核心的信息化建設,盡力躋身全國“智慧城市”行列。
三、城市規劃實施必須集思廣益,絕不允許破壞軟硬環境的發展丑聞出現。在這一點上,可借鑒的教訓很多,值得我們高度警惕。譬如大連有個著名的海之韻廣場,一度被視為大連的名片,可2008年大連市政府規劃在此修建“鉆石港灣”東港商務區,當時有人表示反對,可政府未采納那些意見。擴建后海之韻通過填海造地向大海方向延伸了3平方公里,雖然那里的高檔商務區和高檔住宅區增多了,但自然海岸線的消失消失了,人們不再喜愛那片地方!所以,經再好,也要防止被“歪嘴和尚”念歪,一項好的政策和規劃在落實過程中,必須勇于集思廣益,聽取來自專家、學者、媒體和有智之士的不同意見,這樣,才能使規劃在落實中好上加好。譬如鄭州建星級環保公廁,這無疑是一件好事,可建公廁的目的是讓廣大市民和游客使用,不是用來應付上級檢查的,如何管好才是最應重視的問題。還的拆除報刊亭,拆除影響市容的報刊亭群眾擁護,但拆了之后如何規劃和修建新的閱讀書館,確保人民群眾的讀書權落到實處,這才是核心。
相關文章
報告揭露智慧城市技術差距
在G20全球智慧城市聯盟的36個先鋒城市中,幾乎所有城市都存在與智慧城市技術相關的政策差距。接受調查的城市跨越22個國家,包括加拿大的多倫多、印度的班加羅爾和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去年11月,作為聯盟的一部分,這些城市同意制定采用...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