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護技術異軍突起 綠色智能貫穿全場
路面快檢技術新 扎堆PK顯身手
隨著公路里程的迅速增加,公路養護市場已是炙手可熱,路面快速檢測領域更是吸引了各路人馬搶灘登陸,本次展覽上的路面快速檢測車,模樣相近,技術卻大有不同。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研發的多功能路況快速檢測系統(CiCS)是車載式一體化多功能路面數據采集系統,用于在公路和城市道路上連續、非接觸、高速實時地采集公路路面信息。采集指標包括:路面損壞、平整度、車轍、前方圖像、距離與GPS復合定位等。其路面損壞自動識別準確率達到90%以上,設備可擴展至40個采集指標,包括計算橋頭跳車指數、識別道路表面泛油、剝落、邊緣損害等病害以及判斷路面磨耗程度等。
“這是世界第二臺、中國第一臺激光動態彎沉測量車,關鍵技術完全是自主研發。它能以每小時15到80公里的速度檢查路面彎沉值,一天的工作量頂得上20個人干一年。”武漢武大卓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曹民告訴記者,彎沉值是衡量公路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交通運輸部規定,高速公路每年要檢查兩次彎沉值,但傳統辦法檢測費時費力,我國的高速公路很少做“彎沉體檢”,以致路面的“小病”逐漸變成“大病”。丹麥已經研制出第一臺激光動態彎沉測量車,但價格昂貴,而武大卓越研發的檢測車價格比其低了三分之一,養護成本也低得多。
“我們公司的路面檢測車,不僅可以用于公路養護,還可以用在公路設計和施工上。”武漢濱湖電子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專注測繪技術的高科技公司,該公司移動測量事業部經歷余明哲介紹說,他們研發的路面檢測設備,亮點是可以采集道路及周邊設施的3D數據,車輛在行駛過程中,車頂上的裝置會以極高的頻率向四周發射激光,形成“激光點云”可以詳細描繪出路面及周邊設施。假如路面有車轍,檢測人員通過軟件把反饋回來的數據進行精細建模,就能清楚了解車轍的長、寬、深,并形成直觀清晰3D圖像。在公路勘察設計時,車輛經過勘察區域通過激光掃描,就能繪制出勘察圖紙。
北京恒達錦程圖像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路面檢測車與其他檢測設備不同的是,它的技術創新點是在采集數據處理上,目前市面的絕大部門路面檢測車,在進行數據采集后,其圖像需要通過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比對分析來確定路面的各項數[FS:PAGE]據和病害情況。據該公司董事長梁如水介紹,其研發的路面檢測車可實現路面數據的實時采集和分析。該系統大大提高數據收集率。圖片采集速度快,能準確有效地辨認路面表面病害的種類、病害點和損壞程度, 實現采集自動化和圖像分析自動化。此外,該車更善于路面裂紋的辨識,其準確率超過90%。
可以預見,還會有更多的先進技術進入到公路養護領域,為其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技術服務。
綠色風潮漸盛行 岸電推廣出國境
2010年的綠博會上,港口岸電技術首次現身就在交通運輸行業中掀起了一股綠色風潮。經過兩年的時間,這項技術推廣得如何?在節能減排展廳連云港港展臺,連云港港口集團技術管理部副部長陳鋼向記者介紹說,岸電技術的推廣可以說正漸入佳境,首先當前,連云港港通過與船級社、船公司合作,加快在技術和市場層面的推進。目前已有多項專利得到了中國專利局批復。其次,連云港岸電項目組參與編制了交通運輸部《港口船舶岸基供電系統技術條件——高壓上船》、《碼頭建設規范——船舶岸電供電》的行業標準,目前該標準正在全國范圍內廣泛征求意見,有望年內公布實施。這將為港口岸電技術的推廣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連云港港口集團成立星火岸電工程責任公司,專門為碼頭、船舶的岸電改造提供技術服務,目前該公司已為神華集團的多座碼頭和多條船舶成功進行了岸電改造。就在前不久,中德簽署了“中德集裝箱運輸綠色航線示范項目”協議。連云港港自主研發的高壓變頻數字岸電系統將應用到中德兩國的集裝箱班輪上,這標志著該技術將在國際上進行推廣。
物聯網風頭正勁 科研開發重應用
作為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物聯網技術在此次展會上風頭強勁。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展示了其近年來物聯網技術的主要應用成果——全國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系統,這個系統實現了車輛動、靜態信息的有效結合,將車輛的位置信息、車輛運政信息及貨物信息實時轉發給相應平臺,使接收平臺不但可以清晰地了解車輛的行駛軌跡,還對車輛的貨物信息、屬性信息了如指掌。這些信息通過系統分析,可為現代物流、應急智慧、路網擁堵分析,交通經濟運行分析等多個方面提供數據支持。據了解,該系統在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深圳大運會的道路運輸安保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FS:PAGE]。
作為交通運輸部的智囊團,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一直致力于物聯網的應用研究,在該單位展臺上,記者了解到,該院完成了“物聯網在智能交通應用中的關鍵技術研究”,針對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發展需求,以利用物聯網技術提升交通運輸行業信息化水平為主體,以物聯網技術的特點和當前交通運輸信息化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為切入點,圍繞物聯網在智能交通應用中的 “重點研究方向”、“關鍵技術需求、發展定位”、“頂層架構設計”和“標準體系”以及“政策保障”,提出交通運輸行業物聯網發展的對策和推進思路。另外,該院正在組建射頻識別(RFID)技術交通應用實驗室。
據了解,交通運輸部已將“基于物聯網的城市智能交通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列為“十二五”重大科技專項之一,設計城市交通中公交、地鐵、出租車以及停車誘導等領域。國家和地方政府將對相關技術和應用的示范項目給予資金支持。
相關文章
連云港推進綠色智能港口建設 完善低碳保障方案
據交通運輸部消息,1月21日,連云港港口集團召開2013年度科技示范港暨低碳港口建設會議,部署今年港口在低碳發展和科技創新方面的重點工作。省交通運輸廳總工程師金凌出席會議。
EnOcean無線無源技術助力綠色智能發展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綠色環保、方便舒適等概念便開始逐漸深入人心,這也推動了近年來綠色能源、物聯網、智能家居等概念和產業的興起,在巨大的市場推動下,眾多廠商看到了在中國的商機,德國易能森有限公司(EnOcean)便是其中之一。
LG綠色智能家電新品蘇寧全渠道首銷
4月12日下午,LG 2012年首發儀式在蘇寧電器山西路Expo超級旗艦店一樓盛大啟動,LG電子江蘇支社支社長姜成文、蘇寧電器南京管理中心總經理卞農出席了新品發布儀式。記者在現場看到,此次LG新品涵蓋了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家電...
亞廈股份擬對外合作快速進入綠色智能家居領域
亞廈股份19日公告稱,基于室內空氣檢測等環保產品在綠色智能家居、合同能源管理等方面的良好發展前景,公司于3月19日與上海五色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以不高于1200萬元自有資金對五色海進行增資,增資后持...
綠色智能技術 建筑節能的“諾亞方舟”
在5月31日召開的首屆京交會中國國際城市智能化技術與服務大會綠色建筑分論壇上,有關專家結合我國形勢提出了推進產城一體化發展思路,并指出了智能技術對發展產城一體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