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藥監”:每天都有新進步
【“食品藥品安全走基層”系列報道】開篇語
最美的風景在基層。基層,有無數可敬可愛的人和生動鮮活的事。只有沉下身心、走進基層,才能了解民意、體察民情,才能體驗苦樂、收獲感動。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聯合中國醫藥報與新華健康在全國開展“食品藥品安全走基層”大型系列報道活動。此次活動將通過深入挖掘基層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先進經驗和積極探索,宣傳基層食品藥品監管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人物、感人事跡,促進各地監管經驗交流,推動食品藥品監管事業的發展,塑造食品藥品監管系統良好形象。
讓我們隨記者一起走向祖國各地,一同見證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新發展、新進步。

圖為漳州市紫金健康醫藥(連鎖)東岳店一名駐店藥師正在通過視頻系統打卡。
5月11日下午5點,福建省漳州市紫金健康醫藥(連鎖)東岳店駐店藥師涂淑芬接待完一位咨詢的顧客,便來到辦公區電腦前熟練地點了幾下鼠標進行視頻打卡。這時,距離上次她打卡時間剛剛4小時。每天3次按時打卡,已成為她工作中的一種習慣。"雖然藥監局的同志不是總來檢查,但感覺他們的監管時時處處都在。"涂淑芬對記者說。
支持網絡視頻打卡的是漳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建立的零售藥店駐店藥師監管系統。它是該局"智慧藥監"9大模塊之一。生產企業實時監管、企業倉庫溫濕度監控、行政相對人檔案管理系統等模塊,每一個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漳州市局一樓右側的藥械遠程電子監管中心是"智慧藥監"的核心所在。記者在現場看到,安監科、市場科、器械科、直屬分局共有4位工作人員監控著大屏幕不斷切換的畫面及電腦采集到的信息。藥品生產、批發、零售企業以及醫療器械經營企業的情況盡收眼底。
非現場監管真能達到預期效果嗎?在一連串提問后,記者發現,幾乎每一個記者所能想到的漏洞,這套"智慧藥監"系統都有預設好的解決方案。
"溫濕度監測造假的情況原來確實發生過,個別企業在溫濕度表附近掛上幾袋冰塊。而我們這個智能探頭,配備有自然敏感裝置,造假是逃不過它的天眼的。"藥械遠程電子監管中心主任李靜瑜解釋。
如果企業在給藥監部門檢查的賬外建立一套賬本怎么辦?漳州市局安監科科長林志偉給出答案:"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利用電腦所連接打印機的打印信息去查,這種辦法很有效。"
視頻監控,真能及時發現并消除藥品生產環節安全隱患嗎?正說著,監控生產企業畫面的李靜瑜發現一家藥品生產企業壓片車間在壓片完成后將半成品敞開堆放在操[FS:PAGE]作間,而未按照要求放到中間產品暫存間。李靜瑜立即把電話打到企業質管部門,"你們的做法不符合GMP要求,請及時整改。這批半成品有可能在敞開存放過程中已經吸潮,請你們對這批半成品進行檢驗。"
記者了解到,目前漳州市藥品零售企業實時監控系統還只在市區醫保定點藥店應用。今年,他們要向全市零售藥店包括農村藥店推廣一套進銷存軟件,它使用起來非常簡便,只需填寫藥品品名、生產廠家、購進單位、數量、規模、效期、生產日期、驗收人等信息,就能將進銷存數據采集到電子監管中心。而對企業來說,這相當于免費贈送了一套簡易版GSP軟件。對偏遠農村藥店"電腦盲"居多等情況,漳州市局將請軟件公司工程技術人員對他們進行軟件安裝操作、故障排除等培訓。
漳州市局副局長林紹穩告訴記者,"我們也在探討運用手機執法終端。這樣,執法人員外出執法就可以隨時借助電子監管平臺的優勢,提高執法效率。同時,我們還準備開發公眾用藥安全平臺,讓老百姓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查詢藥品信息。"
遠程電子監管沒有多少經驗可借鑒。漳州市局從2005年以來探索實施遠程電子監管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信息化監管逐步改進和完善的過程。漳州"智慧藥監",就是這樣每天都有新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