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何京翔:云計算的IT革命中國領先
在第十屆大連國際軟件會上,記者采訪到了中國英特爾軟件與服務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何京翔。何京翔認為,在以往的IT革命中中國總是落后于世界先進國家的,然而在新一輪云計算的IT革命中,中國不但沒有顯示出落后,在很多方面還超出世界平均水平,這是非常值得欣喜的一件事。另外,中國云計算的發展也從最初的“大躍進”狀態進入到了理性務實的階段,尤其是電信業和互聯網行業,都走出了踏實之路。

云計算不在云山霧繞 物聯網落地指日可待
記者:大連軟交會到今年已經是第10個周年了,您也參加了好幾屆的軟交會,您認為本屆軟交會您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本屆軟交會的成功之處又在哪里?
何京翔:大連軟交會確實是國內一流的軟件行業的交流平臺,這次軟交會我認為首先是它舉辦了10周年,我們也很榮幸我所在的英特爾軟件開發公司昨天被組委會命名為10年來最有影響力的跨國企業,我們的工程師、經理劉先生也被命名為10年來最有影響力的風云人物,所以說本身這兩件事情對我們公司都是一個鼓勵與激勵;在一個就是今年軟交會的亮點是關于云計算、騰“云”駕“物”,這是我們今年的主題之一,也和我們風集云涌的互聯網和形式吻合的非常好,在這里面所有的主題、演講都是圍繞這些云計算、互聯網的主題來講的,這正是能恰如其分的體現出我們未來的發展趨勢。
記者:此次高峰論壇的主題是:創新驅動增長、融合深化應用,您認為在軟件行業,創新和融合有著怎樣的意義呢?
何京翔:我認為任何的高科技的行業,創新都是必不可少的,軟件也不例外。所以我們說從軟件行業里來講,隨著我們現在應用的技術越來越個性化、而且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移動互聯等使得我們的日常生活里無時無刻不在體驗高科技。我們的用戶需求也越來越大,我們的用戶對其體驗要求也越來越多元化,這就給創新提供了新的空間。再從融合方面講,這也是一個趨勢,你可以看到我們一般都要帶著“it三寶”——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這三個電器背的都很沉,體驗也未必都一樣,而且設施也都不一樣,在使用方面上他們的移動互聯體驗也都不是很好,所以融合的一部分就是怎樣的能夠在體驗上有把握,如何能通過在使用不同設備的時候,能夠達到有相互的融合,這方面你都可以在用戶體驗上達到新的層次。所以人要試著去適應品質上的工具,而不是讓工具從生活上跟人融合在一起,這個是很重要的融合。另外一方面,在整個后臺的支持方面,現在是我們后臺的云計算與支持云,[FS:PAGE]可能他們之間孤立的,不同的場上有不同的云,那么如何去進行融合?這也是一個問題,所以所以在不同的場合要有不同的融合。
記者:剛才談到物聯網與云計算,現在業內有人認為云計算的概念真正慢慢落地,但物聯網的概念好象還是“云里霧里”,您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何京翔:其實兩三年以前云計算還是云山霧繞的,但是經過兩三年后就不這樣了,我認為物聯網這個東西在幾年以后也會塵埃落定的,我們現在可以看到:我們的城市現在里面有這么多的攝像頭,這些攝像頭往往還是孤立的,或者說是由人來監控的,那如何將攝像頭連到后臺,用云來處理,這個不就是物聯網里嗎!物聯網并不是遙不可及,更不是發生遠遠在未來的故事,我覺得他已經慢慢的在我們的身邊發生了,這已經不僅僅是概念了,有的城市已經開始通過攝像頭對車輛、車流進行監控和疏導,智能家居現在已經慢慢的變成現實,所以再過幾年物聯網也會像云計算一樣慢慢的融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
記者:您認為物聯網和云計算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何京翔:我認為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僅僅是有云而沒有前臺的設備,那云就是空中樓閣,如果只有前臺的設備而沒有后臺的服務那也不行。所以這個就是一個硬幣的兩個面,你不可能到最后只是一個個體,當你只有用戶體驗卻沒有終端設備的時候,或者只有設備而沒有后臺的服務時,你只是一塊鐵,這個之間你必須要進行融合的,在一起的時候才會有好的用戶體驗。
BYOD是未來大趨勢 安全問題可以解決
記者:剛才我們談到下一代信息技術,除了物聯網和云計算,今年特別熱門的話題就是“移動互聯”,提到“移動互聯”很多用戶都會提到“Byod運動”,很多企業都很追崇,但是對于安全問題會有一些擔心,對此您怎么看待?
何京翔:我認為移動互聯是計算機改變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隨著無線3G、MPE技術的發展,這些東西越來越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特別是像手機、平板電腦往往都是通過無線來上網的,無線上網的人數會真正的超過互聯網上網的人數,所以這是我們整個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是必不可少的。Byod的概念我們都曾提到過,在IT行業內,我對IT人員的擔心非常理解,因為IT不是以用戶體驗為中心,而以商務為中心,他們是以圍繞如何讓辦公室環境更加好為工作服務,所以他們并不是要為了提供用戶更好的體驗,而是為了保證商務信息的安全。
同時又要考慮到員工現在都有移動互聯的設備,如何它在考慮如何把我和員工的日常生活與辦公結合[FS:PAGE]起來,所以員工有這樣的需要,所以IT也要在滿足商務前提的情況下,還要滿足員工的生活、工作需要。這也是它提高辦公效率的一個方式。正如剛才所講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從IT界的角度來講如果不解決安全問題,它不可能進行Byod的東西的。但是這并不是無解,因為現在已經有很多安全的方案,而且它會解決的很好,或者說它可以通過中國云計算的技術,把公司的數據保護起來,如果你的數據設備丟失后,它可以從遠程把你以前的數據返回回來,以此來保證公司的信息技術安全。所以通過這個技術手段,我們可以在IT行業的環境下來進行Byod的運行方式。
記者:在您看來如果要打造安全、高效的云計算數據中心,最核心的理念是什么?
何京翔:我認為在這里面沒有一個核心的理念,安全可以說是一個綜合的因素,不是一個技術就能夠解決的.這里有人的因素,也有環境的因素等。所以技術是其中一部分,但并不是全部,所以我認為安全沒有什么核心理念。其實高效節能也是這樣,高效節能是一個大的系統工程,它并不是我說我們的服務器能夠做到高效節能它就會有高效就能。要知道數據中心還有一個從選址、設計、購買等所有的數據設備,包括空調等所有的東西都加在一起才會對高效節能有影響。所以這里面沒有一個環節說它不關鍵,它是一個綜合的系統工程。所以很難說哪個環節更重要。為什么說這是一個很難的問題呢?因為你要考慮到各個環節都是綜合的系統工程。
領先云計算 中國可以有
記者:您作為英特爾云計算建設計劃在中國的重要驅動者,請談一談中國云計算產業目前的發展狀況和前景?
何京翔:我在以前的演講中也講過,我很看好這一輪的IT革命。從歷史上看,在IT革命的時候我們幾乎就比美國落后10年,到互聯網的時候我們就落后了5年,到云計算的時候我摸索了我們的市場與用戶群,我們在關鍵技術其實不比美國落后,我們在市場上是領先的,我們有5億的互聯網用戶,加上我們的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量是遠遠超過美國全部的人口的,所以我們有市場優勢。我們從這一輪可以看到,政府的推動力度遠遠比過去要大,所以我們才會講到這一點。我們可以說是政府在推動市場,有這樣的政府的指導力度,還有這樣富有激情的市場,我認為在這一輪里面我們是具有機遇的。所以為什么中國的云計算在這一論里面可以有機會經營自己的模式和市場機會,而且可能在某些領域可以處于領先地位。
電信和互聯網企業的云計算發展更加務實
記者:但是中國有句話叫“過猶不及”[FS:PAGE],現在有一些質疑,認為中國的政府對與計算推動力度過大,大家可能過于注重表面的工程,對于云計算真正的落地并沒有很好的推動,您怎么看?
何京翔:之前中國云計算在一些城市的構建確實有些“大躍進”的意味,但是今年以來,很多政府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開始逐步走向務實。比如從事電信企業還還有互聯網的企業,大家在做云計算的時候都比較務實。因為在一開始的時候大家認為云計算跟房地產一樣,都比較虛,但現在都比較務實了,開始認識到我這么有什么樣的商業價值,如何給客戶帶來好處以及如何去運作等。而且在做的開始的時候,更注重于不光是云計算有什么樣的價值,還有如何去運作起來,讓百姓體會到實惠,這種應用也體現出來。我希望到最后都是一種心態,是為了怎么解決實際的問題,改善人民的生活,這是最根本的,所以在這上面大家慢慢都會回歸本質上來。
云計算缺乏有系統思維架構的人才
記者:如何實際的實現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價值我們認為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您認為現在云計算這方面的人才情況如何?
何京翔:英特爾創新是最根本的動力,我們一直都很重視對人才的培養,但是對我認為云計算和互聯網,從開發人員上就有銜接性,可能我認為開發人員現在還不是大的缺口,大的缺口是在能夠從云計算的角度有系統思維的架構,能夠有從做大企業和大互聯網的方案開始,這樣的人才一般都在美國,但如何去培養我們的人才?我們認為這是培養不出來的,是要作做實際的工作,從實踐中培養這方面的人才。這需要所有業內的企業共同努力,不斷培養不同層次的人才。
記者:英特爾公司近年來收購了包括邁克菲、WindRiver等很多軟件公司,收購后,這些公司是如何與英特爾的軟件部分進行協作的?合作進展如何?
何京翔:我們收購這些公司,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和英特爾的未來的企業方向是一致的。所以我們才收購。收購之后現在是這樣的,我們把他們作為單獨運營的子公司在運行,在管理上,他的財報是我們軟件服務部門的一部分。所以我們公司對他們是有控制的,但是相對的他們的業務方面是非常獨立的。我們一方面給他做空間,給他做安全解決方案,他也有自己的獨立運作機制。
記者:今年還會有收購的意向嗎?
何京翔:按照公司的戰略,收購會有的,方向是這樣的,在未來我們這個投資的策略之一,應該還會繼續下去。
記者:請您談一下對軟件業未來發展的展望?
何京翔:我認為中國軟件業是非常有希望的[FS:PAGE]。我們有很好的人才基礎,中國人才濟濟,每年有優秀的軟件人才出現。我們這里還有政府的政策、好的軟件園、良好的布局,所以從硬件和軟件的人才儲備和環境來講是非常好的。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我們現在有一個很好的基礎,大連軟件園會成為全國第一、世界第一,我是非常希望大連中國的軟件行業在世界上占有領先地位。
相關文章
云計算的未來是什么?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很多人不得不宅在家里,這場疫情之中,很多線下實體店遭受了巨大的沖擊,但是很多互聯網企業卻在這次疫情之中賺的盆滿缽滿。我們可以發現由于無法在辦公室辦公和會議,很多公司開始了遠程辦公和遠程會議;由于醫院人...
如何選擇云計算物聯網平臺
企業的云計算物聯網平臺必須監視物聯網端點和事件流,分析邊緣計算和云平臺中的數據,并啟用應用程序開發和部署。物聯網(IoT)是當前計算世界中最熱門的概念之一。云計算物聯網平臺甚至可能在宣傳和炒作規模上超過物聯網。但是,這兩者...
云計算工作負載需要哪些保護
組織出于各種原因采用多個云平臺,例如提高效率和分配計算資源。根據《2021年Flexera云現狀報告》,92%的企業采用了多云戰略,80%的企業采用了混合云戰略。但這些企業也經常經歷管理復雜性的增加,這會影響安全性并增加風險。...
云計算專家如何彌補網絡安全技能差距
導讀:網絡安全技能的差距如今仍然是一個現實問題,但最終可能會解決。根據(ISC)2公司發布的2020年網絡安全勞動力的研究報告,網絡安全技能差距正在縮小。網絡安全技能的差距如今仍然是一個現實問題,但最終可能會解決。根據(ISC...
上海電信借AI、云計算等手段為復工人員保駕護航
正月已過,各地陸續按下了復工復產“快進鍵”,復工、抗疫要同時兼得,社區、園區、企業辦公樓、商鋪、批發市場等成為防疫抗疫“重點戰場”。在魔都上海,一大批“黑科技”正在加入“復工抗疫”戰,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等紛紛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