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促進農業產業化分析
農業信息化是農業產業化的必然要求,農業產業化是農業信息化的動力基礎。隨著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廣泛應用,農業信息化在農業產業化發展進程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日益凸顯,已經成為融入農業產業中的新生產力要素。
現代農業是繼傳統農業之后的一個農業發展新階段,其方向是集約化,目標是產業化。農業信息化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提高農業綜合經濟效益和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明顯,已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突破口。
農業信息化與農業產業化的互動關系
農業信息化是指在農業領域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開發利用各種農業信息資源,培育和發展以智能化工具為代表的全新生產力,應用于農業生產、加工和銷售過程中去,快速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大大減少農業流通損耗,加速實現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的完整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農業生產、流通、消費等不同領域以及農村經濟、社會、技術等各個環節全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智能工具,實現農業生產經營、農產品營銷、農產品消費的科學化和智能化過程。
農業產業化就是在市場經濟條件和社會生產大分工背景下,通過有效的引導機制和利益導向,將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和產后諸多環節有機鏈接起來,整合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和運營系統,從而實現農業產業不斷增值、農業企業快速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良性發展過程。
農業信息化是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發展和經營管理的長期過程,這個過程同樣是產業鏈條延伸和生產要素重組的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過程,彼此緊密聯系,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是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
農業信息化是農業產業化的助推器,能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勢資源整合升級。農業信息化將信息技術滲透到農業產業鏈條的各個環節,成為組成生產力的新要素,在農業生產管理、農業經營管理、農產品市場流通、農業資源環境以及農民生活消費等方面給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提升農業產業。農業產業化是農業信息化的奠基石,為農業信息技術體系提供全領域長鏈條的應用空間。農業信息化必須要以一定程度的農業產業化為前提,只有在一定程度農業產業化的基礎上才能夠實施農業信息化,隨著我國農業逐步從集體合作、小農經營向智能農業、信息農業的轉變和發展,農業產業鏈條上下游的密切協作和農業經營實體的規模化管理必然要求農業信息化。
生產環節是整個農業產業鏈條的起始環節,也是后續加工、銷[FS:PAGE]售和消費3個環節的物質源頭。生產環節主要從事農業生產資料和初級農產品的生產活動,傳統農業生產者脫離市場、遠離技術,依靠傳統經驗和小農經營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生產大分工和市場經濟下的利潤沖擊,農業信息化通過便捷的網絡通訊渠道將市場供求變化和先進的品種技術傳輸到田間地頭,輔助農民進行科學的生產決策,并積極引導小農經營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整合土地、勞動力、科技信息等資源,面向政府部門、農業企業、合作組織提供區域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全景式管理,掌握資源家底,摸清市場趨勢,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改變傳統的高耗低效的生產結構,增強農業生產經營能力和管理水平,大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農業產業化是我國傳統農業融入國際市場經濟和應對市場風險沖擊的必然結果,其發展的過程正是生產、加工、銷售和消費等核心環節的資源整合和重組的過程,也是農業信息化細致入微的應用過程,實現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全程貫通,集合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促進資源優勢和信息暢通的產業鏈條和聯盟集群的形成,推動農業產業化縱深發展。
信息化在農業產業化的重要作用
我國農業目前正處在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以傳感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內的廣泛應用正在逐步改變傳統農業的生產經營和銷售管理模式。信息技術將科技和信息融入農業產業化的生產、加工、銷售和消費等核心環節,帶動資源節約化高效化配置和優勢整合,為產業發展提供充足的信息源和便捷的交互渠道,促進農業生產經營的產業聯結,提升生產經營管理水平,助推傳統農業的跨越式發展和效益增值。
面向農業產業化的信息化應用體系的建立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管理的實際相融合,為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技術平臺和基礎支撐,在農業產業化進程中扮演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經成為產業化發展中一個全新的生產力要素,融入到了農業產業鏈條上的各個環節,促進產業化的大發展。
在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過程中,伴隨著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和集約化、農產品物流的便捷化和高效化、經營管理的數字化和網絡化,一系列圍繞農業生產和經營管理的實際需求的信息技術和系統被研發和應用,在農業產業化的不同發展階段和不同環節上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但由于我國信息化和產業化起步較晚,多數政府部門和農業生產經營者對于信息化的認識尚處于被動接受階段,尤其對[FS:PAGE]于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如何開展信息化應用的認識不到位,相關資源和要素的投入也很欠缺。同時,相關信息技術的產品主要是針對產業鏈上的獨立環節或過程進行研發設計,既缺乏統一的規劃標準和規范要求,又存在重復建設和信息孤島,配套的應用體系也受限于資金不足難以充分發揮作用,造成了農業信息化與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出現了脫節現象,在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之后難見預期效益。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業生產經營者參與和應用信息化技術和體系的興趣和信心。
面對農業信息化建設和應用于農業產業化進程中出現的制約因素,結合當前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新需求和新要求,需要在農業信息化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從產品研發、規范制定、人才培養和資金引導4個方面構建面向整個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信息化應用體系,充分發揮農業信息化在農業產業化發展進程中的助推和支持作用。
總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決策預期,難點在農村,重點在農業。隨著信息經濟時代的到來,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顯著,新型信息技術的飛躍發展為農業產業化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農業信息化在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進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并和農業產業化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相互融合,相互推動,共同發展。在分析農業信息化和產業化的內涵互動關系的基礎上,結合農業信息化在產業化發展進程中的應用實際,進一步探索性從農業產業化的核心環節入手,分析農業信息化在農業產業鏈條上的地位和發揮的作用,明晰農業信息化技術和產品與農業產業化發展要求的結合點和應用方式,同時也針對當前農業信息化促進農業產業化存在的認識不到位、信息不暢通、資源整合度差等方面的制約因素,從產品研發、規范制定、人才培養和資金引導4個不同角度探索面向農業產業化的信息化應用體系的建立,以期為農業信息化和農業產業化的相互提升提供一些建設意見和參考。但農業信息化和農業產業化本身就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性工程,任重而道遠,需要不斷開拓思路,清楚認識問題本質,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方能推動農業信息化和農業產業化的有效結合,方能實現農業產業和農業信息化的協調發展,方能為農業產業化發展裝備信息化的助推器,實現資源合理整合,產業效能持續提升。
相關文章
阿里、京東、騰訊都看好的農業物聯網,有何魅力?
前一陣子,非洲蝗災的消息頻頻登上熱搜,一眾網友為之擔憂。后來受疫情影響,俄羅斯、越南、泰國、阿根廷、柬埔寨等國宣布禁止部分糧食品種出口,聯合國發出4、5月份全球可能會發生糧食危機的預警,農業農村部為此出面表示:“中國米面自...
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和創新。從“汗滴禾下土”到“無接觸式的種地模式”,智慧農業給傳統農業裝上了高科技的“順風耳”“千里眼”,新農機、新技術扎根田間,希望的田野上發生著深刻的變革。在省委十二屆九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黑龍江省...
拼多多的智慧農業新戰事
互聯網紅利見頂已是不爭的事實,互聯網公司依靠模式創新一招鮮吃遍天的時代或將一去不復返。如今,擺在全球科技公司面前的一個命題便是,繼續躺在過往的輝煌里酣睡,還是出動走出舒適圈,忍受短期內因變革帶來的鎮痛,主動擁抱變化,做好長期投...
物聯網技術在傳統農業轉型中面臨哪些難題?
在智慧農業建設與農業物聯網發展過程中,雖然相關的優勢與價值得到了充分體現,但是不可否認在實際推進環節仍然面臨著許多的難題,例如在普及物聯網技術與設備時的成本問題、農業大數據的安全問題、農業物聯網的標準規范問題等,這些都是不...
智慧農業在這里生根發芽
觀萬畝稻浪、賞千畝花海、在小木屋里仰望星空,這個季節,走進內蒙古興安盟扎賚特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仿佛走進了美麗的景區。在這里,浪漫愜意的田園生活令人向往,傳統農業的華麗轉身更讓人驚喜。田間勞作擺脫靠天吃飯,轉向數據化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