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春:智能應用重整合 海外主推TCL品牌
今年,家電行業整體需求疲軟,彩電廠商生存并不樂觀。
中怡康數據顯示,1-4月份彩電整體市場零售量同比下降19.22%。奧維咨詢調查顯示,一季度內銷彩電零售規模同比下降18.6%。盡管統計方式不同,但彩電銷售均呈現下降趨勢。
雖然嚴峻的形勢考驗著國內彩電企業的“抗寒”能力,不過仍有部分企業實現了逆勢增長。據了解,一季度TCL業績不減反增,全球電視銷量從第七名躍居到第五名,并上調全年銷售目標,從1380萬臺升至1520萬臺。
看好全年電視市場
TCL助理總裁梁啟春表示,對于今年行業出現的下滑,TCL并沒有明顯感受。今年一季度,TCL彩電銷售增速超過70%,TCL對全年增長持樂觀態度,各生產線正開足馬力生產。
在大環境不佳的情況下實現跨越式發展,和TCL多年的積累密切相關。從08年下半年到現在,TCL經過恢復性調整,國際化競爭優勢逐漸增強,特別是在工業制造能力、工業鏈整合能力、渠道建設方面花費了大量功夫,由此帶來的成果已經顯現出來。
“自去年開始,TCL一直在加強渠道建設,包括各地專賣店、體驗店、網上店鋪等的建設。從去年到現在,我們在三四級農村市場開設了大約3000家專賣店,在一級市場會開300家品牌體驗店。”梁啟春介紹說。
下半年,TCL的增長將更加強勁。得益于節能補貼扶植,新的智能技術的應用普及,以及奧運會對3D電視的拉動,彩電產品的技術升級將會加速,更多的消費者將獲得全新的視聽娛樂體驗。
海外主推自主品牌
據悉,除繼續保持國內彩電市場領先優勢外,TCL正全力拓展全球市場。早在2004年,TCL便利用注資的方式并購湯姆遜彩電業務,并一直以湯姆遜品牌馳騁歐洲市場,成為較早開展國產電視品牌國際化的先行者。
梁啟春說,“對于國外銷售,TCL要推動自主品牌的建設,在美國,已經完全轉換到了TCL自主品牌,歐洲方面也逐步切入TCL自主品牌,在新興市場也是大力推廣自主品牌。”
數據顯示,TCL彩電產品海外銷售占比40%,手[FS:PAGE]機則達到90%。在海外推廣方面,TCL堅持兩條路線,一是體育營銷,二是娛樂營銷。據了解,TCL是目前最積極試水品牌植入的彩電企業之一,繼去年植入《變形金剛3》后,TCL又成功在不久前上映的電影《復仇者聯盟》里出現。
“目前,我們又簽下來計劃于明年上映的《鋼鐵俠3》的品牌植入合同。相信這些大片會給全球的用戶市場帶來很多的驚喜,我們在全球各地會采用統一的推廣主題,借助智能3D技術,把用戶體驗、終端形象整合起來。”梁啟春稱。
3D電視將爆發
有調查預測,今年3D電視的銷售規模將超過2000萬臺,特別是即將召開的倫敦奧運會首次實現3D信號轉播,中央電視臺已購買了300個小時的轉播權,中國消費者將有機會獲得充分的3D視覺享受。
業內人士透露,到2015年前,國家計劃新開通10個3D頻道,隨著更多3D頻道的開播,3D慢慢成為彩電的標配,今年3D電視有望實現飛躍式增長。
一直以來,TCL做3D推廣比較超前,在裸眼商用3D、家用3D方面投入的推廣力度比較大。今年上半年,TCL正式成為央視3D頻道戰略合作伙伴,TCL主推的3D智能云電視也將成為奧運期間觀看3D比賽的最佳收視裝備。
TCL發布的6月份主要產品銷量公告顯示,在總量穩定提升的同時,TCL加大研發力度,向市場推出多款3D智能云電視產品。6月份,TCL智能/網絡電視和3D電視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占比分別達到44.11%和22.73%。
談起3D電視未來的發展,梁啟春認為這是大勢所趨,也存在較大的擴展空間。他認為,平常用3D電視觀看大片,體驗的效果終究是有限的,只有3D頻道越來越多、3D內容越來越豐富,才能真正邁進3D時代。未來裸眼3D肯定是終極方向,但目前技術還不成熟,不過目前消費者通過電視體驗智能應用是可行的。
內容應用重在整合
伴隨智能手機全面取代傳統手機,智能化應用已經成為消費者選購電視的一項標準。所謂智能電視,即電視機可以提供一些互動式、非視頻的內容,包括網上銀行、購物、醫療、家政等服務。可以預測,隨著一些付費的高端應用出現,那時,消費者使用電視的習慣將徹底改變。
&[FS:PAGE]nbsp; 智能化的出現把電視產業鏈進一步拉長,IT巨頭和內容提供商也加入到彩電市場爭奪戰中。換個角度來看,這代表大家對電視行業的認可,對未來這個產業的增長充滿信心,而從目前的發展現狀來看,彩電行業也需要來自不同背景的企業參與競爭,特別是下游的內容服務商。
“TCL歡迎越來越多的非傳統企業參與彩電競爭,但在技術研發、硬件方面,傳統電視廠商的優勢不會喪失。”梁啟春的觀點是,在電視這個行業,如果不能控制全產業鏈,就沒有話語權。
實際上,彩電這個行業已經相對成熟,目前的競爭已經白熱化,產品差異日益縮小,很難憑借單一個環節實現異軍突起。
“傳統電視企業畢竟是一個專注硬件制造的技術服務商,硬件和渠道是企業的優勢,后臺內容等方面需要和其他專業的企業合作。”梁啟春透露,目前,TCL已經和互聯網門戶網站、電信運營商、教育內容開發商展開緊密合作,豐富智能電視的應用程序。
梁啟春指出,智能電視時代要看企業的立體整合能力、系統集成的能力,而不是企業花費多大代價去自己開發內容,必須形成一個更廣闊的產業鏈,有更強大的系統支持企業發展。
據悉,目前國家沒有開放外資進入智能電視內容產業,外資電視的整合和配套的能力相對較弱,對本土消費者使用習慣的洞察能力不強。發展智能電視,TCL等民族品牌則更具競爭優勢。
布局OLED把控方向
早些年,國產電視企業錯誤的預估了液晶電視來臨的時間,以致被外資電視奪得液晶電視時代競爭優先權,如今國內企業均學會提前布局電視新技術。
日系電視制造企業的沒落已是不爭的事實,“日本企業正在轉型做其他方面的業務,在制造方面會慢慢退出,已經沒有任何優勢,但在新產品、新顯示技術方面還會繼續占有一席之地。”梁啟春認為,未來將形成中國和韓國電視企業同臺競爭的格局。
目前,三星、LG等韓系電視企業重點跟進OLED電視的研發,今年下半年開始,將有55英寸OLED電視陸續投向市場。
據了解,目前,華星光電正加速技術升級步伐和新技術方面的投入,公司[FS:PAGE]云集了一批來自臺灣和韓國的技術人員,有一個超過300人的豪華研發團隊。今年下半年會上馬一條4.5代線,此條試驗線可以進行OLED生產試驗,進行一些實驗性的研究。
梁啟春表示,未來要對下一代的技術及早的布局,保證幾年之后不會被落下,不要再犯幾年前“液晶論”的錯誤。但據他介紹,目前這條4.5代線還不能進行市場化,主要是試驗階段。由于OLED成本比較高,受制于諸多的市場因素,OLED真正進入市場還需幾年的時間。
>>>其他相關報道:
節能補貼推動企業節能技術普及
6月份,針對家電行業的節能補貼政策陸續實施,作為國內彩電企業領先企業,TCL眾多3D智能云電視入圍節能補貼,為推廣節能產品做出了貢獻。
梁啟春認為,這次節能補貼政策的出臺意義非凡,首先這次補貼直接發放給消費者,因此對消費市場有明顯的拉動作用。其次,政策的實施對節能環保技術的推廣有促進作用。
他舉例說,TCL從08年開始推出自然光技術,即在電視屏幕里分區進行動態的背光調節,可以實現節能40%-50%,這樣好的技術之前沒有能力在業內全面推廣,借助這次節能補貼政策,這項技術對國家、對企業、對用戶來說都會帶來很好的益處。
事實上,在我國彩電行業里,能耗是非常大的問題,在澳大利亞等成熟的市場對電視能耗有強制要求,但國內一直沒有推出強制性的政策。業內專家表示,借助這次補貼政策,一些真正節能環保的綠色產品得以推廣,對企業來說也是一種政策引導,能吸引企業多開發一些節能環保的技術。
廢棄電器回收需打破制度性障礙
7月1日起,《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正式實施。根據辦法,基金的補貼標準為:電視機85元/臺、電冰箱80元/臺、洗衣機35元/臺、房間空調器35元/臺、微型計算機85元/臺。
梁啟春介紹說,原先回收拆解這個行業比較分散,規模也較小,存在一些不規范的、作坊式的拆解企業,實際上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二次污染。他建議,借助這一政策,各地應該扶植一些有技術能力、對社會、對環境負責任的企業發展起[FS:PAGE]來。
目前,TCL擁有自己的回收拆解項目,自去年4月份開始,TCL奧博(天津)環保發展有限公司正式運轉。該項目從日本引進先進的回收拆解技術,項目一期即可實現每年300萬臺的拆解量。
但據梁啟春透露,目前天津這個回收項目仍處于“吃不飽”的狀態。項目未能完全釋放產能的原因在于,現在各個省市之間仍然不能打通回收環節,還停留在當地回收當地廢舊電器的階段,而別的省市的產品又運不出來,造成了一些資源的浪費。
據統計,截至2011年底,我國主要電器電子產品的社會保有量,僅電視機就達5.2億臺。因此,要加速建立有效的回收處理機制,必須突破制度上的重重障礙。
相關文章
全網通址物聯網智能應用開啟智能生活的1+N種可能
未來我國物聯網發展的關鍵是以城市應用發展為重點和突破口,加快推進物聯網的建設和運營管理機制、商業模式推廣以及產業化發展等。利用“智慧技術”建設“智慧城市”是解決城市管理和服務過程中面臨的各項難題的有效手段,而物聯網恰是智慧技術...
深入無線視頻監控系統 智能應用或將爆發增長
在無線網絡沒有大規模發展的時候,更多的是采用有線布局的模式,這樣無形中就為監控系統的布置帶來的很大的不便,因為即使是帶用最好的光纖布線,其有效傳輸距離也是有限,要想傳得更遠,就得增加其它相應設備進行連接。
醫療和智能應用加快可穿戴技術市場騰飛
可穿戴技術(wearable technology)正在市場上掀起一陣熱門話題,從市調公司最新的數字就可證明這一點。根據IMS Research的資料,2011年全球可穿戴技術市場約帶來價值20億美元的營收,預計到2016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