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醫療輔助設備加快商業化進程

約翰•里德菲爾德佩戴的智能可自動調節假肢(騰訊科技配圖)
北京時間8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包括呼吸頻率感應器和可自動調節假肢等智能醫療輔助設備都大大加快了商業化進程,這給包括截肢患者在內的很多病人帶來了很大便利。
以下是文章內容摘要:
對于像約翰•里德菲爾德(John Redfield)這樣的截肢患者來說,就連買雙新鞋都成為了一件麻煩事,上下坡更是像普通人穿滑雪靴走路般別扭,脫下鞋子更是需要身體不斷地保持平衡。
為了能夠使自己的假肢保持舒適,里德菲爾德需要經常到假肢修復學家那里用扳子進行調節。這可給截肢患者帶來了不少麻煩。
現年50歲的里德菲爾德是居住在美國康涅狄格州的一位專業銷售商,他右腿膝蓋以下安裝有假肢。現在,里德菲爾德只需在他的智能手機上輕按幾下按鍵就可以對他佩戴假肢的高度進行調節。在某些情況下,假肢還能夠進行自動調節。
在29歲遭遇的一場摩托車意外中,里德菲爾德失去了他的右小腿,他現在是該款智能假肢產品的受試病人之一。里德菲爾德表示:“這款假肢使我的日常生活變得非常輕松。我走路的姿勢現在變得更加自然了。”
這款智能假肢的開發商是總部位于美國俄克拉荷馬市的初創企業Orthocare Innovations LLC。此前,假肢佩戴者總得在醫學專業人員的幫助下才能對這些治療設備進行調節和維護,但現在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開發出了旨在幫助假肢佩戴者自己應對各種狀況的智能醫療設備。
總部位于美國波士頓的另一家初創企業Rest Devices Inc.也正在測試一款裝有無線感應器的T恤,這些感應裝置能夠測量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的呼吸頻率。患者只需在家穿上這種T恤就可以收集到制定信息,而這些數據則能夠幫助內科醫生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法。以前,這些數據的收集工作必須在醫院或睡眠觀察室里才能夠完成。
以往,經常因為自身健康問題總往醫院跑給患者帶來了更多的治療成本和不便,而這恰恰導致有些患者不愿接受治療或延遲接受治療的現象發生。上述智能醫療設備在大大方便了這些患者的同時,卻也引發了一些隱憂,比如這[FS:PAGE]些設備可能讓患者對管理自身健康狀況的能力產生錯覺。
居住在美國加州風景城的內科醫生詹森•黃(Jason Hwang)指出:“有些情況是非常危險的,比如你讓某些患者使用一套專業醫療設備,那么他們就會想當然地認為他們能夠使用好這些設備。”
方便患者自行使用的醫療設備并不是什么新概念。但詹森•黃表示,此類設備的范圍變得越來越廣,因為消費者正在習慣使用互聯網收集數據信息。
詹森•黃指出:“在網上自行預訂出行機票、自行報稅已經成為消費者普遍采用的便捷做法。我們也希望針對有類似需求的患者提供智能醫療設備,從而將這種便捷帶入到醫療衛生行業之中。”
美國杜克大學創業精神和商業化研究中心主任維維克•瓦德華(Vivek Wadhwa)指出,近幾年來,傳感器的技術成本也已經出現了大幅下跌,而諸如3D打印機這樣的現代研發工具的誕生也同樣有助于降低成本支出。
即便如此,將新款智能醫療設備商業化的過程也面臨著諸多資金缺口。而且初創企業還必須贏得醫生的信任,因為正是后者為患者選擇使用這些智能設備,并從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申請使用許可。
與此同時,醫療設備生產商可能還需要說服醫療機構和私人醫療保險機構幫助患者報銷使用這些智能設備的支出。
兩年前,三位麻省理工學院學院的畢業生創立了Rest Devices。該公司目前正在向FDA提出申請,將這款可水洗的呼吸追蹤T恤引入市場。Rest Devices的創始人之一卡森•達爾靈(Carson Darling)表示,該公司截至目前已經從天使投資人那里一共獲得了50萬美元的融資,并正在組織新一輪的融資。
全球智能設備芯片巨頭高通(Qualcomm)在今年1月發起了一項總獎金達到1000萬美元的開發競賽,旨在開發一款科幻劇集《Star Trek》中出現的手持診斷設備。該公司希望能夠推動人工智能、無線傳感、影像診斷和分子生物方面的研究。根據高通的一位新聞發言人透露,截至目前,已有約200個團隊報名參賽。
相關文章
IDF2010大會直擊:智能醫療解決方案
2010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Intel Developer Forum,簡稱IDF2010)4月13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正式拉開帷幕。本屆IDF以“智領先機,共創明天”為主題,旨在抓住智能計算和個性化互聯網時代機遇,揭示產業發...
研祥通訊展示智能醫療產品
2010年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IDF)于4月13至14日在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本屆IDF以“智領先機,共創明天”為主題,旨在抓住智能計算和個性化互聯網時代機遇,揭示產業發展脈動,攜手合作伙伴引領創新,搶占復蘇增長之先機。研祥...
鷗橋攜手聯通打造中國首個智能醫療云服務平臺
在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辦的2014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信息發布會上,鷗橋公司與中國聯通總公司成功簽署了移動智能醫療戰略合作協議。
聯發科布局智能醫療 差異化的核心技術
聯發科跨入智慧醫療市場趨勢抵定,繼旗下F-晨星日前以4K2K超高畫質晶片打入醫療顯示器之后,與清華大學實驗室合作研發的“可擴充UWB雷達”預計也將在今年進入商用化,該類晶片將應用于非接觸式人體呼吸、心跳偵測為主,進軍銀發及嬰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