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鐵路局配屬客車有了“二代身份證”
自2012年7月23日起,太原車輛段庫檢、設備、檢修三車間聯手開始為全段配屬旅客列車安裝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車輛電子識別標簽,該標簽與讀取、處理設備組成的整套識別系統構成了客車車輛的“身份檔案”。
射頻識別(RFID)技術已成為本世紀十大新技術之一,而且每年都在高速增長,推動產業前進。鐵路運輸作為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部門,在加大基礎建設的同時,加快鐵路信息化、現代化建設的步伐是真正形成鐵路經濟、技術實力增長點的必由之路。鐵道部早已開展鐵路車號自動識別系統的建設,該系統能夠及時準確地采集列車車次、車號和到發信息,能加快實現全路機車、車輛的追蹤管理,滿足TMIS等管理系統對機車、車輛等基礎信息的需求,最終實現運輸作業管理現代化、網絡化和資源共享,使鐵路運輸早日實現現代化管理。
電子標簽內所含的列車車次、車號和到發信息等在列車運行速度不大于80km/h時都能及時準確地被讀取到,使用此方法的讀寫器已通過實踐的檢驗,已在我局貨運列車中得到廣泛應用,而這次在客車系統的安裝應用,也標志著我局車輛系統的“二代身份證”全面配發,“車輛物聯網”即將實現。
截至目前,太原車輛段客車電子標簽的安裝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同時,射頻天線、讀取器、上位機等配套設施也將安裝調試。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一信息化手段將取代“小本抄車號”的歷史,使客車管理步入新時代。
相關文章
太原進入“智慧城市”快車道 便民服務更完善
本月底,北斗衛星導航將在太原市現行運營的公交車上全部安裝完畢。“智能公交”項目即將投入使用。“智慧城市”又一次以便民的模式切入老百姓的生活。
太原:加大信息化推廣力度 推進數字化城市建設
10月12日,由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新聞媒體組成的“數字城市中國行”大型宣傳報道采訪團來到太原,就“數字太原”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和應用情況進行實地采訪。國家測繪局總工程師胥燕嬰、太原市副市長吉久昌、山...
“智慧太原·智能公交”項目啟動
4月15日,“智慧太原·智能公交”系統示范應用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由市政府牽頭,現已完成公交站點數據采集、數字太原地理信息公共平臺公交智能出行手機客戶端軟件開發、與公交車定位數據實時接入測試工作。
讓生活更美好 解讀太原“智慧城市”便民密碼
太原是全國第一批9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之一,“智慧城市”作為信息技術的深度拓展和集成應用,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孕育突破的重要方向之一,是全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