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智慧城市涉及15个领域十年内将走进市民生活--华夏物联网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日本乱人伦片中文三区,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777亚洲熟妇自拍无码区

武漢智慧城市涉及15個領域十年內將走進市民生活

業界動態
楚天金報
2012-08-28
[ 導讀 ] 究竟什么是“智慧城市”?按照昨通過的《武漢市智慧城市總體規劃》,到2020年,武漢智慧城市基本建成。

圖為:智慧城市即將走進市民生活 (資料圖片)

       究竟什么是“智慧城市”?按照昨通過的《武漢市智慧城市總體規劃》,到2020年,武漢智慧城市基本建成。

       武漢作為中國科技部批準的“智慧城市”示范城之一,自2010年起率先啟動“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歷經1年8個月的精心編制,《武漢智慧城市總體規劃與設計》方案出爐。

       從“三網融合”到無線網全覆蓋,從電子政務到智慧城管、智慧市政,從智慧社區到智能交通、智慧旅游……該規劃囊括了文化、教育、醫療、環保、水務等15個領域。

       屆時,一張“武漢通”可走遍全城,覆蓋居民衣食住行等小額消費;無線網絡覆蓋全城,實現全民上網;人人都有電子檔案,讓武漢市民之家、29個園區、1342個社區、300萬家庭插上信息的“翅膀”。

       武漢市市長唐良智表示,智慧城市即智慧管理,“一張網”將使政府辦事效率更高、老百姓生活更便捷。

       出門前,利用手機或電腦查詢到達目的地的最佳路線,避開擁堵路段;一回到家,窗簾自動打開,熱水剛剛好;生病時,可提前預知就診排隊等候時間。

       ——武漢市科技局局長吳志振,這樣形象描繪未來“智慧武漢”生活藍圖。

       【智慧社會】

       一張卡通用全城

       智慧城市建設將擴大“武漢通”卡的應用范圍,將個人服務系統應用從公共交通、出租車、停車、加油、商戶消費以及水、電、氣收費等領域向其他行業延伸,逐步推行實名制。

       實現武漢市“一卡通”服務。通過一張民生卡,實現公汽、輪渡、地鐵、電影、電視、超市、藥店及機場公路的通行支付,同時包括供電、供水、出租車、泊車、圖書館、社保等領域,提供醫保、住房公積金、養老金等“五險一金”的辦理、提取等多種服務。

       同時,通過該卡與個人信用關聯,對個人信息的管理,建立誠信體系,實現“一城一卡,一卡通用。”

       【智慧醫療】

       人人有健康電子檔案

 &n[FS:PAGE]bsp;     今后,居民就醫可以不出社區,每位居民的健康電子檔案與公共醫療機構共享,衛生部居民健康卡醫療衛生服務“一卡通”,支持遠程會診和快速轉診。力爭到2020年,實現居民就診“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健康進家庭”。

       社區還將設立體檢站,居民家中自設體檢設備,提前告知健康風險,給出健康建議。對老人等特殊人群的身體狀況全天跟蹤,及時提醒用藥、就醫。在社區設立便民的常見護理藥品自動出售裝置,在居民家中設置一鍵求助系統,實現及時醫療求助。

       通過網絡技術,讓市民享受全程的“一站式”醫療服務。患者可通過居民健康自主門戶,根據本人需求實時了解當前看病出行的交通方式與最優診療機構;通過自助預約掛號與分時轉診,實時了解本人當前就診排隊等候時間與排隊人群疾病信息,并提前預知下次醫生就診時間。

       【智慧旅游】

       360°實景提前體驗旅游景觀

       “智慧旅游”,更讓人耳目一新。3至5年里,武漢將打造一張“智慧”外衣,用物聯網、云計算、地理信息等串起旅游“食、住、行、游、購、娛”。

       到時,游客可通過旅游公共服務門戶網,體驗虛擬城市與景區3D景觀,查閱360°實景三維圖片“預覽”風景;武漢哪條旅游線路好玩,哪家飯店好吃,哪個酒店便宜,手機上一目了然,還能搞定預訂。

       游玩了真山真水,游客還可以在智慧旅游體驗中心,像看4D電影一樣,感受“高空遨游”、“水上漫游”等高科技旅游風光美景。

       【智慧教育】

       共享優質資源解決“擇校難”

       上地理課,學生可通過谷歌地圖等平臺,進入相應的地理環境,頓時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智慧教育的建設中,這樣的課堂不是幻想。

       該系統通過物聯網等技術,對傳統課堂和虛擬實驗進行拓展。比如實驗課上,每種實驗器材會粘貼電子標簽,學生可以利用手機等終端,從教學平臺上獲得相關擴展內容、使用注意、物理或化學特性等。

       智慧教育的另一重要內容,是要利用武漢[FS:PAGE]市即將建設完成的全城無線網,建立每個市民都能參與的學習環境。

       此外,通過建立全市統一的教育云平臺,將1000多所中小學的信息中心、計算機設備集中起來,實現教育資源的全面整合,建立教育的均衡性,解決“擇校難”等難題。

       【智慧飲食】

       追溯食品如何從田間到餐桌

       豬肉如何從田間到餐桌,上網一點擊一目了然。今后,市民在超市買一塊豬肉,就可通過上面的電子標簽,查詢掃描得知其生產銷售環節的商家信息。如今在武漢大型超市實行的豬肉信息追溯系統,將成為智慧食品藥品的基礎。

       規劃中提出,該市將建立無處不在的食品藥品互動平臺。今后,只要市民身處市內任何有網絡覆蓋的地方,就可實時了解從田間到餐桌的食品,以及從研發到手中的藥品的全過程信息,真正讓市民體會到“食藥在明處,方便在心中”。

       同時,通過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將消滅目前多部門管理造成的“真空”,質監的抽檢結果,食藥監可以查詢;工商查處的問題產品,可以追溯到質監局監管的食品生產企業。

       【智慧市政】

       對橋梁隧道健康實時“體檢”

       未來,武漢將通過信息共享,繪制市政基礎設施信息“一張圖”,給每個橋梁、管線、路燈配備“電子身份證”,可為其實時“體檢”,避免“拉鏈馬路”。

       另外,一張覆蓋武漢800平方公里、3000多公里城市道路的“影像武漢”地圖將實現地上地下全覆蓋。市民隨便選取某個地點,就可看到該點的線路指引、360度實景展示、駕駛導航等服務,讓人更快更直觀地找到目的地。

       同時,將通過建設武漢公益地圖平臺,在街頭建設1000個觸摸式“電子地圖”終端,讓市民隨時可查閱“影像武漢”、“360°實景地圖”、“三維地圖”等,方便市民和游客出行旅游。

       暢想:十年后“智慧”的一天

       清晨,小白領羅靜洗漱完畢,預約好電梯,查看手機,挑出最合理的出行路線,避免堵車線路,快速地到達公司上班。

  &n[FS:PAGE]bsp;    中午,在公司吃過午飯,通過無線網絡收到父母的“安全報告”,血壓、心跳數據一一傳來老人,一切正常。

       羅靜很放心,因為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為老人提供一鍵上門服務,打造“全能保姆”實時監測老人的日常生活。老人身體異常,系統會自動預警。一旦老人在房間里摔倒或出現危險,能自己一鍵式求救。甚至老人住所內水龍頭24小時沒開過,警報器也會提醒家屬查看老人是否走失。

       下班后,羅靜用一張“武漢通”在加油站給汽車加油、星巴克買杯咖啡、在超市購買蔬菜等瑣事后,打開手機,給家中傳回一組指令信息:電飯煲開始煮飯,洗衣機開始運轉,熱水器開始燒水,空調開啟……一切自動化,只等主人回家。

       憑借指紋進入小區,車輛自由進出車庫。走進家里,燈光、溫度、濕度自動調定為預設狀態,窗簾自動打開,冰箱提示牛奶缺貨需補充……晚飯過后,海量高清節目任她選,3D、4D讓她身臨其境。

       睡覺前,羅靜啟動房內的報警智能系統,只要有陌生人靠近小區,派出所的報警終端就會發出報警聲,小偷進門,可以自動打開攝像頭,一鍵式家庭按鈕及時報警。即便一個人住,羅靜也不害怕,因為她知道,家中突發事故,只需一個按鈕,就能通知安保上門。

標簽: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07月13日 11:40朗銳智科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09月01日 09:09電子工程世界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09月13日 15:58千家網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

09月13日 15:43千家網

十位院士對智慧城市的理解

隨著杭州宣布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廣東政務云3億元大單的“空降”,智慧城市的話題一直處在新基建浪潮的旋渦中心地帶。一方面,北上廣深杭、雄安、濟南、海南都盯上“智慧城市第一城”的金字招牌,試圖通過新基建政策加持,推動一把手工程...

03月02日 14:51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