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物聯網”與3G時代關系剖析
物聯網”被媒體炒得炙手可熱,比較3G有過之而無不及。物聯網并不是個新概念,在1999年被提出,它是指通過射頻識別 (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也被稱為“傳感網”。物聯網在我國的應用也早已存在,比如商品條形碼、RFID等等,都是通過射頻技術,通過感應物體上置入的芯片來獲知其具體信息。
物聯網產業包含的門類比較多,不僅包括傳感器、射頻識別、GPS和軟件開發等多個環節,還涉及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智能交通網和智能電網等多種網絡,多種因素制約著物聯網的發展。目前,我國物聯網還處于一個起步階段,只有少量專門的應用項目,零散地分布在獨立于核心網絡的領域,而且多數還只是依托科研項目的示范應用。
運營商在物聯網方面的關注和動作,使我們不禁思考物聯網與3G對彼此的價值。
3G網絡僅是提供物聯網信息傳送的一個平臺
物聯網產業包含的門類比較多,而3G網絡僅是提供物聯網信息傳送的一個有效平臺。
物聯網離不開應用,所以物聯網的發展一定是結合各個行業、各個方面的應用來做的。工業、農業、環保、安全等各行業應用是物聯網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并且,物聯網的發展必然需要各部門之間、地區之間、行業之間的聯動。3G網絡的發展為信息無線傳輸提供了高速和安全可靠的通道。
物聯網不足以有效豐富3G應用
網絡建設和應用是現階段3G發展的重點,對于物聯網豐富3G應用方面,現在大家普遍關注的智能家居、智能城市等應用對寬帶的需求很低,2G完全可以實現,“有帶寬少應用”是物聯網與3G共同面臨的問題,所以,當前,物聯網并不能有效豐富3G應用。
目前,物聯網對于3G的價值在于用物聯網理念引導客戶,結合技術產生創新性需求,這是一個運營商和用戶互動提升的過程,最終找到滿足用戶需求的應用。
總體來說,物聯網不會因為2G到3G的變化就突飛猛進的發展,制約它發展的因素也不會因為3G的到來而被解決,3G 也不會因為引入物聯網而在應用方面得到極大的豐富,二者只是一定程度上互為促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