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何國偉:三大要點定義智慧系統

IBM大中華區副總裁 -系統與科技部及渠道事業部何國偉出席發布會,并發表了演講。
何國偉:自從08年11月,IBM全球CEO彭明盛先生發表了智慧地球戰略,標志一個全新的議程的開始。自從08年11月份到現在,一年多時間里,IBM在全球已經舉辦過很多不同類型的關于智慧地球的論壇和活動,智慧地球在今天已經不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題目。希望到今天各位朋友對智慧地球已經不是陌生的題目。在下面50分鐘左右的時間里,我跟梁建球一起分享智慧系統如何能夠成就智慧的地球。
系統科技部門在IBM來講,在未來時間里,大家會發現硬件部門會有很多跟軟件方面的討論,最后在IBM的定位還是硬件的部門。記得我剛剛進IBM公司的時候,常常聽到摩爾定律,在集成電路上容納的晶體管數目在平均18-24個月里面翻一倍。代表的意義是,一般的硬件性能在一年半的時間會翻一倍,都能滿足用戶對IT系統的要求,但是這個定論在過去兩三年左右我們覺得有點詫異,理由是,增加一倍的性能可能追不上智慧地球對整個應用系統的要求。
隨著IT系統的發展也慢慢呈現它自己的一些問題。一般來講,我們發現性能的提高越來越快,同時閑置的容量也不少,有人說甚至可能有超過85%的容量都處于閑置的狀態。同時因為服務器存儲越來越多,整個維護跟管理的成本也越來越高,籠統來講占據我們IT資源的2/3,全世界40%的IT經理認為,不管性能怎樣,未來一到兩年數據中心總體的能源可能都出現一種不太夠用的情況。
種種問題的產生是因為今天智慧的地球對整個IT科技的要求跟以前不太一樣,地球已經進入到智慧的時代。未來我們會看到系統性能的要求來得比雙倍還高。上禮拜我剛剛在上海參加了一個智慧城市IBM的活動,在過去一年里我們曾經舉行過三次這樣的活動。第一次是一年前,有來自30個國家超過300多個用戶,一起跟IBM公司探討智慧的城市。第二次是半年前,我們在紐約舉行也有來自20多個國家的500多個用戶一起探討智慧的城市。剛剛智慧城市的概念變得越來越火,第三次活動時,上海有800多個用戶從全球各地飛來,跟我們的總裁一起討論智慧城市。我們發現用戶對應用的需求不太一樣,對系統的性能要求也比以前高了許多。
不但有智慧的城市,也有智慧的醫療系統,還談到智慧的電力系統。我記得在美國加州有一家電力公司,以前研究智慧電網使用是用模擬的電表讀一些數據回來,因為人手的關系,每一個月只能讀一次電表,未來需要接入更多的智慧電網,每15分鐘利用智慧的電表讀[FS:PAGE]一些數據回來,單單這個行為上面的改動,交易量會增加3000倍,這就是智慧的地球推動下,對于整個智慧系統和整個IT架構性能上的一個很大的改變。
對于智慧交通來講,有很多數量驚人的跟交通有關的圖片。往后我們會跟大家分享一些例子,比如智慧地球對于數據氣象預報系統性能的要求,氣象預報都是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同時氣象預報系統是利用高性能的系統預報天氣,以前我們對未來一天后的天氣進行預測,以后人們對天氣預報的要求是預測以后三天、五天甚至一個禮拜、一個月后的天氣狀況,那時候對性能的要求不是翻一倍能夠滿足的。以前我們有可能滿足于天氣預報告訴我們明天北京可能下雨,以前覺得這樣就OK了,以后需要知道到底是東城區下雨還是朝陽區下雨,這對日常我們天氣預報的要求來講,可能對數據天氣預報系統的性能增加了10倍。
下面看一下智慧的地球對存儲容量的要求,以數字媒體為例。在高清的電視上,每一個小時產生356個GB的存儲容量,如果是超高清的電視就有超過1萬個GB,每一個小時產生超過1萬個GB的存儲容量。已經完成的數字電影超過8GB,《阿凡達》里面有超過1.6GB,從開始到未來5年,每一年存儲容量會增加12倍。今天IBM提出,單純依靠摩爾定律已經不可能適應智慧地球對信息系統的要求,我們需要創新,需要以智慧的系統成就智慧的地球。今天我們提出智慧系統跟傳統的系統的區別在于,傳統系統會談到安全性、性能和高可用性。
今天我們提出很重要的三點來描述所謂的智慧系統。第一,它是可以優化工作負載,為不同類型的工作負載匹配不同的技術,重新定義它的性能。第二,必須要具備能夠進行云計算的能力,云計算被認為這是IT服務交付的一個方法,而不是一個硬件產品或者一個系統。今天的Power系統,就是以服務方式交付IT的能力。通過云計算希望能夠提升服務,降低成本,同時能夠實現IT部門轉型。第三,全世界有40%的IT經理,認為未來的能源不夠,所以未來智慧系統一定是有綠色的科技在里面。
IBM系統與科技部門在過去一兩年的時間里,包括今年的2月份新發布的POWER7,包括新宣布的eX5,以及未來3-5年里宣布所有的產品都會呈現以上的三個智慧系統的特點,就是為工作負載和優化,可以支持云。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