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推動電子遠程監控 保障公共衛生安全
2012年8月30日上午,北京市衛生局雷海潮副局長、法監處李德娟處長一行5人對海淀區衛生局十八大公共衛生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進行了督導檢查。督導過程中,雷海潮副局長特別聽取了監督所關于公共場所衛生質量遠程在線監測系統建設的專題匯報。
綜合監督三科分別從監測系統的發展歷程、子系統的構建情況、系統建設的意義及展望幾方面對公共場所遠程在線監測系統進行了匯報。公共場所衛生質量在線監測系統是一個集衛生指標監測傳感器、無線數據傳導設備和遠程監控平臺為一體的數據信息網絡系統,目前該系統包括空氣質量、游泳池水質兩個在線監測子系統,可24小時不間斷將公共場所相關衛生指標數據傳輸到遠程監控平臺。衛生監督部門可以即時掌握公共場所空氣、水質等衛生指標的數據變化,對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單位可以及時進行預警并要求其采取控制措施改善公共場所衛生質量。
目前,空氣衛生質量監測點共25處,監測指標為溫度、濕度、風速和二氧化碳,涉及的人群密集公共場所有大型商場超市、學校圖書館、影劇院、重點醫院等。游泳池水質監測系統共設置10處監測點,主要為海淀區客流量大、社會影響強的游泳場所。監測項目為游泳池水溫、氧化還原電位(ORP)和pH值等相關衛生學指標。
匯報結束后,雷海潮副局長對我所近年來在電子監管方面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肯定,認為我所公共場所遠程監測系統的構建可以對衛生監督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一方面可以彌補目前監督力量不足的弱點,實現衛生監管的廣覆蓋,做到實時動態監管,發揮電子監控的震懾力。另一方面可以大幅度提高衛生監督效能,變被動的監督監測模式為主動的預警,可以及早發現隱患,防患未然。同時雷海潮副局長建議,要繼續深入開展電子監管工作,合理布點,將電子監控的網絡覆蓋所有重點監管區域,特別是十八大的駐地以及周邊的重點場所。
通過本次督導檢查,進一步深化了我所對衛生監督電子監管工作的認識,我所將以此次督導為契機,繼續深入開展公共場所遠程監測工作,在逐步增加監測點的數量及監測項目的基礎上加大衛生監管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力度,繼續探索衛生監督工作的新模式。
相關文章
海淀智慧城市產業聯盟揭牌
3月28日, 65家來自中關村海淀園的IT企業發起成立了海淀智慧城市產業聯盟。聯盟匯集了當今我國IT行業內眾多知名企業,方正國際、用友、航天二院、神州數碼、太極、浪潮、同方、中科軟等18家公司成為聯盟首屆理事長和副理事長單位。
中關村核心區成立海淀智慧城市產業聯盟
3月28日上午,海淀智慧城市產業聯盟在西苑飯店正式成立。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副司長秦海,北京市經信委副主任童騰飛,海淀區副區長、海淀園管委會主任孟景偉,副區長韋俊等領導出席成立儀式。海淀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梁捷主持大會。海淀園10...
北京海淀物聯網平臺精細化管理城市
井蓋被盜,自己就能向街道指揮中心報警;收到報警信息,周圍攝像頭自動對準井蓋丟失區域;正在別處巡邏的車輛,迅速趕到現場處理……運用先進的物聯網技術,上述情景已經變成現實。運用這一技術,還能實現對城市區域內人、車輛、物進行定位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