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RFID技術可保障農產品安全
剛剛結束的首屆廣東(佛山)安全食用農產品博覽會,在全國的農博會上率先打出了“食品安全”的名頭,正是這張“安全牌”,讓這屆農博會受到市民熱捧,5天就迎客36萬人次,創近10年省內“農博會“之最,展銷金額近千萬元。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目前,佛山全市有720萬常住人口,如何保證這些市民餐桌上的安全,同時兼顧118萬畝耕地的生產質量安全問題、每日5000噸農產品的流通安全監管問題,成為佛山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如今面對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三大難題。
新技術新模式保障農產品安全
在魚苗內植入電子標記芯片,用鱗片就可以辨別雌雄;使用RFID技術,實現產品智能化溯源;蔬菜大棚實現噴灌系統全覆蓋……記者從佛山市農業局了解到,近年來,佛山在全市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干式環保養豬等方法生產安全農產品;依靠種子種苗研發,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利用RFID射頻識別、條形碼追溯、違禁藥物速測等技術,提高監管水平;在不斷提高改進運輸設備、技術的基礎上,創新農產品配送方式。
去年,農業部門依托以市農科所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為主中心、以5個區農業科技示范基地為副中心的農業科技示范推廣平臺,與華農大、省農科所等科研院校開展航天水稻、國蘭、蔬菜育種、機械嫁接育苗等新技術合作。工廠化養魚、干式環保養豬、水產品養殖RFID射頻識別等新型種養模式,獲得生產企業和群眾的廣泛認可。
目前正在推廣的“智慧菜籃子”工程,建立農產品從生產基地到社區的直供交易和配送體系。這樣可實現對生產、加工、存儲和銷售全過程溯源管理,實現生產基地與社區群眾直接對接,有效提高農產品安全性。
打造市區鎮三級檢測網絡
市農業局局長唐棣邦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今后3年,農業部門將通過農產品質量監管體系提升工程,健全完善市、區、鎮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網絡,提升檢測水平。至2014年,區級以上檢測機構100%獲省計量認證,鎮級檢測機構100%運作正常,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監測平臺覆蓋市、區、鎮三級,并向生產基地延伸。
同時,還將應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推動檢疫出證實現網絡化管理,在各動物檢疫環節使用在線機打檢疫合格證明,動物檢疫監測全面實現產地檢疫、屠宰檢疫。
唐棣邦介紹,今后還將通過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建設、招商引資等多種方式,積極引導廣大農業龍頭企業參與“菜籃子”建設,給予政策、資金、科技等多方面扶持,計劃在“十二五”期間認定30個省級“菜籃子[FS:PAGE]”產品生產基地。
相關文章
一種用于醫療無菌手套自動分配的RFID解決方案
一臺具備RFID功能的機器使醫務人員能夠用ID卡輕靠設備,戴上尺寸合適的手套,從而降低感染風險。在日常工作中,丁腈手套是醫護人員最常用的消耗工具之一,可確保他們在不傳播感染的情況下治療患者。根據德克薩斯醫療技術公司(Texas...
如何提升超高頻RFID多標簽的讀取率?
在RFID的實際應用中,常常有要求同時讀取大量標簽的情況,比如對倉庫貨物數量的盤點,圖書館場景中對館藏圖書數量的盤點,也包括傳送帶或托盤上數十個乃至上百個貨物標簽的讀取情況。針對多數貨物讀取的情形,根據其被讀取成功的概率稱作讀...
智慧食品安全新紀元中的RFID和供應鏈數字化
去年,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發起了一項新的前瞻性運動,以推動供應鏈現代化的長期采用和行業共識。“智慧食品安全新紀元”計劃是通過文化的漸進式變革、新技術的普及和互操作標準的清晰化,朝著建立一個以技術為基礎的食品體系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