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应用产业“东莞模式”呼之欲出--华夏物联网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日本乱人伦片中文三区,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777亚洲熟妇自拍无码区

云應用產業“東莞模式”呼之欲出

專家觀點
南方日報
2012-09-17
[ 導讀 ] 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鄒生說,東莞是傳統制造業高度集中的地區,也是我省“兩化”融合試驗區的核心城市。特別是在云計算發展中,東莞在全省最為領先。全省第一個云計算平臺在東莞成立,也借此契機帶動了廣東云計算發展。

  去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關于我省云計算發展的情況報告上做了重要批示,他贊成云計算的關鍵是應用。他強調要重視云計算的發展,這是下一步轉型升級的重要平臺。

  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鄒生說,東莞是傳統制造業高度集中的地區,也是我省“兩化”融合試驗區的核心城市。特別是在云計算發展中,東莞在全省最為領先。全省第一個云計算平臺在東莞成立,也借此契機帶動了廣東云計算發展。

  東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成立了“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市主要領導班子掛帥,以加強對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尤其是云計算產業發展的統籌領導。今年3月31日,東莞成功獲批省市共建戰略性新興產業(東莞云計算應用產業)基地,成為繼2010年拿下物聯網產業及薄膜太陽能光伏產業兩大基地后,全省首個以“云計算”為主題的應用產業基地。

  可以說,發展云計算已經得到政、企、研三方面的高度認同。東莞云計算產業尤其是云計算應用產業,也從政府關注上升到全市乃至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引領珠三角云計算應用創新的生力軍。

  從現實發展層面出發,東莞正配合全省云計算發展戰略部署,突出發展云計算應用,打造“東莞模式”云產業,培育千億產值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使以云產業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加快全市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和高水平崛起的重要助推器。

云應用產業“東莞模式”呼之欲出

  東莞云計算技術研發水平全國領先

  正如鄒生副主任所說,在云計算發展中,東莞在全省最為領先。

  在各地方還在提出自己的云計算產業策略的同時,國內首個具自主知識產權的云計算平臺項目很早就在東莞松山湖誕生了。

  2008年11月28日,廣東電子工業研究院與東莞松山湖科技產業園管委會簽約,廣東電子工業研究院投資2億元在東莞松山湖建立云計算平臺。這是有中科院龐大科研實力作為后盾的云計算平臺項目,隨后電子工研院走產業化道路,成立了“國云”科技有限公司,使該云平臺從誕生伊始就緊緊圍繞推動東莞產業升級目的而生存,成為國內最具活力和產業化能力的云計算平臺之一。

  國家工信部軟件服務業司司長陳偉于2010年6月24日蒞臨東莞松山湖考察云計算平臺項目。他表示:“東莞作為珠三角的制造業基地,制造業肯定很多,與其面上去鋪,倒不如去做為制造業服務的企業云,能把咱們這里數以萬計的企業歸結起來成為你的用戶,如果做成了就非常[FS:PAGE]具有典型意義和示范意義。”

  2011年3月,在汪洋書記及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等的見證下,東莞與中國科學院簽署了《共建中國科學院東莞云計算產業技術創新育成中心意向書》,投入10億元成立中國科學院東莞云計算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為廣東及東莞云計算技術創新與應用服務提供良好的基礎和資源保障,這也標志著東莞云計算的發展掀開新的歷史篇章。2011年6月,東莞引進了以李國杰院士為帶頭人的省內唯一一個以云計算產業技術研發為目標的國際創新團隊,成員包括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四個國家的專家,使東莞云計算占據全國技術制高點。

  摘取全省首個云計算應用產業基地

  研發技術是基礎,應用是實現產業化的關鍵。尤其在東莞,擁有大量中小型制造企業,伴隨著強大的轉型壓力和訴求,傳統制造企業對信息化的需求空前釋放,這也為云計算應用發展提供一塊肥沃的土壤。

  2008年,全國首個自主產權的云計算平臺在東莞誕生,目前在該平臺上已有上百個云應用在運行。

  在風起云涌中,東莞眾多中小企業秉承了東莞人求真務實與勇于開拓進取的優良傳統,敢當弄潮兒,為東莞在新一輪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近幾年,東莞涌現了一批充滿競爭力的云計算應用項目,為傳統行業及信息服務業轉型升級提供強大的助動力,有的還獲得了省、市財政扶持專項資金,成為科技創新和產業化推廣的典型項目。如東莞電子科技大學研究院研究的健康云項目,得到汪洋書記的高度肯定;中大科技的電子商務云平臺和開普互聯的云服務項目,獲得了省現代信息服務業專項資金支持;還有盛世商潮的東莞制造云平臺、東莞金蝶的管理云、信譽通公司的零售行業云檢索服務、龍信與紡織服裝行業協會合作的E-Cloud產業云、萬維博通的檔案云等等。

  與此同時,政府主導吸引了眾多國內外云計算相關高科技企業在莞落地,聚集了一批高素質人才,開發了一批高科技項目,轉化了一批高科技成果。目前,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戶數占企業總數的37%,產值占高新技術企業產值的20%。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東莞本地依靠來料加工的低附加值企業大多陷入困境,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企業反而在這次沖擊中越發顯現生命力。

  2012年3月31日,東莞獲批省市共建戰略性新興產業(東莞云計算應用產業)基地。基地建設將“以應用服務推動創新發展,以兩化融合促進產業升級”為原則,努力構建和完善3大服務職能:云基地與城市品牌;云基[FS:PAGE]地與城市發展;“官產學研用資”公共服務平臺。

  東莞政府帶頭釋放對云計算應用方面的需求,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方面,給予財政補貼鼓勵企業嘗試采用信息化技術改造和服務,同時密切關注云計算產業和政企信息化需求的對接情況,及時跟蹤問題、調整政策,多管齊下制定推廣云計算應用的相關扶持政策。

  為確保云計算服務全市產業轉型升級,幸福東莞,高水平崛起的戰略部署,東莞還設立了每年20億元的“科技東莞”工程及產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支持,支持以服務導向、應用為先的“東莞模式”云計算產業發展。其中,云計算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每年均列入重點扶持領域,目前通過該項資金共計支持10個云計算應用項目。2012年,東莞宇龍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的“虛擬化無線云計算終端服務平臺的研發及產業化”等東莞云計算領域6個項目獲得廣東省第三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高端新型電子信息)共4000萬元的資助。

  云計算產業描繪千億產值藍圖

  “廣東提出要以應用帶動云計算的發展創新,并積極部署云計算應用的示范工程,方向是正確的。”早前,國家工信部軟件服務業司副司長郭建兵在東莞說。

  先行全省,被外界看好,東莞也表明了自己的發展雄心,東莞計劃在未來五年孵化并引進云計算企業100家以上,在松山湖設立云計算研究機構,服務企業1萬家以上。

  顯而易見,東莞發展云計算的優勢非常明顯,首先東莞擁有國內首個自主知識產權的云計算平臺,該平臺已經持續2年多為松山湖產業園乃至全東莞的中小企業提供可靠的云服務。其次,云計算在東莞的熱度很高,據初步調查,七成企業與云計算服務相關,超過半數上一定規模的企業表示正在開展或計劃開展云計算業務。業界已初步具備資源整合條件和能力,一批重大云計算應用項目隨時可上馬。

  以云計算應用產業為主的千億產值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藍圖,讓人充滿期待。

  “云計算育成中心——廣東電子工業研究院——國云科技”三位一體構建了東莞云計算產業鏈核心內容。東莞當前近半的云計算服務與其相關,其與虎門港合作的港口物流項目、廣電傳媒集團的數字媒體項目都是云計算領域的大型項目,它也承擔了電子政務辦、教育局等部門的云應用平臺建設,以及為傳統產業升級提供信息化服務的“行業云”建設。云計算育成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以后,將不僅僅承擔東莞地區的云計算服務應用,還將為整個華南地區乃至全國各地提供從基礎設施到平臺到應用等一條龍的云應用服務。“云計算育成中[FS:PAGE]心——廣東電子工業研究院——國云科技”這三位一體的以云為核心的集團在省、市兩級政府的適當支持下,將有可能在未來3年內帶動云計算服務行業產生超過500億年產值。

  此外,115科技、雨林木風這兩家互聯網公司專注于培育忠誠客戶,樹立互聯網品牌企業形象,是國內最早涉足云存儲的企業之一。目前115網盤注冊用戶已突破4500萬并首推“云存儲社交 移動互聯網”的創新產品115圈子,正式進軍企業信息化領域。起點操作系統StartOS(原Ylmf OS)操作系統累計下載安裝量達180萬套。115網盤在滿足客戶體驗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同類產品之前,未來發展的前景非常可觀。未來東莞市政府將重點支持云計算及互聯網發展,大力扶持115科技等自主創新明星企業,培育東莞本土的能與騰訊等競爭的國內一流互聯網企業,帶動東莞互聯網產業3年內達上百億年產值。

  2011年6月,國內手機廠商宇龍酷派率先發布“酷云戰略”,這是國內第一家公布完整云計算戰略的手機廠商。宇龍通信的智能手機終端云平臺,目前已經有上萬款應用,若能得以正確引導和扶持發展,將在云應用業務方面加速發展,3年內帶動移動網絡增值服務業達上百億年產值。

  物聯網與智慧城市建設背后的云計算服務支撐,以及虎門港、松山湖等港口、開發區等大型信息系統工程云應用服務,也將為東莞現代信息服務業帶來2百億元年產值。

  電信、移動、聯通以及廣電傳媒等網絡運營商通過云計算相關業務還將增加2百億年產值。

  其他的云應用服務總和3年內將產生2百億左右年產值。

  觀點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杰:

  發展云計算不是要拼規模,而是要抓應用

  2009年,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親自邀請李國杰院士給省委中心學習組做了云計算的專題報告,就此廣東省正式推進云計算發展。李國杰院士對東莞云計算發展方向做了判斷。

  云計算究竟拿來干什么用?應該說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小企業還有廣大的老百姓。因為云計算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動態實時地優化調整資源。很多單個企業,最忙時需要上千臺服務器,但不可能為此專門買1000臺服務器。因為平常可能用到的只是上百臺,其他900臺大部分時間是閑置。云計算的好處就是實現資源調配,平衡不同企業間的需要,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所以發展云計算不要去拼誰的規模最大,關鍵是要用得好,有多少用戶。

  李國杰院士表示,云計算在全國很熱,但比較一下各地抓云計算的特點,很多地方都在建云計算中心,其實是在規模上做文章。廣東與眾不同,如建立云計算[FS:PAGE]產業聯盟,這是個正確的方向。云計算一定要從應用抓起。

  他說,現在國家也在制定全國的云計算發展規劃,各個省市也在跟上做規劃。云計算也在進行信息化升級,是信息化發展的另一階段。

  他認為,“兩化”融合迫切需要一些深度融合。廣東有很好的前景和需求,信息化與工業化的不僅僅是實現機械化、自動化,還要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目前很多傳統的機械加工企業,都變成了以信息牽頭的企業。以湖南企業“三一重工”為例,該公司的總工程師不是學機械制造的,而是學機器人的。“三一重工”正在做一個芯片,把大的電動機械變成機器人一樣,動作控制的環節非常嚴格。“三一重工”就是靠信息化來走在世界的前列,他們的信息化和工業化聯系得非常密切。

  東莞云計算產業鏈條

  云基礎服務層——全省最佳的云計算基礎設施服務環境

  在電信、聯通等運營商的積極推動下,東莞電信基礎設施水平先進,網絡帶寬資源全省居首位,為東莞發展云計算產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設施服務支撐。

  東莞電信當前有4個IDC機房,機柜容量達3600多個(僅次于深圳),城域網出口帶寬達670G,已超過廣州、深圳,位居全省第一,許多大型客戶如騰訊、優酷、土豆等互聯網服務商都將服務器放在東莞IDC機房托管。網絡質量等同于深圳、廣州,但單位網絡帶寬價格僅為深圳、廣州的1/2。

  到2013年,東莞電信出口帶寬還將擴至1600G,IDC機柜容量將增至5700個。同時將原有ADSL方式全部轉為FTTH(光纖到戶)方式,家庭速度由2M提升到20M至100M,政企客戶最高接入1000M,全面實施光纖化。

  中國聯通投資13.6億元在松山湖建設“中國聯通南方(東莞)生產研發中心”,2012年上半年已經正式動工,投產后將提供3萬平方米的標準IDC機房設施服務能力。“中國聯通南方(東莞)生產研發中心”還將作為中國聯通在南方的國際互聯網出口局、國際電路出口局和客戶服務中心。

  廣東廣電網絡公司將于2012年至2013年在莞投資10億元進行網絡改造和高清互動基礎設施建設,其中2012年東莞投資預算為5億元,年內可完成全市90%以上用戶的網絡雙向化改造。同時,廣東廣電網絡東莞分公司將配合中科院聲學所NGB項目在東莞開展試點實驗,實現200M有線寬帶入戶。

  此外,已經落戶東莞的世紀互聯云計算項目以及建設中的中科院云計算育成中心也將為東莞云計算產業發展提供基礎設施服務(IDC)功能。

  云平臺服務層

  提供云平臺服務的東莞本土企業主要是廣東電子工業研[FS:PAGE]究院、國云科技以及中科院云計算育成中心。目前東莞本土對于云計算平臺服務具有旺盛的需求,在政府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建設智慧城市的背景下,眾多企業需要通過云計算平臺服務提高企業信息化水平、提升團隊創新能力,打造產業特色應用,更早占領市場。

  云應用服務層

  目前,提供云計算應用服務的企業遍及東莞現代信息服務業界,包括宇龍通信、115科技、凌康電子、中大科技、依時利、開普互聯、華盈光達、新一信、華中科技研究院等一大批從事云計算應用服務的企業。

  東莞云計算產業鏈分布

  2011年9月至12月,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現代信息服務協會、廣東電子工業研究院“政、協、企”三方牽頭,聯合業界眾多云計算知名專家合力開展了東莞市云計算應用產業調研工作。通過為期三個月穩扎穩打的實地走訪、主題座談、專家論證,調研工作取得一系列實效,為東莞云基地的申報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專家并就圍繞東莞云計算分布情況提出云計算平臺建設需求的產業分布圖(見上圖一)。

  同時,調研以“需求”為導向,繪制出東莞云計算產業地圖,以更直觀的形式表達東莞產業需求。東莞各鎮街以自己原有的產業聚集優勢,提出云計算平臺建設需求的產業分布圖(見上圖二)

  從產業分布圖統計的數據來看,東莞在云計算發展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天然”優勢,紡織服裝云、電子政務云、制造云、設計云、中小企業云等都具有相當廣闊的發展前景,同時,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也是云計算集群的重點陣地。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相關文章

“智慧東莞”6000萬扶持物聯網產業

東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劉炯賢在東莞市物聯網產業發展形勢報告會上透露,市經信局制定的《東莞市促進高端新型電子信息產業(含物聯網)發展財政扶持實施細則》送審稿已報送市政府,計劃力爭到2012年東莞實現物聯網產值500億元。

08月17日 21:50東莞時間網

打造新興產業建設智慧東莞

智慧城市是最近幾年新提出的城市發展理念,是未來城市發展的新目標和新趨勢,是引領新經濟、新產業發展的戰略引擎。

01月17日 15:10廣州日報

東莞“智囊團”代表談“智慧東莞”

19位專家學者受聘東莞市特約研究員,昨舉行會議把脈東莞發展路向

09月02日 17:06東莞日報

東莞松山湖首創智慧林業管理 園區樹木有了“電子身份證”

松山湖1000棵樹都有了身份證,澆水、保養和維護,都用物聯網記錄起來了。23日,記者從松山湖獲悉,高新區將推廣智慧林業項目,通過物聯網技術為每棵樹安裝RFID電子標簽,實現對轄區內林木精細化管理。

12月24日 21:16南方日報

東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規劃

根據規劃,東莞以暢通、便捷、智慧的城市基礎設施支撐城市高速發展,以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提升“東莞制造”品牌,促進“東莞制造”向“東莞創造”邁進。

07月01日 16:21前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