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數據倉庫:讓中國物流實現智能蛙跳
如今,我國物流行業已進入了飛速發展的時期。云計算、物聯網和商業智能技術的引入,使“數據”帶來的巨大價值正漸漸被人們認可,它通過技術的創新與發展,以及數據的全面感知、收集、分析、共享,為決策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給中國的物流企業帶來了新的希望。預計到2015年,中國智能物流核心技術的產業規模達2000億元。但隨著國外大型物流集團競爭中國市場,中國物流企業的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普遍偏低,如何打破發展瓶頸成為中國物流企業前所未有的挑戰。
近日,Teradata天睿公司攜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舉辦了《物流企業數據倉庫和智能分析專項研討會》。會后,Teradata天睿公司全球運輸物流業總監Shaun Connolly接受了IT168記者的專訪。他告訴記者,中國的物流運輸企業發展非常快,遠遠快于歐美,而商業智能在全球范圍也是一個全新領域,中國的物流企業可以借鑒國外同行的經驗,這反而是一個巨大的機遇。

▲圖 Teradata天睿公司全球運輸物流業總監Shaun Connolly
企業級數據戰略的關鍵:數據的融合
Shaun Connolly指出,從企業級的數據戰略角度來看,數據是為了推導哪些客戶對公司來說有更高的盈利性。大量的物流運輸企業在運作中都采用RFID、傳感器等,這些技術能夠幫助企業節約成本。這是最基本的手段,企業應該把這些技術和設備采集的數據進行融合,才能發揮更大的價值。事實上,大數據能夠為企業挖掘出令人嘆為觀止的數據和價值。如果企業沒有有效運用大數據,沒有數據發掘的技術,就不能夠發掘數據的真相。
七年之前,使用商業智能或者數據倉庫工具的一般是公司的首席經濟師或者是精算師;現在,所有的數據已經接近實時,業務部門可以輕松地獲取和使用這些數據,比如通過智能手機。
而由于社交媒體及移動設備的盛行,企業需要分析了解的數據從傳統結構化數據演變到須納入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數據的力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認知和利用,決策者需要依賴這些數據做出決策。因此,數據本身的基礎是一樣的,但是人們使用的方式已經成為動態或者接近實時的方式。
相關文章
2020年中國物流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物流業經濟將逐漸擴張
從物流總額層面來看,2011-2019年,整體而言我國社會物流總額呈增長趨勢,但增速逐漸下降。2019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298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可以看出我國物流需求處于良好發展態勢。2020年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