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電網建設 或將引領全球
據CMEN消息,中國在智能電網建設上的進程,已經領先于世界。在進程建設上的領先是全面的。建成110千伏至750千伏智能變電站65座;建成并投運了覆蓋26個省市的243座標準化充換電站和13283個充電樁;投運11套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在15個省完成輸電設備狀態監測系統主站部署;已有9769萬用戶實現了用電信息自動采集;已在23個城市核心區建成智能配電網;已建成28個智能用電小區,服務平臺覆蓋3.5萬用戶。

在中電聯秘書長王志軒看來,目前我國在智能電網建設的大部分領域都走在世界的前列,尤其在應用方面。并且,我國智能電網標準和提案,越來越多地被接受,得到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認同。
據CMEN了解,四年來,國家電網制定并發布了《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規劃》,系統地提出了8個專業分支、26個技術領域、92個標準系列,推薦了22項核心標準。已編制或采用智能電網技術標準(含國標和行標)達到285項,發布了137項智能電網企業標準,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趨于完善,有力地保障了試點工程建設。
截至目前,國家電網公司在國際上率先制定并發布了包括7個技術領域、28個技術專題和137項關鍵設備(系統)的《智能電網關鍵設備(系統)研制規劃》,成為智能電網關鍵設備發展的指南。該規劃有效引導電力裝備制造企業提升研發創新能力,推動其轉型升級。“已有60項關鍵設備研制成功,并在試點工程中得到成功應用。”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部副主任沈江說。
這樣的共識已經形成:中國正在并已經成為世界智能電網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相關文章
滬松江區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產業化基地
積極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聚焦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抓緊建設智能電網、節能創能兩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完善松江新城南部區域概念性規劃。研究制定松江融入大虹橋商務區規劃方案。
智能電網是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突破口
人為破壞型創新,代表性技術是碳捕獲技術和清潔煤技術,它們或多或少和現有的知識和技術存在一定斷裂,但并沒有觸及到現有碳氫能源技術的根本。陳志的研究還指出,政府應該繼續推進能源市場特別是價格機制改革,以價格機制誘發能源技術的創新。...
智能電網應用推動儲能市場迅速發展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Lux Research的預測,全球針對交通工具與智能電網應用的電池、超級電容(supercapacitors)以及燃料電池(fuel cells)市場,將由2010年的214億美元成長一倍,在2015年擴充至...
如何利用RFID實現智能電網的設計
1.引言智能電網(亦稱為電網的智能化)是建立在集成、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設備技術、控制方法以及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針對現在電網系統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