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機器人"順德制造"亮相
隨著《男兒當自強》雄壯有力的音樂響起,一紅一黃兩只“南獅“開始起舞,舉獅、起勢、上頭、眨眼、上下左右搖擺,每一個動作都惟妙惟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一行停下腳步,稱贊不已,“這不僅是廣東特色,更是中國特色”。這是今年發生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首屆“全國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成果展覽”上的一幕。讓李克強贊賞和驚奇的是,醒獅的表演者不是獅子,而是兩臺智能機器人,且是中國企業自主設計和生產的。
這兩只智能機器人獅子正是佛山利迅達有限公司的創新結晶,也是順德裝備制造企業轉型邁向智能化的生動注腳。從不銹鋼加工到生產機器人系統,利迅達僅用4年完成了整個轉型升級,并研發出全球第一條整體水槽拋光機器人生產線。上周三,廣東省副省長陳云賢調研利迅達,也盛贊“現在的民營企業家很有底氣,能夠掌握全球第一的技術”。
霍錦添正是利迅達老板,他最初是進行不銹鋼生產銷售。隨著中國人口紅利消失,企業用工成本高企,他敏銳地意識到引入自動化生產線,用機器人替代人工,將是中國制造業的必然趨勢。霍錦添隨即和意大利INTEC機器人系統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以母公司不銹鋼銷售的盈利來“哺育”子公司機器人系統的研發生產。
2011年,富士康就曾公布三年內引入百萬機器人的計劃。本土順德企業也開始往機械制造自動化、智能化方向轉型。“這個就像電腦的普及一樣,每個制造業企業都將會用到。”霍錦添非常看好國內機器人的發展前景。7月,在全區星光企業授牌大會上他作為唯一企業代表發言。他表示,期望5年內將利迅達發展成為中國機器人系統集成商的前三甲。
在順德制造邁向順德智造這場轉型升級的戰役中,利迅達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成功的路徑并不復雜,機械裝備行業作為工業的“母機”,其長遠的需求依然存在,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如何抓住經濟發展的新需求。如利迅達就是瞄準了中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制造業成本不斷增加,需要使用機器人進行替代的大趨勢,從而找到了新的行業增長點。
當前,機械裝備業轉型升級壓力巨大。早在今年年初,順德機械裝備制造業商會換屆大會就發出預測,2012年是一個行業的“冬天”,發展并不樂觀。利迅達雖然不是起家于傳統的機械裝備制造業,但或許也傳達出一種思路:與其在殘酷的“紅海”中繼續進行殘酷的爭奪,不如尋找經濟發展的新需求,以科技創新開拓出一片新的“藍海”。
相關文章
明辨是非的智能機器人還有多遠?
在美國科幻小說家艾薩克•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說《Runaround》中,機器人Speedy被科學家派去執行危險任務,幾個小時之后卻被發現在原地繞圈圈,口中重復無用的指令。
移動互聯引爆智能終端 智能機器人浮出水面
仿佛在一夜之間,智能機器人跨入移動互聯網領域,并迅速成為行業熱點。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引發了智能終端的爆炸式增長,作為智能終端的全新形態,智能機器人正成為行業的發展趨勢。
物聯網應用“做減法” 智能機器人當管家
您未進家門,屋里的燈就被點亮、溫度舒適宜人;進門坐下,一雙拖鞋就被送到、還有一番噓寒問暖;過一會兒又能帶上您的寵物去遛彎。無需走運娶到超賢惠的妻子,物聯網智能機器人就能幫您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