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一代信息技術風云匯在京舉行
在中國電子學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EMC的聯合發起下,由中國電子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件學院、EMC學院聯盟共同承辦的2012新一代信息技術風云匯于2012年11月27日-28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功舉辦。
電子信息技術作為當今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支柱產業,特別是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新興技術,帶來了多種軟件、硬件和服務的融合,推動著電子信息技術格局和產業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和調整。2012新一代信息技術風云匯按技術領域劃分為四個板塊,分別是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專題研討,緊跟前沿技術的發展步伐,充分發揮了產、學、研的互動交流平臺作用,通過自由深入的對話和研討,拓展了學生學術視野,促進了電子信息領域未來人才的學術研究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
會議由中國電子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物聯網專家委員會副秘書長王新霞女士主持。Vmware公司行業解決方案經理姜大勇,Oracle公司合作伙伴解決方案中心總經理蘇東林,前IBM中國研究院副院長、金智教育首席技術陳瀅博士等分別就云計算策略、解決方案、發展趨勢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演講。EMC中國卓越研發集團北京研發中心總經理、EMC中國研究院院長劉偉作了精彩的演講,在對當前信息技術的現狀做了一個簡單的闡述后,又對云計算和大數據的發展趨勢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包括云基礎架構及大數據的技術框架等,強調了云計算和大數據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中的重要性。
IBM中國研究院信息管理與醫療衛生總監兼首席科學家潘越介紹說:“IBM研究院針對醫療數據的分析技術進行持續不斷的研究,其中比較有效性分析、基于病患相似度的分析以及基于臨床指南和臨床實踐模式的決策支持等技術已經接近實用的程度。目前中國正處于深化醫療體制改革的攻堅期,這些分析技術對于公立醫院積極應對支付方式的轉變、基層衛生服務機構醫療質量和效率的提高,將會產生巨大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富士通研發中心信息技術部部長于浩,東南大學射頻與光電集成電路研究所所長王志功教授,富士通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企業拓展部總監黃自力等分別作了精彩的主題演講,從概念到應用進行了圖文并茂的生動闡釋,贏得了現場學生的陣陣掌聲。王志功教授在會上做了“微電子神經橋--讓你肢體靈動”的主題報告,透露了下一個目標就是神經信號的傳遞和再現,即“通過電話、電視、互聯網等,人類實現[FS:PAGE]了音畫傳播和交流”這包括痛、溫、觸、壓等皮膚感覺和復雜的肢體運動,而“千里之外的蛤蟆互感互動”實驗,證明這個目標可以實現。報告中的“阿凡達之手”項目正是第八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的“特等獎”獲獎作品,該項目將在2013第四屆中國物聯網大會(//www.iotexpo.org/)上重點展示!
相關文章
RFID技術推動智能電網建設
隨著科技水平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球也付出了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枯竭等方面的代價,環保與能源問題成為不可回避的重要母題。而電網作為人類社會最大的能源輸送樞紐,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因此,提高電網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