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設實質推進 核心問題待突破
經過3年的發展,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已經從概念導入期全面進入實質推進期。在這一階段,迫切需要國家層面進行頂層設計,并發布智慧城市建設的相關參考指標,形成對智慧城市建設標準的共識。
《中國智慧城市發展評價與研究報告(2012)》和《中國智慧城市產業戰略研究(2012)》日前在由中國信息化推進聯盟智慧城市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賽迪世紀信息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智慧城市高峰論壇上正式發布。研究報告基于大范圍的調查研究,以13個城市為樣本,對國內智慧城市的發展現狀、問題、趨勢進行了深入研究。此外,面向智慧城市對支撐產業發展的影響,重新剖析了智慧城市產業新架構與演變趨勢。
“智慧城市建設可劃分為5個階段,即啟動、展開、建設、提升和完善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目前,國內智慧城市建設處于建設和提升階段。” 北京賽迪世紀信息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執行總裁路琨表示,經過3年的發展,智慧城市建設已經從概念導入期全面進入實質推進期,在這一階段,迫切需要國家層面進行頂層設計,以解決當前各地智慧城市建設各自為政的狀態,并發布智慧城市建設的相關參考指標,形成對智慧城市建設標準的共識。
智慧城市已成燎原之勢
《中國智慧城市發展評價與研究報告(2012)》顯示,目前國內智慧城市發展主要呈現三大特點:一是全國智慧城市建設已成燎原之勢。二是智慧城市建設凸顯共性和個性的融合發展。三是跨領域、融合性的新興產業集群逐漸顯現。為此,該研究報告提出兩大建議:智慧城市建設需合理統籌規劃,創新發展思路;智慧城市建設需以信息資源為核心,堅持平臺化、集成化發展。
“當前智慧城市建設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點。” 路琨表示,各地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既要充分考慮智慧城市建設的共性因素,更要突出城市自身的個性和特色。目前來看,大多數城市都能緊密結合城市定位和自身特色,確定智慧城市發展目標、思路與突破點,打造獨具特色的城市品牌。從全局來看,經濟發達地區的智慧城市建設走在前列,可以看出,智慧城市集中分布在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但不容忽視的是,中西部也有一些區域,如武漢城市圈、成渝經濟圈等城市相對集中的地方,在積極開展智慧城市建設。
此外,各地智慧城市建設途徑不一,有的與城市發展目標相結合,有的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如北京將“文化智能傳承”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目標之一,充分體現了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的需求;東莞充分結合其[FS:PAGE]“世界工廠”的工業基礎優勢,重視智慧應用建設與智慧產業協同發展;綿陽作為國家重要的電子信息科研生產基地,將電子信息產業打造成為綿陽市的龍頭產業,引領全市經濟創新發展;揚州則突出以人為本,以服務大局、服務發展、服務民生為中心,深化信息技術在城市服務領域中的應用,在智慧民生領域全力打造國家級示范工程。
核心議題亟待解決
中國信息化推進聯盟秘書長劉獻軍認為,今年是 “十二五”規劃進入全面實施的新階段,也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應用,智慧城市建設掀起一輪新的熱潮,全國各地紛紛加大信息技術在城市管理、服務和運行中的應用,智慧城市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然而,在城市競爭力提升方面,仍面臨著源于能源消耗、交通運輸等方面的嚴峻挑戰,諸多問題正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障礙。
路琨認為,自2009年美國提出“智慧城市”概念以來,以智能化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交通、公共設施、醫療、環保、公共安全、政府服務和教育等方面的智能實踐和應用效果逐步顯現。智慧城市作為最具創造力的城市形態,已成為全球城市發展的戰略選擇。國內智慧城市建設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眾多城市迅速開展,隨著智慧城市熱潮興起,盲目跟風建設、項目倉促上馬及信息資源難共享等一系列問題逐漸顯現。很大程度上,這些問題的產生源于城市管理者對智慧城市建設方向的不清晰、對建設目標的不明確。
智慧城市是現代化城市建設的戰略性目標,其建設任務主要包括感知環境、創新經濟、智慧服務、市民幸福、智能治理,可謂方方面面,是一個系統工程。因此,要想達成智慧城市目標,除了政策引導、技術推動、需求拉動等手段以外,各城市管理部門迫切需要有智慧城市相關科學研究作為參考。
“客觀、清晰認識自身智慧城市建設現狀與問題,了解國內外智慧城市建設的成功經驗,能有效指導今后發展重點和建設方向。” 劉獻軍表示,探討智慧城市頂層設計、建設模式、重點應用、運行策略、智慧產業發展等是各界目前共同關心的核心議題。這些核心議題的解決,可以解決各地智慧城市實踐面臨的切實問題,探索智慧城市建設路徑,促進城市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提升城市創新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與城市綜合競爭力。
據路琨透露,工業和信息化部特別重視智慧城市相關工作,在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注重在自主創新的基礎上,推進智慧城市相關標準的制定。目前,正在通過制定規劃[FS:PAGE]統籌全局、全面部署。
國內外廠商機會均等
智慧城市建設的巨大產業機會吸引了眾多國內外企業置身其中。在此過程中, IBM無疑是先行者。IBM大中華區方案軟件集團總經理夏然表示,自2009年發布智慧城市理念以來, IBM就沒有停下過自己的腳步。
從中國方面講,IBM軟件集團以智慧城市研究和實踐的先行者身份,基于整體規劃設計、關鍵技術和實施保證三大優勢,積極響應中國政府“十二五”規劃所提出的“從戰略高度提高城鎮化質量、推進城市生產、生活和管理方式創新”的重要智慧城市發展舉措,推出了“慧典先鋒計劃”。今年年初,江蘇省鎮江市就通過融合研發力量、軟件硬件產品和服務以及IBM智能運營中心解決方案于一體的綜合舉措,搭建了鎮江市城市公共交通系統指揮中心,提升了當地交通運輸系統。
在智慧城市建設上,國外企業具有先發優勢,是否意味著國內企業的起步時機已經落后,發展也會落后呢?
“兩者機會均等。國內很多企業像神州數碼、太極等,很快就跟上了智慧城市的建設節奏。國內企業轉型很快,再加上各地政府在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選擇企業的標準不一樣,國內企業不一定輸給國外企業。”路琨說。
劉獻軍介紹說,國內涌現出很多優秀企業和解決方案。神州數碼(中國)有限公司、青島龍泰天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金數據系統有限公司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推出了一系列針對智慧城市應用的解決方案。
青島龍泰天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迎東向記者介紹說,該公司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是“眾e通”,“眾e通”的項目背景就是以社區信息化推進為基本目標,綜合采用云計算,物聯網,三網融合等先進技術建設一體化信息系統,為社區民眾提供完善的信息化智慧生活服務。
相關文章
現代邊緣、無線和堅固的物聯網無線網關如何幫助改善智慧城市
部署在智慧城市中的大多數物聯網或工業物聯網都會生成大量數據,這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都是完美的。但是,要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意義的東西,需要按時處理和交付。例如,智能城市交通監控系統使用多組物聯網傳感器和攝像機來收集現場數據,然后...
為何說物聯網安全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石?
疫情大考下,眾多智慧城市的技術應用在戰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策、社會、技術和實踐背景等四維利好的推動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蓬勃發展。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支出規模將達到180...
大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五大應用
智慧城市是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熱詞。隨著涌入城市的人口穩步增加,以及對更好地處理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舊金山和首爾等幾個城市正在試驗新興技術,使他們的城市更加智能。這些新趨勢技術包括物聯網(IoT)和大數據,它們徹底改變了我們分析人...
彈性智慧城市需要監控視頻數據
COVID-19告訴我們,城市在管理和遏制危機方面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如《今日城市》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后COVID之路需要改變市政思維——從建設“智慧城市”到建設“有彈性的城市”。當我們開始關注在這種比例的大流行之后生...
十位院士對智慧城市的理解
隨著杭州宣布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以及廣東政務云3億元大單的“空降”,智慧城市的話題一直處在新基建浪潮的旋渦中心地帶。一方面,北上廣深杭、雄安、濟南、海南都盯上“智慧城市第一城”的金字招牌,試圖通過新基建政策加持,推動一把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