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為大武夷旅游添翼
“來之前,我已經登錄武夷山體驗網詳細摸底過,還在網站里體驗了一把3D"云游",瀏覽了武夷山優美的風景。”7日,來自福州的游客楊女士一下火車,就直奔預訂酒店。她笑著說,信息化時代,旅游也變得簡單起來。
拎著沉重的行李找酒店,花幾個小時排隊買景區門票……旅游遭遇的這些煩心事,如今正隨著“智慧旅游”項目的建設得以緩解。點擊鼠標,使用智能手機,就如同打開了一張活地圖,實時獲取吃、住、行、游、購等各方面的旅游信息。甚至不必行萬里路,在網上就能身臨其境游歷一番。而這一切,在南平正逐步成為現實。
建設“智慧旅游”,我市早有動作。2010年,武夷山市政府與中國電信福建分公司簽訂了《共同建設“物聯網武夷示范區”的合作框架協議》和《物聯網武夷山示范區一期工程智能旅游項目合作建設協議書》。當年12月,數字營銷平臺和武夷隨身游平臺上線試運行。同時,武夷一卡通平臺的發卡、充值、刷卡等基本功能開發完成,今年8月份在大安源景區投入使用。電子商務平臺景區門票、特產預定功能開發也相繼投入試運行。
今年5月份,武夷山躋身首批“國家智慧旅游試點城市”。“智慧旅游”項目圍繞旅游六要素及旅游營銷,采取智能化設計,對旅游景區及旅游城市進行智能化資源整合和提升,延伸旅游產業鏈條,充分利用中國電信完善的3G網絡與景區內公共WIFI信號覆蓋,改善旅游環境,并以此提升休閑、度假旅游城市品牌,逐步實現旅游預訂,游客在武夷山境內的落地服務、武夷旅游資源的營銷以及手機的隨時隨地服務功能。
市旅游局局長溫秀美介紹說,“智慧旅游”建設對于推動我市旅游的科學發展、跨越發展至關重要。實現“智慧旅游”,不僅能有效應對旅游業快速發展給景區資源環境帶來的巨大壓力,還能通過資源共享和整合,提高旅游業的附加值,促使旅游業發展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我們將努力打造智慧旅游、智慧服務、智慧商務、智慧管理的旅游運作新模式,真正實現“旅游咨詢一覽無余,旅游交易一鍵敲定,旅游體驗一試成功,旅游信息一看便知”。《千億旅游行動計劃》也提出了加強旅游公共設施與平臺建設,對智慧旅游城市平臺建設項目給予重點支持。
中國電信南平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一些較為偏僻的景區(點),連手機信號都難以全面覆蓋,自然談不上“智慧旅游”。可見實現“智慧旅游”,勢必要依托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因此,推動智慧旅游的過程,實際上有助于地方基礎設施改善、接待水平提升,給當地群眾[FS:PAGE]的生活也能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
相關文章
中國電信與旅游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推智慧旅游
5月15日,國家旅游局和中國電信集團公司關于共同推進智慧旅游發展的合作協議在京簽署。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董事長王曉初代表雙方簽署協議。
重慶將推出多項“智慧旅游”服務
5月18日消息,在中國旅游日來臨之際,重慶市將推出手機App、街景地圖虛擬旅游體驗和多項讓利惠民措施,讓更多游客體驗到新技術與旅游結合帶來的便利。
三亞智慧旅游年 旅游信息獲取方式更智能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旅游者對旅游信息獲取方式要求更智能、更科技、更人性、更自助。30日,記者從三亞市相關部門獲悉,外國游客在三亞旅游時遇到語言不通,只需通過電腦就可以實現多語種翻譯機幫忙。
物聯網技術在智慧旅游中的應用
建立智慧旅游平臺 做游客出行“智囊團”
昨日,洛陽市市長李柳身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過去五年的工作做出回顧,其中提到,5年來,牡丹文化節升格為國家級節會,洛陽市被評為“中國牡丹花都”,新增 5A級旅游景區4家,成為全國旅游標準化試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