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云、移動和數字內容將決定電信公司轉
國際數據公司(IDC)認為,亞太區電信公司轉型最多只走過半程,前路依然坎坷。
電信運營商已經認識到,如果不能緊跟時代延伸市場拓展,他們將會陷入無情的死亡漩渦。
IDC 亞太區電信研究首席分析師、移動業務研究負責人Adrian Dominic Ho 認為:“如果電信運營商認為憑借其傳統電信服務就能實現長期增長,最終就會自食其果。”
“未來兩三年的電信運營商應該會發生蛻變。到那時,其傳統網絡接入服務應該只占其總收入的不到 40%。”
亞太地區電信運營商幾乎在所有傳統電信服務領域都不斷受到自由競爭和定價的重重壓力。不過,轉型正在加快步伐,一些電信運營商已經鼓起勇氣,大膽突破,擁抱 eICT 世界帶來的廣闊機遇。
亞太區目前正迅速邁向城市化,人口結構急劇變化,人口迅速膨脹。所有這一切都推動著本地區各種 eICT 服務需求的增長。這一趨勢促使政府及醫療保健機構推進現代化和自動化,以滿足本地區人民以及雄心勃勃地致力于在本地區參與競爭和進行擴張的跨國公司和富裕消費者對相關內容的需求。
“未來的增長恰恰取決于他們如何應對云、移動和數字內容這三個密不可分的因素的推動。”
云和移動的發展機遇已經得到持續關注和深入探討,并將繼續推動 eICT 產業的過渡,數字媒體和內容是電信公司下一步所應該重視的,因為到 2016 年時,這一領域將成為總值超過 550 億美元的市場。其中應包括在如下領域的機遇:
- 機器對機器技術(M2M)
- 消費應用和商業應用
- 電子商務和移動商務
- 移動廣告業務
- 媒體內容
- 電子醫療
- 社交媒體平臺
Ho 認為:“內容和數字媒體應成為許多電信運營商手中的王牌,這會幫助他們重新贏得已失去很久的客戶的青睞和親密度。”
“過去的 12 個月中,電信運營商收購活動頻繁,許多公司愿意支付溢價,這也突顯了期望值的高啟與現實情況的對比。”
我們以最新的 IDC 研究報告和 IDC 亞太區和各國分析師之間的內部討論為基礎,做出如下 2013年電信業的十大預測。這些預測涵蓋了亞太區電信業的主要發展趨勢,這些趨勢會對該地區產生重大的經濟影響,或對該地區市場產生長遠的影響。這些預測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市場進展”
預測 1:邊緣市場將成為新的競爭前沿
過去幾年來,電信業對邊緣市場的投資不斷升溫,有若干原因:經濟的快速增長,有利的人口結構和良好的投資回報估值。亞太區擁有幾大前景廣闊的邊緣市[FS:PAGE]場,包括:緬甸、孟加拉國、柬埔寨和斯里蘭卡。這些國家的特點是他們都已走出經濟困難時期,目前經濟呈現強勁的可持續增長勢頭。
第二類:贏得青睞
預測 2:平板電腦的拐點:從附屬品到業務生產率工具
平板電腦不再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附屬產品,而是已經到達一個拐點,成為許多人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視頻、商業應用和社交網絡都是在平板電腦上得到廣泛使用的應用程序,幫助人們完成研究、協作等功能,并實現移動辦公。導致這一拐點的出現有若干主導因素。Windows 8 平板電腦的推出是其中之一,它有潛力成為事實上的企業版平板電腦。此外,7 英寸平板電腦的出現也將刺激新興市場的需求。
預測 3:智能手機之爭邁向高端 為移動生態系統拓展機遇
未來數月,隨著若干平臺的復蘇,特別是高端市場,消費者有望擁有更多的選擇。2013 年,我們將親歷 4G 的崛起或LTE手機的上市,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之爭將繼續,正像我們在2012 年曾經歷過的低于100美元的低端手機之爭一樣。首先出臺的高端手機是搭載 Windows 8 的手機,Microsoft/Nokia 希望能依靠它重新成為智能手機市場的有力競爭者。黑莓有望在 2013 年第一季度推出已經姍姍來遲的黑莓 10(BB 10)。
預測 4:數字內容的優勢 - 智能終端的崛起,LTE 鋪平道路
過去幾年來,電信運營商一直致力于建立數字內容產品組合。這包括培養獨立軟件廠商(ISV)和開發者,創建面向個人市場和企業市場的應用,收購內容供應商和對新媒體投入巨資。有些電信運營商還加入了收購熱潮,將社交平臺、門戶網站和云解決方案供應商都作為其收購目標。
第三類:利用相互依存
預測 5:多渠道是惟一的渠道 - 高度競爭的客戶
本年度和未來一年各企業面臨的頭等要務是市場擴張和以客戶為中心,提高客戶滿意度,從而增加每個客戶支出中的份額占有率。IDC 認為,亞太區將有一個預計可達 22 億美元的巨大的呼叫中心市場。呼叫中心行業正經歷快速轉型,無論對于消費者推動還是企業推動的業務而言,客戶生命周期管理都將成為頭等要務,因而該領域成為企業投資重點,電信運營商尤為如此。未來的呼叫中心將不可避免的成為多渠道呼叫中心。
預測 6:下一個大手筆 移動的勝利
每個大企業都會仔細審視移動,評估 BYOD (自帶設備辦公)或者利用移動性實現客戶生命周期管理。每個服務供應商都會建立其移動戰略,因為這將是一個沒有人愿意錯失的巨大市場。IDC 認為,大多數服務供應[FS:PAGE]商將在未來一兩年內建立專門的企業移動業務部門。
預測 7:電信公司與OTT內容提供商交友,而不是樹敵
電信運營商與OTT內容提供商曾經關系緊張。由于擔心淪為“純管道提供商”。長期以來,全球的電信運營商都在探索捕捉市場機遇的措施,要么成為自主內容供應商,要么通過帶寬限制,在某種程度上管控第三方內容提供商和在線視頻及VoIP服務供應商的網絡接入。IDC 認為,OTT內容提供商現在希望與電信運營商展開合作有諸多原因,其中就包括聯合創新解決方案,市場進入策略和平臺提供。
第四類:帶來創新
預測 8:轉變的ICT 能力 致命武器
據 IDC 調研顯示,大多數企業的CIO都感到電信運營商需要加深對他們的理解。垂直解決方案,以及 ICT 解決方案對核心業務流程的配套支撐將是未來幾年電信運營商在 ICT 領域取得成功的關鍵。致命武器將包括云協調配置和聯合能力,客戶生命周期管理和管理移動性服務等。
預測 9:云進入垂直行業 以規模取勝
IDC 認為,隨著企業部署云技術越來越駕輕就熟,他們將尋求能滿足其特定行業需求的云供應商。未來數年,云服務將重點向垂直行業發展,技術、業務流程和服務將針對特定行業進行定制。這包括了針對特定行業需求的定制的全套云服務,從 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SaaS(軟件即服務)到 PaaS(平臺即服務)。
預測 10:機器對機器服務(M2M)起飛 迎來黃金時代
過去,M2M 技術對于運營商的底線收益而言僅發揮微不足道的作用,其服務項目僅限于車隊管理和基本的監控服務(儀表讀數)。隨著圍繞實時分析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及與地方政府及醫療保健機構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成為企業獲得全面成功的關鍵,M2M 技術在未來數年的起飛將成定勢。
相關文章
從M2M到物聯網運營商面臨三道關
首先,國內三大運營商現有的M2M產品尚未成熟,只在GRPS遠程監控、遠程控制等領域形成了具體產品,而這些產品也沒有形成體系化,大部分僅具有感應和傳輸功能,并不具備物聯網智能化處理的要求。因此,統一產品標準和數據接口,重點扶持相...
同方與中國移動合作開通M2M物聯網應用
中國移動將以南方基地為依托,以"電子商務、終端創新、移動互聯、手機郵箱、應用下載、物聯網"為六大創新方向。中國移動已在31個省(區、市)開通M2M物聯網應用。
M2M:物聯網現階段突破點
近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與江蘇蘇州市政府簽訂了“感知中國”應用中心——蘇州項目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將以“無線城市”為主體,重點開展TD與物聯網融合的應用開發和推廣。
中移動物聯網M2M終端產品達300萬臺
中國移動高層4月28日透露,中國移動在物聯網領域產業化已經取得初步成效,M2M(機器到機器)終端數已經達到300萬臺,年增長超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