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的創新應用
云計算的落地應用情況是怎樣的?對很多關心云計算、踟躕于自己公司是否要進行云計算部署的CIO、CEO們來說,這是他們最為關心的問題。2010信息網絡創新年會發表報告稱,云計算、物聯網應用和移動互聯網領域的骨干企業增長速度都超過了50%,發展勢頭迅猛。
除區域云計算平臺之外,在具體的云計算應用中,云存儲、云安全、在線辦公等應用成為目前應用最廣、最實際的云計算應用,更多廠商,從這些應用中窺得了自己行業的轉型機遇。
越來越近的云計算應用
“現在給大家顯示一個模式,這個模式是我用臺式機寫的,然后利用這里的筆記本做了一些修改,我又瀏覽了一遍,現在我直接用這里的電腦上網,顯示應用,同時打開我的文檔,希望大家稍等一會”,6月23日,在大連軟交會分論壇之一,由《互聯網周刊》承辦的2010云計算應用發展高峰論壇上,百會公司的市場總監余凱并沒有攜帶演講PPT,而是用這樣一種“在線”的方式開始了他當天的演講,而他所使用的在線辦公產品,正是百會的百會秀秀——百會公司推出的在線辦公產品。
基于網絡的輕應用,成為百會推出的在線軟件的定位。“3G是近年的熱點,但3G雖然路修好了還是沒有跑起來”,余凱認為,沒有接近消費者的應用出現,網絡的發展、云計算的發展就永遠無法實現人們所期望的價值。
實際上,如果將云計算的應用層次分為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三個級別,在線辦公提供的正是最上層的SaaS服務。而比之Salesforce.com的SaaS主要提供面向企業的ERP服務不同的是,在線辦公直接面對的即是單個消費者——云計算正以一種接近普通消費者的方式漸進著。
“云計算發展到今天,可以看到:對于普通的互聯網用戶,大家會覺得云還在天上,看不見摸不著,不知道有什么好處,不知道怎么應用”,余凱認為,百會寫寫、百會秀秀、百會格格、百會文件……百會公司的產品幾乎涵蓋了在線辦公的所有需求:在線文檔、在線表格、企業郵箱等等,成為在眾多云計算應用中,最為接近消費者的云計算實踐。
從獨占到租用的方式就是商業模式的變革,云計算正是如此把原來的計算能力、儲存資源,就是大公司獨享的資源變成大中小用戶都可以使用的資源。
目前,百會的在線辦公產品都面向普通用戶免費,那么,如何盈利?百會表示,隨著云計算應用的成熟、使用在線辦公軟件人數的增多,百會將采取面向普通用戶依然免費,而面向企業開放[FS:PAGE]個性化應用采取收費的方法。
對很多人來說,云計算還只是充滿金屬質感的技術術語,而實際上,云計算作為一種資源利用模式,一種商業模式,已經與消費者越來越近。比如,電子書的發展。
漢王科技董事長特助兼戰略總監張磊認為,“電子書應用與云計算關系密切,它啟發了我們對于云計算商業模式的思考”。實際上,亞馬遜電子書Kindle的成功就在于它擁有一個巨大的資源池:亞馬遜書店、Kindle與很多出版社聯系在一起。它的成功在于它背后有一大片的云。有資源池并能實現資源池的利用和盈利,成為很好的商業模式。目前,電子書本身的銷售額是紙書的1/4到1/3,由于電子書定價比紙質書便宜,從數量上,電子書已經遠遠超過了紙書的銷量。
云計算的網絡技術功課
隨著在線辦公、電子書閱讀、云存儲等等云計算應用的普及,這樣一個問題凸顯出來:這些基于網絡的應用,對網絡的要求是不是越來越高?
Riverbed大中華區產品市場總監丁偉認為:如果說,三四年前,數據大集中是IT的核心問題之一的話,那么對于云計算時代,IT架構優化、網絡加速就是當下最關鍵的問題。“數據大集中就是把分散的數據集中到總部,集中到總部之后,可以通過虛擬化的方式實現云計算的各種應用。而數據大集中了以后,分公司有海量的數據需要從總部來索取,這樣,廣義網傳輸的壓力比較大,網絡加速的意義也就凸顯出來了。”
對基于網絡的各種云計算來說,網絡加速并不是指網速,而是網絡數據傳輸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把廣義網比作IT高速公路,那么網絡加速解決的,正是如何讓高速公路的運行更快速,不堵車。
今年4月,Riverbed和神州數碼達成合作伙伴協議。神州數碼成為Riverbed中國區增值分銷商,借助神碼的渠道,Riverbed所提供的廣域網優化解決方案將進一步得到落實,使得企業無需增加帶寬和服務器就能成功提高遠程站點和移動員工的應用性能、搭建私有云、提供企業網絡和應用可視性。Riverbed的網絡優化設備應用重復數據刪除技術和TCP協議優化等,做了云計算的網絡技術功課。
實際上,對于云存儲這種云計算應用形式來說,重復數據刪除技術顯得十分重要:在我們存儲的數據和文件里,有很多文件經過反復修改,造成了大量重復的資料,這時,重復數據的刪除實現后,網絡優化的效果就變得比較明顯。而TCP協議優化則主要在企業內部收效顯著:知道協議怎么握手,把它握手的時間相應縮短。不是限制流量,是優化流量,成為網絡優化公司對網絡環境、對云計[FS:PAGE]算時代網絡環境改善的基本原則。而網絡環境的優化,則是實際的為基于網絡之上的云計算應用打下了基礎。
《互聯網周刊》2010云計算應用發展高峰論壇嘉賓觀點
大連市副市長 戴玉林:云計算的盈利模式很重要
云計算應用,我想問題的出發點首先要想到它的盈利模式在哪。一個新的技術、一個新的創新如果不能市場化,不能得到市場的認可,從而不能帶來利潤的話,它的發展就會帶來瓶頸。因此這個問題顯得尤為重要:在中國,怎么樣通過互聯網這個平臺把各方面資源調動起來,從而參與,實現共贏,都能夠節約成本或者是取得利潤。從政府部門來講還能夠取得一定稅收,這是我所關心的問題。
IBM大中華區云計算中心總經理 朱近之:中國用戶需要彈性平臺
談到云計算,在中國其實跟美國的情況不相像。在美國,客戶主要關心的是怎么降低成本,怎么控制成本。在中國,客戶的出發點,則是比較偏向于如何利用云計算發展我們的增值服務,如何提供更多更快的新的業務給我們的客戶。針對中國市場的特點,我們云計算廠商可以怎么做?從切入點來說,中國的云計算實踐可以從電信、政府、中小企業的角度出發。同時,因為中國客戶需要的是彈性,中國的人口多,中國的網民在全球也最多,中國的業務爆發性比較強。對應于此,它需要的是有彈性的支撐平臺。云計算平臺作為一個IT平臺,是我們業務后面不可或缺的一個工具。
英特爾公司軟件與服務事業部中國首席研發官 楊誠:人帶領機器的時代到了
計算機技術發展至今,已經從設備帶領人過度到了人帶領設備。在PC時代,人們習慣于擁有一個PC,然后所有東西都是以PC為主。現在不同了。大家開始思考的方向變了:我需要做什么事,我需要什么設備來配合我要做的這個事。產品變得越來越個性化。而云計算就是實現這個愿景的條件:按需所取,保證了高效,以及絕對個性。總結來說,第一,云計算因為不貴,所以珍貴——它能夠讓東西很便宜,讓大家都能夠享有;第二,因為不繁,不會犯錯,所以非凡。怎樣做到?那就需要安全的、簡化的,而且是開放式的標準。
VMware高級產品經理 吳啟新:云計算的實際落腳點在于虛擬化
實現云計算真正的落實點是在虛擬化,通過虛擬化再加上嚴格的控管之后,把一個已經虛擬化好,可以管理的過程提供給用戶。VMware擅長于虛擬化技術和解決方案,同時,我們也在嘗試,在開放的虛擬化平臺或者云計算平臺上做一些普適的應用,比如說電子郵件服務。企業開通一個電子郵件的帳[FS:PAGE]戶,一年的維護費用大概是30和60美金,而如果在云計算平臺上開一個電子郵件帳戶,一年的維護費用5美金,這樣的對比是明顯的。
漢王科技董事長特助兼戰略總監 張磊:
云計算引領閱讀的文藝復興
如果只是簡單地把文章的內容從紙張復寫到電子屏幕,這不能夠稱得上文藝復興,反而是閱讀的回光返照。閱讀的文藝復興是讓讀者,就是像5A圖書館一樣,可以讀到自己想讀的內容。云計算對我們來說是個機遇,怎么讓讀者“讀其所想”?如果能有一個人類的閱讀云計算資源池,那就有希望:獲取知識的時間有望大大縮短,比如說讀15分鐘可以獲取與以往兩周時間才能獲取的知識。這是云計算給內容廠商、出版編輯行業的共同挑戰和機遇。
百會數字科技銷售總監 余凱:云計算推動第二次信息化浪潮
對中國企業來講,從中國的企業信息化現狀可以看到,在信息化的第一次浪潮中,首先是大中型企業成為中國企業信息化的第一波浪潮的最大受益者。這個過程我們獲得了很多成就,但是這個過程的成本非常高昂。而云計算模式的廣泛應用,將推動中國企業信息化建設第二波浪潮,在這第二次浪潮中,所有企業都能獲益,尤其是那些無法購買昂貴硬件設施的中小企業。而我們所從事和努力的在線辦公軟件,即不在本地存儲數據和文檔,通過便捷的在線形式使用和分享數據。就像沃爾瑪的“一站式購物”一樣,我們所做的就是“一站式云應用”、“一站式辦公”。這樣,可以完成企業的信息化過程,也實現了個人進行文件處理的便捷化,解放了終端對人們的束縛,才是云計算的精髓,也是其帶來的顛覆式變革。
Riverbed大中華區產品市場總監 丁偉:網絡“低碳”其實很重要
當云計算應用更多基于網絡,網絡加速、網絡優化的價值就凸現出來了:Riverbed做網絡基礎設施,好像普通的客戶端用戶很難體驗到。但這種“感覺網絡快了、好了”的感覺積累起來,就折射出巨大的優化作用,低碳作用,成為一個幫助企業綠化、省碳的設備。而當云計算應用越來越廣泛、用戶越來越多,傳輸耗能的降低就會變得格外明顯,這就會成為一種的革命性的東西。
相關文章
云計算的未來是什么?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很多人不得不宅在家里,這場疫情之中,很多線下實體店遭受了巨大的沖擊,但是很多互聯網企業卻在這次疫情之中賺的盆滿缽滿。我們可以發現由于無法在辦公室辦公和會議,很多公司開始了遠程辦公和遠程會議;由于醫院人...
如何選擇云計算物聯網平臺
企業的云計算物聯網平臺必須監視物聯網端點和事件流,分析邊緣計算和云平臺中的數據,并啟用應用程序開發和部署。物聯網(IoT)是當前計算世界中最熱門的概念之一。云計算物聯網平臺甚至可能在宣傳和炒作規模上超過物聯網。但是,這兩者...
云計算工作負載需要哪些保護
組織出于各種原因采用多個云平臺,例如提高效率和分配計算資源。根據《2021年Flexera云現狀報告》,92%的企業采用了多云戰略,80%的企業采用了混合云戰略。但這些企業也經常經歷管理復雜性的增加,這會影響安全性并增加風險。...
云計算專家如何彌補網絡安全技能差距
導讀:網絡安全技能的差距如今仍然是一個現實問題,但最終可能會解決。根據(ISC)2公司發布的2020年網絡安全勞動力的研究報告,網絡安全技能差距正在縮小。網絡安全技能的差距如今仍然是一個現實問題,但最終可能會解決。根據(ISC...
上海電信借AI、云計算等手段為復工人員保駕護航
正月已過,各地陸續按下了復工復產“快進鍵”,復工、抗疫要同時兼得,社區、園區、企業辦公樓、商鋪、批發市場等成為防疫抗疫“重點戰場”。在魔都上海,一大批“黑科技”正在加入“復工抗疫”戰,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等紛紛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