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建議建設立體停車庫 推廣城市智能停車誘導系統
政協委員建議建設立體停車庫,推廣城市智能停車誘導系統
多管齊下破解城市停車難
“停車難”是許多城市的通病。市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收到的提案中,許多政協委員對破解城市“停車難”提出建議。民盟福州市委會建議,將建設立體停車庫作為突破口。委員黃川則認為,要多管齊下,完善停車位規劃,推廣城市智能停車誘導系統,破解難題。現狀:停車位缺口大
王先生最近開車從西二環到東街口辦事,車程不到20分鐘,但找停車位花了半個小時。這不光是王先生的遭遇,隨著福州機動車保有量增多,越來越多的案例凸顯出福州停車位規劃的滯后。
據調查,截至2010年底,福州市機動車保有量約130萬輛(其中私家車約25萬輛),其中市區約50萬輛。如果按國際通行標準,每輛車需配1.42個泊位來計算,全市需要停車位至少在184.6萬個以上。
根據市規劃專家的調查,福州二環內現有停車泊位9.37萬個。其中公建、住宅配建停車位為8.82萬個,路外公共停車位為1994個,路內停車位為3482個。停車泊位多分布在鼓樓、臺江地區,但這兩個地區的需求量相應也多,供給和需求之間的缺口大。據研究顯示,像臺江區的停車泊位缺口達2萬多個,鼓樓缺口在1萬個以上。立體停車庫:最經濟的停車選擇
福州停車難,難在哪里?福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交通研究所總結了4個原因:停車設施嚴重不足;亂停車現象嚴重;立體停車場建設力度不足;停車管理有關政策法規不健全。城市里寸土寸金,建設立體停車庫被認為是最經濟、最有效的解決方式。
實際上,立體停車庫在福州并不是新鮮事物。2005年,湖東路凱捷大廈引入民資,建立福州市第一個立體停車庫。此外,大利嘉城、市按摩醫院公交站東側、萬達廣場、信和廣場、新華都廣場等公建項目都建設了地下兩層升降橫移式立體車庫。但這些車庫大多并未對外開放,主要是自用。
據統計,福州現有立體停車庫約800個,而北京超過2萬個,上海超過1萬個。在福州市全部停車泊位總數中,立體停車泊位所占比例小,與臺北市立體停車泊位在全部停車泊位中所占95%的比例相比,相差甚遠。對策:加大政策引導和資金投入
既然立體停車庫是解決城市停車難的良方,但為何沒有形成規模呢?據了解,建造并維護立體車庫,投入的費用不是個小數目。以地下平移升降式車庫為例,每個車位的造價為2萬多元,后期維護成本也偏高,存在成本高、回收慢的問題。
為此,民盟福州市委會提出,要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涉及項目審批行政部門[FS:PAGE]主動對接服務,加快審批進度;鼓勵有停車需求的在建、已建項目建設立體停車庫,最大程度利用現有土地資源,方便周圍居民出行及停車。如閩江北岸中央商務區里的在建樓宇可建設立體停車庫,可鼓勵市一醫院外停車場以及中亭街地下停車場等進行升級改造。
與此同時,給予立體車庫優惠政策。如對設置50個泊位以上的平面式或30個泊位以上的立體式公共停車場,可免繳城市配套費,同時實施營業稅部分減免優惠。鼓勵單位利用廢棄廠房、閑置用地興建公共停車場,發展立體停車場。將占道停車場收入補助公共停車場建設,特別是立體停車場建設。建議:推廣城市智能停車誘導系統
除了加大停車場規劃投入,一些委員還建議通過加強停車管理,最大程度提高泊位利用率,解決停車難問題。
委員黃川建議,完善和改進城市智能停車誘導系統,并在全市加速推廣運用。這個系統可實時提供停車場(庫)的位置、車位數、空滿狀態等信息,指引駕駛員停車,能夠減少尋找停車場耗費的時間,提高整個交通系統的效率,緩解路網壓力。此舉還可引導市民在有泊位的停車場停車,改善位置不佳的停車場的經營狀況,從而刺激加大停車位供給。
黃川還建議細化“咪表”泊車管理,引導車輛在非繁華地段、非繁華時間停車,加大停車位周轉率,從而提升城市靜態交通管理水平。可采取價格干預、細化收費時段等方法,加強“咪表”泊車管理。建議將目前的以30分鐘為收費單位改為以15分鐘為單位,在15分鐘以內的停車不收費,對停車超過15分鐘的按全部停車時間收費;細分收費地段,適度降低非繁華地段的停車收費標準;夜間不收費時間按地段區分,建議在非繁華地段將不收費時間改為18時至次日7時。
相關文章
中興智能停車管理系統解決方案
中興通訊智能停車管理系統,主要利用無線射頻(RFID)技術,輔以傳統的車牌識別或高頻卡管理方式,實現各種停車場應用環境的車輛、車位信息的精細化感知和管理,有效整合停車泊位資源,提高泊位利用率,顯著改善停車、出行秩序,增強便民指...
動態交通智能化大潮:智能停車場傾力發展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車輛保有率的增加,停車問題已經迫在眉睫。而作為整體的停車管理和誘導系統的發展還在起步階段。北京、西安、常德、成都、南昌、杭州等城市已經計劃開展此項目,其發展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智能停車:提高停車位利用率
智能交通是雖然智慧城市下一個建設環節,但也是一個綜合性系統,包括行車導引、智能交能管制、智能停車等。其中,智能停車恐怕將是有車一族的關注重點,畢竟城市停車位建設并沒有跟上機動車增長速度。
曲江將建設西安最大的智能停車場
記者5月28日從曲江新區管委會獲悉,為了緩解停車難問題,該區今年計劃開工建設1700個停車泊位,其中行政商務區將建西安停車容量最大的立體智能塔庫式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