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聯網發展進入務實階段 運營商布局商用迎千億市場
自2009年8月溫家寶總理提出了“感知中國”的口號,物聯網被正式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作為全球下一個萬億元級規模產業,物聯網已逐漸從概念層面進入務實階段。
車聯網是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向業務實質和縱深發展的必經之路,是未來信息通信、環保、節能、安全等發展的融合性技術。無論是運營商組織,還是咨詢機構,均預測表明,車聯網將占物聯網市場的1/6左右的市場規模,即將開啟千億市場。
易觀智庫分析認為,預計到2015年,我國汽車產量規劃達到2500萬輛,車聯網應用和服務滲透率或接近10%的臨界點,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500億。車聯網或將成為一個不亞于移動互聯網市場產值的超級藍海,樂觀預計,到2017-2018年,車聯網的產值甚至會追上移動互聯網。從用戶數量來看,從2005年至今,中國車聯網用戶數已從5萬增長至50萬戶,而預計到2015年,這一數字將為1000萬戶,占彼時汽車用戶總數的將近10%。
政策扶持鋪平車聯網道路
車聯網的發展得到政府各相關部門關注。目前車聯網主要涉及交通部和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兩大部門,其中,交通部已將車聯網列入“十二五”智能交通發展主攻方向,在標準制定、人力資源和資金方面給予扶持。知情人士透露,財政扶持資金將集中在汽車電子、信息通信及軟件解決方案上,車聯網平臺投資需求超過百億元。
同時,工信部正在從產業規劃、技術標準等多方面著手,加大對車載信息服務的支持力度,以推進車聯網產業的全面鋪開。此外,中國政府對于新能源和智能化汽車也有強有力的政策鼓勵。可以預見的是,車聯網也將迎來更多的扶持政策。
工信部通信發展司網絡發展處處長陳立東表示,工信部積極推動物聯網在智能交通領域發展,正在編制的物聯網規劃和制定的有關政策,將智能交通列入重點示范領域,車聯網應用將作為重要切入點。
據悉,工信部還準備啟動“汽車智商”項目。所謂“汽車智商”是指汽車電子應用水平,智商越高表示產品越受歡迎。工信部準備建立汽車智商評測指標體系,并與產品價格掛鉤,通過汽車智商等級評定,推動汽車電子設備應用于汽車產品,進而推動車聯網建設。
[FS:PAGE]當前,車聯網已成為我國物聯網產業“十二五”規劃中的重要融合推廣和示范應用平臺。2010年7月,交通運輸部就已明確提出要推動車聯網建設。2010年10月,國務院在“863”計劃中提出兩項涉及車聯網關鍵技術的項目,即智能車、路協同關鍵技術研究以及大城市區域交通協同聯動控制關鍵技術研究。
2011年4月,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國家安監總局、工信部四部委聯合下發《關于加強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管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從2011年8月1日起,“兩客一危”車輛出廠前應安裝符合規定的衛星定位裝置,這意味著至少在客運車輛和危險品運輸車輛中,車聯網應用裝置將成為標配
2012年12月18日,中國首個“工業與信息化部車聯網技術應用實訓示范基地”落戶陜汽,也預示著車聯網在商用車行業里的應用取得了技術和客戶體驗上的雙重突破,將為重卡行業、道路運輸業的融合發展發揮良好的示范作用。
運營商加速車聯網商用
車聯網是一個跨行業的產業涉及到汽車制造商、IT企業、硬件提供商、交通信息內容運營商、車載終端企業以及服務企業和電信運營商。無論車聯網由哪個產業來主導都需要通過電信運營商的通信網絡來實現連接。而汽車企業也必須與各行業達成合作,整合相關資源。
中國移動首席科學家楊景教授認為,電信運營商在車聯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運營商需要做好轉型,做好進入車聯網市場的準備,抓住這片藍海,避免成為僅僅提供基礎設施的“管道”。電信運營如果想在車聯網產業鏈中作為主導者,就不應當僅僅提供高速、可靠的通信鏈路,還需要提供對交通信息分析、存儲、聚合的管理平臺。
眾多大牌車企對于車聯網的熱情也越來越高,除了強勢國際品牌的先進技術越來越受到消費者喜愛外,自主品牌也大力發展車聯網,以及相關的智能汽車。眾車企看中了車聯網的巨大發展前途,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牽手通信運營商。
2012年,吉利汽車與中國移動簽署了車聯網業務戰略合作協議,除了提供基于中國移動網絡支持的語音導航等基礎車聯網服務外,吉利汽車與中國移動還將共同打造新一代智能汽車。中國移動物聯網有限公司自2012年十月正式在重慶掛牌之后,又在[FS:PAGE]山東聯合中國移動物聯網研究院面向私家車和部分行業用戶推出了新型車聯網產品--“行車無憂”智能終端。
上海汽車也與中國電信共同開發車聯網,北汽福田也早就成立了福田北斗物聯網公司。中國電信布局車聯網的措施從2012年起便強勢啟動。2012年8月7日,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與上海市政府簽署共同建設上海 “智慧城市”2012-2013年戰略合作協議。在此次的協議中,計劃把“中國電信車聯網服務上海基地”建設成為中國電信在車聯網服務 “智慧城市”方面的標桿。
應用示范方面,中國電信將以乘用車、商用車、新能源車載服務作為切入點,合作開展上海地區車聯網與車載信息服務項目的探索,爭創國家車聯網創新示范工程。
另一家運營商中國聯通,也在去年完成了其在車聯網領域的戰略布局,推出了名為CUTP的中國聯通車聯網架構,隨后該公司與寶馬汽車達成了BMW互聯駕駛業務。
而作為通訊產品的主要提供商,華為、中興等制造商也紛紛助力車聯網市場。
就在剛剛結束的CES2013展上,華為就發布了針對車聯網的車規級3G通信模塊MU609T、前裝車載3GWi-FiboxDA6800和汽車保險用專業3GOBDboxDA3100。可以看出華為目前正大力在車聯網行業布局,車載通訊互聯已成為華為終端M2M戰略的重要投入方向之一。據媒體報道,華為愿意和包括集成商、車廠、運營商、芯片廠、內容商等在內的整個產業鏈共同攜手,本著“開放、合作、共贏”的原則,一起做大整個車聯網的市場規模,推動車聯網產業的發展。
另一家制造商中興通訊也在近期發布“ZTEI-City智慧城市解決方案”,融合感知、網絡、平臺和應用四大系統,首次在業界提出“4I智慧城市理念”,并引入云計算平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涉及的移動寬帶、車聯網、ETC、無線政務、電子車牌等子系統均已商用。
發展路上仍面臨挑戰
從上述文字可以看出,為搶占發展先機,各大企業已紛紛采取行動,誰都不想輸在起跑線上。
但是不得不面對的是,我國的汽車行業整體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特別是汽車電子方面。而在車聯網時代,汽車的最大變化之一就是汽車電子,除了有傳[FS:PAGE]統車體汽車電子控制裝置,還安裝車載汽車電子控制裝置,它是實現智能化功能的功臣。車載汽車電子控制裝置包括汽車信息系統(行車電腦)、導航系統、汽車音響及電視娛樂系統、車載通信系統、上網設備等,這就是國外常說的 Telematics,國內通常譯作車載信息服務系統。 在車聯網時代,汽車電子和IT系統將成為汽車的核心競爭力。
據易觀國際發布的《2012年第3季度中國車聯網市場季度監測報告》 研究顯示:搭載前裝車聯網設備的汽車選擇的信息服務系統分布:通用的Onstar、豐田的G-BOOK、上汽的Inkanet分列以54.2%、6.3%和5.7%的比例位列中國前裝車聯網市場份額三甲陣營。可以看出,我國在汽車電子方面的核心技術還很欠缺。
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楊景曾介紹過我國車聯網存在的問題:第一,缺乏核心技術,應用出現同質化傾向。第二,缺乏明確有效的商業模式。前裝與后裝市場各有優劣勢,但各自面臨很多挑戰,用戶規模小,滲透率低。第三,缺少行業標準。中國車企在研發相關系統時,缺少統一的參考平臺和接口,這導致系統不兼容和資源浪費。第四,安全和隱私問題。車聯網系統收集的大量數據,包括整個車輛的零部件、運行狀態及線路,需要妥善處理。第五,網絡服務資費太高,三大運營商沒有相關標準,現有的技術在網絡覆蓋與連接、計算能力、響應速度等方面還不能滿足車聯網的需求。另外,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大筆經費,這需要政府主導完成。
據美國IHSiSuppli公司研究分析,2015中國年汽車電子產品銷售總額將達299億美元,大有趕超美國之勢。然而中國的汽車電子產業雖大而不強,需要自主創新。被稱為未來“汽車技術之星”的車聯網,在行業發展的初期,唯有始終堅持這一根本立足點,才能為中國邁向“汽車強國”添磚加瓦。
相關文章
新基建火了,車聯網如何趕上這趟東風快車?
“新基建”概念一石激起千層浪。從5G基建、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到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基建話題熱度一直高居不下。“新基建”看似新奇,但其中一些概念并不是新奇事物。如5G網絡,...
“車聯網大腦”中國出貨量第一 慧翰股份能否走出汽車業下滑期?
汽車越來越不像傳統意義上的汽車了。不僅在“代步工具”這一角色上,汽車扮演得愈加出色,而且它變得越來越“智能”:假設你即將出門,尚未出發,汽車便自動啟動,調好車內溫度,甚至音樂;等你上車之時,一切環境都舒適得“剛剛好”;你想...
車聯網如何在物流產業落地?
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發布消息,2020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72億輛,其中汽車2.81億輛;機動車駕駛人達4.56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4.18億人。2020年全國新注冊登記機動車3328萬輛,新領證駕駛人2231萬人。全國70...
疫情之后車聯網需求迫切,映翰通如何率先踏入這條“少有人走的路”?
受疫情影響,全球對于車聯網發展的緊迫性更趨迫切。待未來疫情結束之后,車聯網也將步入新的發展階段。基于深厚的技術和市場沉淀,工業物聯網領域領軍者映翰通網絡立足于汽車后裝市場,以物聯網時代思考者的身份在車聯網領域開始了深耕和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