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的智能城市“筐”
微軟正有意將“智能城市”這一概念變成一個“筐”。
這個“筐”里裝著其過去一年幾乎所有的新產品,Surface、Windows phone、Office 365等。當然,還有微軟認為“智能城市”最重要也最基礎的Win-dows Azure ——微軟云計算平臺。
理想的情況是市場認可這個“筐”里所有的東西,然后一次性購買全部產品。但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在中國,“智能城市”更多時候還只是一個面目模糊的概念;而在全球市場,當人們在說“智能城市”時,大部分時候都指的是一些城市的智能項目。
即使是雄心勃勃的微軟,也不得不承認,盡管“智能城市”已經是其進軍大城市和內陸中等城市的重要支點之一,但是沒人說得清楚,這個涵蓋了其公共事業部政府、教育、醫療和交通等領域的板塊到底將在未來微軟中國營收中占據多大的份額。
銷售人員的好消息?
作為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兼市場戰略部總經理、微軟大中華區首席云計算戰略官,謝恩偉在大中華區做銷售已經進入第四年。
他說他前三年其實都過得很郁悶,“郁悶的地方是,有的時候有很多好的東西不能到中國來。”比如,微軟公有云進入中國就是一波三折,因為需要解決數據中心運營和互聯網服務的資質問題——外資云服務商如果要落地,要么組建合資公司,要么采用授權的方式與國內企業聯合運營——微軟選擇的方式就是與世紀互聯共同運營。此外,中國企業采用虛擬化技術的比例不足30%、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硬件水平偏低、電信、聯通兩張大網之間的互聯互通障礙等,也阻礙了國際公有云平臺落地中國。
但這種令人郁悶的局面在過去一年來似乎有所打破。從2012年3月起,微軟陸續發布 Windows Phone、SQL Server、Surface、Windows Server、Windows 8、Windows Phone和Office 365等。至于與智能城市業務最直接相關的云計算平臺,微軟更是不遺余力。2012年11月,微軟宣布Windows Azure公有云平臺和Office 365即將進入中國。
但事實上,早在微軟2010財年,微軟87億美元的研發投入中的70%就給了云計算相關技術。在微軟2012財年,這一比例進一步提升到了98.1億美元中[FS:PAGE]的80%以上;未來微軟的4萬多名工程師中,將有90%從事與云計算產品和服務有關的研發。而全球最頂級的20家電信公司、銀行和制藥公司中,已經分別有13家、15家和16家開始使用其云服務。
但問題是,如此之多的產品,要以什么樣的概念集中售賣呢?
2012年11月,微軟選擇了長沙這個內地省會城市做其“智能城市”的第五站。
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兼公共事業部總經理曾良表示:“選擇長沙成為微軟政府合作項目的新一站,是完全可以作為我們從東南沿海地區向中原和內陸繼續深入的一個典型的案例。”他管這樣的路徑叫做“中部邁進”;而這樣的城市叫做“橋頭堡”或者“先驅”。
事實上,在長沙之前,微軟已經在上海、昆明、青島等地做成了一些智能項目。比如,為上海瑞金醫院構建病歷分析資料庫、為云南省開發小語種軟件、在成都做豬肉檢測系統等。
目前,微軟尚未跟長沙確定具體的合作項目。“微軟做智能城市,不僅能提供硬件,還能提供軟件,這與IBM賣咨詢服務(的模式)是不同的。”微軟新興市場事業部主席兼國家競爭力首席戰略官奧蘭多·阿亞拉表示。他同時也是微軟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
微軟CEO鮑爾默也曾不止一次說過:“你要是看遠一點,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可能還是在軟件上。但你很可能會更愿意把我們看成是一家設備和服務公司。”
在某種程度上,既賣硬件又賣軟件這一策略的確將微軟與其他智能城市解決方案的“賣家”區分了開來。比如,IBM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是在基礎設施的物聯化、數據整合互聯化的基礎上實現城市交通、水資源利用、醫療體系、平安保障和應急系統的智能化。它偏重于軟件服務;而西門子則集中于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樓宇和智能城市安全控制系統上,重點仍是設備。
但擁有眾多智能產品或許也正是微軟的軟肋所在:在一個不夠成熟的市場里,貨品最全的不一定就是賣得最好的。事實上,如何將散落于各個部門不同業務的“散銀”變成“整金”是智能城市業務留給所有參與者的難題,即使是產品“軟硬兼具”的微軟也不能例外。
一棵樹的生意
 [FS:PAGE]; 奧蘭多本來只有一個小時的時間接受記者專訪,但卻被延長到了一個半小時。因為這位微軟新興市場主席兼國家競爭力首席戰略官花費了半個小時詳細演示,為什么Surface“不僅僅是一臺電腦”。
“它可以連接云計算平臺,同時也是一個移動終端。”他強調,能夠同時運營公有云和私有云、從而允許客戶在公有云、私有云和“公私混合云”中進行選擇正是微軟的競爭力所在。
“IBM也許知道怎么建設私有云,但他沒有運營公有云的經驗;Google有運營公有云的經驗,但它不是一個平臺性質的解決方案的公司,不能夠給你提供私有云。”微軟公司副總裁、大中華區首席運營官費高敦表示。
但“云”究竟能干什么?
想象一下:一位巴塞羅那的居民利用手機偶然拍到城區街道邊的一棵樹,樹出現了蟲蛀跡象。他把照片上傳到了市政府的信息庫。后者在第一時間內對這棵樹進行了準確的定位,并通知市政部門前往維護。在這個案例里,顯示的是基于云處理器的數據庫能有多大的容量和多高的運營效率。同樣地,如果將此案例中的樹換成別的物件,比如下水道井蓋,也是成立的。
盡管微軟將智能城市業務歸在“公共事業部”,但實際上,智能商務項目也是智能城市的一部分。比如,在汽車4S店里,展示屏可以根據數據庫里的信息自動識別顧客身份,包括他的年齡和職業等,還可以根據顧客的指示展示出車的各種詳細信息,包括自動換色、詳細配置、維修保養等;在顧客了解車型的同時,后臺的Windows系統可以把該顧客關注的車型信息記錄下來,傳到后端的數據中心。后端依賴于SQL Server就可以分析這名消費者的關注點以及在什么地方投放廣告會吸引到這樣的顧客。
早在2012年微軟公布其新財年計劃時,就宣布其將在全國15個省20個市建分公司。這不能理解為專為“智能城市”業務而采取的新動作,但這無疑將加快其與地方政府的合作,也讓微軟看起來,在智能城市方面已是“志在必得”。
當有人質疑“中國城市信息化水平的參差不齊,智能城市到底能有多大市場”時,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兼公共事業部總經理曾良回應稱,“當你建設智能城市,實際上就產生了新的需求——對本地的信息化產業的需求。這樣反而推動的是這個[FS:PAGE]產業鏈。所以某種角度來講,可能現有水平低的還會有后發優勢。”
中等城市對于技術前沿的把握是否到位也是人們疑慮的焦點。曾良表示,這意味著微軟將會花費一些時間去做一個“教育者”。但他也強調,偏小點的城市還能打造成更好的樣板。“拋開技術后方優勢看,城市規模略小一點,控制力、執行力就要強一些。做系統的時候,壁壘就少一點。”
微軟似乎是信心滿滿。但它其實還沒有想好接下來15個省20個市分公司的管理模式。費高敦說,對于新設的省級總經理,“到底是采用垂直的模式,還是地域管理的模式,這個其實是可以探討的”。
同樣還沒確定的是目標。盡管“智能城市”已經是微軟的重要業務,但是沒人說得清楚,這個涵蓋了微軟公共事業部政府、教育、醫療和交通板塊的業務到底將在未來微軟中國營收中占據多大的份額。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費高敦曾表示,“公共事業部的業務是微軟中國這幾年增長最快的部分之一。”
相關文章
微軟任命大中華區新CEO 這位前高通高管看重物聯網
3月1日,微軟宣布了其大中華區重磅的人士變動消息——出生于中國的侯陽博士,將接替柯睿杰(AlainCrozier,法國人)擔任微軟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領導微軟在大中華區的戰略、銷售和市場運營。侯陽,照片來自微軟官方作為...
出價100億美元?微軟還將收購TikTok全球業務?字節跳動回應
8月7日,據外媒報道,微軟公司正尋求收購TikTok全球業務,包括TikTok印度和歐洲。對此,字節跳動回應,此消息不實。此前微軟公司在一份聲明中確認,正就收購TikTok美國與字節跳動開展談判,并不晚于9月15日完成。根...
微軟小冰分拆了!沈向洋任董事長,"小冰之父" 任 CEO,要在中國本土商業化
離開微軟半年后,沈向洋再次與微軟結緣,因為小冰。7月13日消息,微軟正式宣布,將人工智能小冰業務分拆為獨立公司運營。與此同時,微軟宣布委任前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為新公司董事長,有"小冰之父"之稱的李...
微軟官宣永久關閉實體零售店,預計將產生4.5億美元的稅前費用
當地時間周五,美國互聯網巨頭微軟在官網發布聲明表示,將永久關閉其MicrosoftStore實體零售店,并預計此舉將會產生4.5億美元的稅前費用(這筆費用主要包括資產沖銷和減值),折合每股0.05美元,并計入當前季度的財報...
別了,IE瀏覽器?微軟正式宣布
據央視財經援引美國CNN網站報道,微軟日前宣布,從今年11月30日開始,Microsoft應用將不再支持IE11。從2021年8月17日開始,包含Office、Outlook、OneDrive等Microsoft365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