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更名“云商” 是趕時髦還是絕地反擊
前日,聽聞蘇寧電器要將公司名稱“蘇寧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蘇寧云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英文英文名稱由原“SUNING APPLIANCE CO., LTD。”變更為“SUNING COMMERCE GROUP CO., LTD。”。由公司變成集團,說明蘇寧電器業務范圍逐漸擴大,從單一電器產品擴展到其他非電器商品,這也是蘇寧電器“去電器化”的一個標志性動作,我們可以理解。
對此,蘇寧電器官方的說法是“以更好的與企業經營范圍和商業模式相適應”。但是,把“蘇寧電器”中文名稱變更為“蘇寧云商”是為了“轉型云服務模式”就讓編者覺得有些不解。云計算最近是IT熱詞,在名字上加一個“云”字,蘇寧電器是為了趕時髦還是面對電商之間競爭的“絕地反擊”呢?
蘇寧電器在官方公告中還提到“公司經過多年經營積累,已經構建了面向內部員工的管理云、面向供應商的供應云以及面向消費者的消費云,并逐步推進‘云服務’模式的全面市場化運作。”
所以,蘇寧電器正在逐步探索一種線上線下多渠道融合、全品類經營、開放平臺服務的業務形態。這個業務形態,在蘇寧電器的思路中就是未來中國的零售模式,即“云商”模式: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
這是自2012年初,蘇寧宣布“去電器化”戰略以來的最大調整。
自2012年中,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明確表示,要把蘇寧電器中“電器”兩個字去掉。此后,蘇寧線上線下兩大渠道協同發力,開始非電器品類經營,蘇寧易購、樂購仕門店經營品類已經涵蓋了百貨、圖書、服裝衣帽、動漫游戲、玩具模型、虛擬產品等。
承載蘇寧線上業務的主體蘇寧易購,從一開始就被寄予厚望。蘇寧董事長張近東近期講話中指出,未來的零售企業,一定是線上線下的完美融合,沒有線上就沒有線下,有了線下才能有更好的線上。
張近東終極目標是要成為中國的“沃爾瑪+亞馬遜”,即全品類線上+線下零售商,產品包括家電、百貨,甚至拓展到金融產品、虛擬產品、增值內容的全面服務,類似美國商業龍頭沃爾瑪,而其為消費者提供與實體完整無縫的線上用戶體驗,又類似美國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page]
早在2012年,蘇寧就已經開始了圍繞“云商戰略”的多重鋪墊。籌劃蘇寧-紅孩子打造成線上線下同步發展的中國第一母嬰零售品牌、獲取快遞牌照、平臺業務與采銷分離以及開放平臺為入駐商家提供支付、金融、數據、營銷、托管服務、倉儲物流、云計算等配套服務,一系列的操作只為蘇寧從一個電器賣場進行徹底的轉型。
[FS:PAGE] 專家評論蘇寧電商轉型“云商”
對于此次蘇寧電器的更名為“蘇寧云商”,一些行業內的專業人士是怎么看待的呢?
電商分析師李成東鼓勵蘇寧的轉型:“未來數年實體零售將進入全面的電商化階段,蘇寧的大膽嘗試是否能起到好的效果,將引起整個零售行業的思考。”
家電行業觀察家梁振鵬表示:“蘇寧更名引入云服務的概念,目的是不再定位為傳統的零售業態,而是引入更多的信息科技的元素進來。蘇寧想把自己打造成的信息科技概念加入傳統的零售業態。”因此,梁振鵬認為,蘇寧電器更名“蘇寧云商”一點不意外,而且是與其此前要推進戰略轉型不謀而合。“
北京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林亞認為:”服務商在零售行業是不可回避的,在電子商務行業更是如此,因為社會需要各種分工。關鍵是誰能領悟電子商務的核心,誰才能不斷去開拓市場。
國內某大型B2C企業高管認同這個觀點:“未來電子商務行業一定會有服務商的角色,無論是倉儲配送還是做培訓的服務商。有共同需求的領域,會產生有一定影響力的服務商,分散需求的領域,會形成區域的服務商。”
新七天CEO左英杰認為,現在中國電子商務的格局已經形成,一是以京東B2C為代表,二是以天貓B2B2C為代表,兩個黑洞形成了兩個巨大的流量吸引力。“除了京東和淘寶之外,也許蘇寧具備線上線下O2O的能力,可能會成為第三個模式--O2O的代表。”
蘇寧確實具備O20的能力。有分析人士指出,從目前的電商格局來看,純粹的電商基本已經沒有勝出的可能,只有和線下資源結合,充分發揮線下資源優勢,并通過地圖或者位置把電子商務本地化、周邊化才有機會。
姜汝祥博士攜錫恩團隊,從戰略視角解讀“蘇寧電器改名蘇寧云商”事件背后的三個云含義:1、員工價值鏈的管理云 2、供應鏈協作體系的供應鏈云 3、消費者社群的消費云。三個云意味著2013年電商時代新生態。
當然,也有人為蘇寧此次大步轉型提出擔憂:蘇寧的優勢在于旗下的優質物業和強大的銷售網絡。而這些在與阿里、京東的電商之爭中尚未發揮出優勢來,這種情況下,蘇寧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會不會有一些冒進的風險。反觀阿里十年的運營、京東八年的積累,這些都不是蘇寧能夠在短時間超越的。[page]
網友熱議蘇寧電商更名“云商”
有很多網友對于蘇寧電商更名“云商”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有支持的聲音,有疑問,也有建議。
1、網友的支持
網友“遠洋壹中心_張劍”回復中稱蘇寧[FS:PAGE]是“先下手為強!”。它認為“從以家電零售為主的連鎖店面模式,向服務整合型平臺轉變,有前途!很快能看到宜家的影子了。服務帶動銷售,通過資源整合達到控制成本。”而網友“旁觀者重九”則直接稱贊蘇寧:“品牌沒變,后綴變了,變得好。”
也有網友“Liuxiaoyin”對蘇寧的信息化水平提出表揚:“蘇寧在信息化方面一向比國美領向。管理云,供應云,消費云,內部管理和供應鏈管理都云化。”
網友“何慶軍”則看得更深刻:“不論成敗,讓人看到了中國企業家面對競爭環境變化,自我否定和謀求改變的決心,以及決戰決勝的膽魄。”
網友“章印6”似乎是看透了蘇寧高層的心思:“盡管名字中加上”云商“不一定說明理念到達云的高度,但至少離”馬云“更進了一步!2007年蘋果電腦公司更名為蘋果公司,迎來今日的輝煌!”
網友“kang66”談到一個實際的話題股票:“改名云商當天股價上竄3%多,看來搞點高科技概念很實惠啊!零售+高科技是一種趨勢。”
2、網友的質疑
從“蘇寧電器”到“蘇寧云商”的變化,還是讓一些網友不太理解。
網友“無量覺鑫”就提出來一個現實問題:“蘇寧電器這個名稱還沒牢固人心呢,就改名了。很可能改的不是名,而是命。”
看看下面這位網友的點評你就知道“云”在人們心中的形象了。網友“四邪”回復:“云計算的概念就是個不知所云的玩意,它相比”互聯網“沒有什么本質的區別和提升,無非是一幫所謂的業內人士在自我YY,然后一幫跟進者拿來吹捧和自我包裝,以示自己的領先和時尚。”
網友北飛2010質疑蘇寧更名的這個舉措有失考慮,它認為名字與公司是否能做大影響不大。它回復是:中國那些企業取名呢,就愛趕時髦,今天“云”熱叫云商,明天“宇宙”熱,是不是又要改名叫蘇寧宇宙呢?像的微軟,蘋果,耐克,平凡的名字靠實力聞名世界。
網友“新源軟件權順亮”在揣測蘇寧更名的過程:“估計想叫蘇寧電商,后來一想電商這名詞沒有新意,干脆再超前一下,直接叫云。”
網友“宋超營”認為蘇寧僅僅是在玩概念。它回復稱:“如果蘇寧做電商就這些技倆,偶永遠不看好。很顯然,這是張近東個人的意志,張做店商還可以,但做電商就有點別扭。”
3、網友的建議
網友“網新小小鳥”的回復可能代表大多數人的心聲:“老百姓哪知道啥是云商……直接叫蘇寧集團有限公司得了。”
網友“思索穎”也擔心“云”不熱了蘇寧怎么辦:“這次蘇[FS:PAGE]寧又成了云的布道公司了,可是這云都快成浮云飄走啦!”
網友“公子禽少”建議:“為什么不叫”蘇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云商“?”
網友“米粒麥芽”的意見直接@蘇寧孫為民:“覺得加”云商“完全沒必要啊,本想突出新模式,改變蘇寧過去的濃厚的電器印記,那就蘇寧好了,大氣。加了”云商“反而更狹隘了,確定云商可以代表蘇寧以后的發展模式和理念么?百年企業,應不局限于某一階段,以后要不停的改名么?再說,云商,并不見得涵義多么好,回歸本質,簡單最久遠…”
網友“黃靖源勝利”認為只改名字還不夠:“個人淺見,只更改企業名稱,不搬遷總部,是很難戰勝阿里、騰迅、京東的,有的地方沒有長久睥睨天下的基因,如果真想決勝華夏成為王者,總部最好考慮遷到小富不安的地方。”
編者的意見,是否提供云服務是蘇寧自己選擇,但是對于來蘇寧消費的客戶談“云”,只會讓他們發暈。況且,目前國內的云計算落地情況并不普遍,而且總是與“忽悠”等詞語聯系到一起。
另外,云計算只是一個IT界熱詞,有一天“云”不在了,改為“雨計算”。蘇寧,你咋辦?所以,這樣的“云”,怎么能給蘇寧的新名字起到很好的宣傳效果呢?[page]
電商競爭的實質:平臺競爭
在蘇寧電器去電器化、更名“云商”模式的背后,是什么在觸動著蘇寧電器的神經呢?可還得說是阿里、京東等電商之間的三角競爭關系。
有業界人士為中國電商排了一個座次:第一是阿里,第二是蘇寧,第三是京東,第四是國美。并且他指出,2013年的看點是:(1)阿里怎么再造概念把市值再做大;(2)京蘇之間的老二之爭;(3)國美如何實現翻盤。盡管可能不一定準確,但是基本上反應了當前的格局。
蘇寧不想在阿里的電商服務平臺里沉默,也不愿意陪著京東一起燒錢,它必須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游戲規則,那就是“線上+線下”融合的路線,在眾多電商中找到差異化競爭。
蘇寧易購于2012年7月推出開放平臺,上線時稱入駐的品牌和垂直類購物網站達3000多家,蘇寧易購通過收購紅孩子擴張品類,未來600個城市的配送資源都將向供應商開放。
為了蘇寧“云商”的轉型,蘇寧將從組織架構、年度計劃、經營策略、人員安排等方面進行全面調整。根據最新的規劃,最先被開放的很可能是物流體系和IT體系。蘇寧的物流體系在搭建初期就被要求要按照第三方物流的方式進行運營,以便未來將物流能力向供應商與其他合作伙伴全面開放。
2012[FS:PAGE]年底蘇寧電器獲準快遞業務經營許可,成為繼京東商城、凡客誠品等之后,又一個拿到快遞牌照的電子商務企業。這一招,也是為了蘇寧加快公司開放平臺的建設,充分發揮蘇寧物流體系優勢,進一步實現有效分工協同、資源共享,提升客戶服務專業化水平等,做足功課。
IT體系方面,蘇寧正在大力投入IT方面的研發,在南京總部、美國硅谷、北京、深圳等地設立研發中心,計劃在全國建設10-12個云計算數據中心,未來向合作方開放云服務與系統成套解決方案。蘇寧的目標是,向為入駐商家提供支付、金融、數據、營銷、托管服務、倉儲物流、云計算等全套服務。
而反觀蘇寧的競爭對手京東商城,則在2013年2月16日,京東完成第四輪的7億美元融資,在外界不斷質疑京東可能會資金鏈斷裂的情況下,這筆資金無疑給京東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根據此前數據,京東共進行過四輪融資,總金額接近22.3億美元,創造了中國電商企業融資的最高紀錄。“有了錢未必行,但是沒有錢萬萬不行”,京東劉強東在內部郵件中稱,“未來的商業紛爭必然是平臺之戰,背后是價值之戰!”而京東未來戰爭中的利器之一,就是京東一直在著力打造的開放的平臺化電商。
在開放平臺建設上,2011年1月推出開放平臺。其中物流服務系統已向平臺商家開放,目前其已有13000個平臺賣家。2012年推出開放平臺廣告系統,下半年平臺業務真正發力。
毫無疑問平臺化是方向,但并不是每個電商都有能力平臺化,需要資金投入、用戶規模和資源整合能力。當前京東內部包括底層架構、中間件、操作系統,應用系統全部由自己研發。京東商城快速發展的業務必須在技術要遇到瓶頸。2012年4月11日,京東商城又邀請到了盛大原云計算負責人何剛加盟京東商城出任京東商城技術副總裁兼首席科學家。
而幾乎與蘇寧同步行動起來的國美在線,也在2012年12月整合了國美在線和庫巴兩個平臺,獨立出“庫巴”品牌專門做開放平臺。作為天貓前100名的入駐商家,庫巴卻選擇了退出天貓,目的就是為了專注自己的平臺。
京東商城和蘇寧電器同樣都提出平臺化競爭,區別在于“始發站”不同,蘇寧將從傳統零售出發,而京東商城則是新興的電子商務網站起家。
小結:蘇寧電器原有的資源、門店、供應鏈以及服務能力,是蘇寧轉型的先天優勢。但要,蘇寧要打造全然一體的“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難免其代理渠道的利益勢必會受到損害,更多的渠道將由直營門店和電商取代。這種“陣痛”是需要蘇寧在接下[FS:PAGE]來的一段時間內克服的困難。
相關文章
電商平臺11天交易230億美元,背后是這項技術在支撐?
2018年“雙十一”期間,京東11天內交易量達到230億美元,支撐這一電商銷售“奇跡”的正是一個名為kubernetes的云原生開源系統。
中國電商巨頭看好越南市場 “狠砸錢”改變消費者習慣
7月6日報道越南證券網近日報道稱,外國投資者向越南電子商務市場投入了數十億美元,以求改變當地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并從日漸繁榮的互聯網經濟中獲利。
過去一周,跨境電商領域發生了這些事:大賣家賽維上市;TikTok Shop英國夏季大促GMV增長339%;谷歌關閉在線購物市場,......
亞馬遜全球開店宣布,正式在越南市場推出亞馬遜跨境第三方承運伙伴方案(Amazon SEND,Seller Export and Delivery)項目,為越南跨境電商賣家提供結合亞馬遜物流(FBA)的跨境物流解決方案。賣家可以...